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0-16   来源:培训机构管理系统 

  摘要: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完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立规范的心理咨询督导制度等解决对策,旨在为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相应指导策略,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及人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精湛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心理与生理正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阶段,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更容易出现多种心理问题[1]。如何准确地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快速有效的帮助学生平和渡过该阶段,并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成为高职教育中亟需思考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校内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

  20世纪40年代,为缓和“二战”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高校心理咨询”应运而生。它是指高校中专业的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所遇到适应不良、交往障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以期达到促进学生潜能开发、提高其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2]。1970年英国学生咨询协会(AssociayionforStudentCounseling,ASC)的成立使得学校心理咨询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研究表明,高校心理咨询在发掘个人潜能、发挥个人所长、促进学生与社会的协调适应以及实现学生自身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其中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较好。现以英美两国为例。两国在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要求、实践培训以及认证监督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切实保障了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咨询内容上,两国都以“学习咨询”为主。但在侧重点上,两国又有很大的不同。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崇尚个体的独立性,非常看重个体个人的自身素质以及发展规律;而英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更强调人性化理念的体现。如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特性以及个人正当权益等等[4-5]。因两国历史文化的差异,使得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国外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使得我们意识到,在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同时,在本国国情及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心理咨询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但由于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以及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的交织缠绕,使得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较为僵化且未能完全本土化,出现各种“适应不良”,心理咨询的效果未能全部展现出来。

  国内高校心理咨询的开始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益友服务中心的建立。在该时期,一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成立使得心理咨询进入实践阶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取得显著成就。但高校心理咨询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如缺乏完善的心理咨询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以及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等。而作为直接面向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教师,其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问题是否能够顺利解决。如何提高并加强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内部以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结合学校育人目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在校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调节学生心理机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6]。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心理咨询一起发展而来,它与心理咨询相辅相成,共同为学校学生服务。但就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其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性差、教师自身发展受限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7]。

  (一)心理咨询教师自身定位不明确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或组织,并配备了专职人员。但由于高校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不足,心理咨询教师的自身定位不准,使得心理咨询工作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和塑造过程中未能取得应有的结果。

  首先,各个高职院校内部对于心理咨询机构的名称五花八门,如“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中心”“大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等[8]。不同的名称也体现了心理咨询机构在学校内部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而决定着心理咨询教师在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工作重点与方向,所以,统一明确心理机构所承担的角色以及定位,对于心理咨询更好的发展以及服务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在隶属关系上,不同高职院校将心理咨询机构隶属到不同的机构下,如将其隶属至宣传部、校团委、教育心理学研究院等机构,致使心理咨询机构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甚至被边缘化,导致心理咨询教师对自身工作定位产生疑惑。最后,因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及办学宗旨的独特性,心理咨询师身兼咨询师和教师两种角色。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给心理咨询师一种错觉,即心理咨询就是承担着教育学生工作,致使心理咨询未能起到其应有的功用。

  (二)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的质量缺乏保障

  除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教育环境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而这些特性又对咨询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还要根据时代发展特性,不断摸索和学习适合当下学生心理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更要在咨询过程中准确把握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熟悉其在发展过程中所能遇到的问题等。在现实情境中,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水平质量却差强人意。首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心理咨询工作重视度不高,学校为降低人力成本或追求所谓的快捷高效,在配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时多用“半路出家”的教师,抑或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9]。他们多数并未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培训,当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不能自觉且灵活的使用心理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其次,对于在职的心理咨询教师来说,仅入职前的系统学习心理咨询相关理论和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心理咨询工作能够顺畅开展,还需要持续不断的专业实践工作与努力[10]。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高职院校系统中心理咨询教师往往还要承担着科研、教学、行政等其它工作,这些沉重繁杂的工作事务无疑占据着心理咨询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只有当心理咨询教师的基本专业能力和持续的专业发展均得到有力的保障,才能有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心理咨询教师所面临的职业倦怠、价值中立困惑问题

  鉴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内容和使命,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在承担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还要肩负着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以及科研及部分行政的工作要求[11]。对于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而言又增加了职业压力。有研究显示,身兼多重身份的高校心理咨询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并且其职业倦怠状况也更为复杂。在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要求心理咨询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同时也要掌握多种形式的咨询手段,熟练运用并解释心理量表,切实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12]。但在以往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面临着角色冲突、咨询技术遭遇瓶颈、专业认同不高以及价值中立困惑等众多问题。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人员承担着咨询师与教师两种身份,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何更好的把握尺度去处理学生问题,并达到良好效果,成为心理咨询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咨询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方面,给予较少的关注和专项基金支持,使得心理咨询机构无法良好运转,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部分高职院校对心理咨询工作视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种点缀性工作,未能给予一定重视,致使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专业及技术培训。

