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选择

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选择

  2018-10-17   来源:培训机构管理软件 

  当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许多职业院校高度重视,纷纷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产教融合领导小组,出台了学校内部的产教融合实施办法,并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笔者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对区域内的部分职业院校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调研,发现一些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在选择产教融合的模式上,还存在一些困惑。

  一、模式选择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产教融合尚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状态。如何按照《意见》要求,选择有力的产教融合模式,加大产教融合的力度,推动产教融合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是许多职业院校在开展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前,可供职业院校选择的主流模式主要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试点推行的企业新型学徒制。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新转岗人员,或者是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为培养对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企业承担。培养期限为1~2年。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由企业根据学徒实际工作贡献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企业按照合作协议约定,向培训机构支付学徒培训费用,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由政府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的《山东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2015-2017年,将在全省选择15家左右大中型企业和有实力技工院校作为双师联合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的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数额一般可按企业支付给培训机构培训费用的60%确定,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应控制在4000~6000元的合理区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

  以上可以看出,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开展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推动产教融合向深层次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对本市参与首批试点的技师学院的全部试点专业的调查结果上看,成效显著。但是,也应该看到,试点规模还相对较小,试点名额也十分有限,更多的学校还无法参与其中。

  那么学校是否可以参照这种模式,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关系呢?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难度很大,原因如下。

  首先,产教融合的关键是校企双方都要有需求。从长远发展看,产教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对校企、对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但在目前实体经济利润低,竞争大的环境下,如果不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企业就不会有积极性,就会出现业界热议的“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这在调研的学校中普遍存在。

  其次,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试点有政府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政府和财政政策的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企业因为产教融合所带来的效率降低、废品率提升等消极因素,解决了企业的部分后顾之忧,让企业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产教融合,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没有政府和财政政策的支持,靠学校自己去争取合作,困难和效果可想而知。

  再次,《意见》长远谋划,意义重大,但一些具体政策尚未落地。《意见》明确“四位一体”体系架构,提出将教育先行、人才优先融入各项政策,强调要着眼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但在政策体系尚未完善,一些具体办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企业徘徊观望的较多。校企深化产教融合的项目也往往是意向较多,实际落地实施的相对较少。

  二、理解产教融合的意义,推动产教融合向深层次发展

  对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一方面知道自身的产教融合层次较浅,亟待深化,另一方面又不能争取到政府试点,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来深化产教融合呢?

  产教融合就是要解决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职业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培养符合新时代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因此,笔者认为,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只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或者说选择自己能够把握的模式,每前进一步,就是发展,就是深化。

  案例一:某技师学院的数控加工专业,多年来一直从事非标准件、小批量的外协加工生产。生产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设计人员共同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并亲自动手加工零件进行工艺改进和确认。实训教师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规范,结合学生技能水平,合理安排学生工作岗位,通过讲解、示范、巡回指导等方式教会学生实际生产加工,使学生在校园里就能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参与生产,技能水平、职业素养都明显提高。该校的领导表示,尽管由于学生的参与,使得加工效率、产品合格率与同类加工企业相比相对较低,利润也很少,但学校一直坚持生产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实训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参与实际生产的能力,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着的“两张皮”问题,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长期的坚持带来了丰厚的成果。首先,实训推动了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教师编写了符合工厂生产实际需要、符合学生技能掌握规律的实训教材,设计出了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工作页和学生工作页。其次,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工艺设计水平和一体化教学的能力,锻炼了整个专业教师队伍。一名教师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比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第三,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刚刚结束的第45届世赛山东省选拔赛中,该专业的一名选手获得了省赛一等奖,并且成功进入省集训队。

  案例二:某技师学院的烹饪专业,与一家民营酒店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合作关系。最初只是毕业生的实习安置,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合作的范围也逐步扩大,有学校为该酒店进行的订单培养、为酒店员工进行的技能培训、该酒店成为学校的工学交替实训基地等。今年,这家已经发展成为区域内拥有多家连锁经营酒店的餐饮集团主动提出要投入资金与学校联合成立烹饪学院。烹饪学院一方面将作为酒店菜品的开发设计、员工培训的基地,另一方面将以酒店实际岗位需求作为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培训课程,共同培养相关技能人才。这种密