  (四)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未能满足高职学生的需求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的基本职能是满足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同时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随着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推出,以及多媒体中关于心理健康信息的广泛传播,高职学生在面对学业、人际交往、生理发育问题时,自主寻求心理支持或心理咨询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但在实际情况中,学生的问题并未得到良好解决。一方面,很多高校仅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应付上级检查,在心理咨询工作上所投入的精力与财政支持较少,使得心理咨询中心和教师无充备的时间与财力进行专业技能提高,影响心理咨询服务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所接触到的问题已不是以往的适应不良等一般性心理问题,而更多的是心理障碍。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已严重到一定程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才前来求助,此时对于高职院校内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对策

  虽然心理咨询在实践中面临众多的挑战,但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强烈需求决定了这项事业的必然发展[13]。若使高职院校中的心理咨询正常运转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及教师个人都应做出相应的努力与改变,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制度规范、推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增大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投入等一系列举措,切实保障心理咨询教师自身利益与职业发展,从而为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制度规范

  高职院校内因缺乏相对完备的职业化培训体系及系统的正规专业训练和学历教育保证,致使各个高职院校内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形。首先,在招聘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且明确的心理咨询师招聘制度,各个高职院校在进行心理咨询教师的招聘过程中大都按照各自需求进行招聘,又因部分高职院校对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着认识不足或重视不足的情况,致使高职院校内部时常出现思政教师或辅导员兼任心理咨询工作,致使心理咨询工作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对于已经在职的心理咨询教师而言,他们在承担着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之余,往往还肩负着课堂教学、科研及部分行政工作。角色的不确定与复杂性往往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对自身职业定位出现困惑,而职称评聘制度大都是参照专门的教学人员进行制定,致使他们在咨询工作中出现注意不专的情况,进而产生职业焦虑。应针对心理咨询教师建立专业的职称评审体系,明确心理咨询教师发展路径,使心理咨询教师减少因自身职业发展困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最后,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的教师而言,适当的进行在岗专业培训、学习更为新颖有效的咨询理论与技巧,将有助于心理咨询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难免会遇到较为棘手或不善解决的问题,因而建立长期有效的定期督导制度,通过相关技术人员的督导,使得咨询师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加强心理咨询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

  以往研究表明,在没有接受充分的教育、培训和督导的情况下开展心理咨询实践会给来访者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14]。阿佩尔(Appell)认为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能带进咨询关系中最有意义且最为有效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当心理咨询师对个人“未完成事件”缺乏觉察及处理时,可能会妨碍其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心理咨询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一是加强对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理论系统知识培训。拥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对心理咨询人员从业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招聘或正式上岗时,不仅要求心理咨询人员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知识,如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相关量表的使用与正确解释,同时还要求心理咨询人员了解掌握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心理以及管理心理学等。同时,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新的咨询理论知识、咨询方法、评估和干预策略都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对在职多年的心理咨询人员而言,仍需通过额外的继续教育或培训以保持自身的胜任力。与此同时,还需熟练了解并掌握自身所面对的群体所具有的特点特征,从而在面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心理问题所在。二是要加强对心理咨询人员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心理咨询人员在把握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所遇困难的同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处理学生问题能够游刃有余,这就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在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在实践工作中的不断反思与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定期督导机制。通过定期督导,能够解决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或难题,一方面使得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保障。

  (三)多种心理咨询方式齐头并进

  目前,高职院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的形式较为单一,多采用公共课教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推广;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大多采用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咨询等方式给学生以帮助。但研究表明,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更有利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从而更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在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方面具有显著成效的朋辈心理咨询,因咨询是在朋友和同辈之间进行,咨询员与求助者之间价值观念的相近性、所遇问题的一致性以及沟通的便利性,使得朋辈心理咨询具有易接纳、高说服力、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而具有高保密性、开放性和便捷性的网络心理咨询,因其在时间、地点和人数上不受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袒露自己内心的秘密,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为咨询师准确把握学生问题、了解学生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朋辈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外,基于互联网的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多种咨询方式在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社交焦虑等方面都有良好效果。同时,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机构及教师之间的相互连结及经验交流较少,这就使得心理咨询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受到阻碍,面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某种心理问题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处理,无法灵活变通,对高职学生造成二次伤害;同时,由于缺乏经验的沟通与交流,缺乏较为专业的督导,使得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健康受阻,个人成长发展受限,造成心理咨询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因此,在完善专业队伍和专业素质培育的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咨询案例的经验交流,鼓励心理咨询教师不断吸纳和更新心理辅导手段,学习其他院校的经典案例,剖析其发生原因及心理援助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心理咨询督导机制,通过高校间的联合沟通交流讨论,使得心理咨询教师学习到丰富且各具特色的心理咨询经验和技巧,使得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能够更好地为本校学生服务。尽量避免和减少在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单一、辅助无效的现象[15],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总之,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以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心理咨询在高职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师资队伍的合理建设和制度化管理,将有助于满足高职学生不断变化的行为需求、心理需求,最终达到真正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平稳有序地发展,为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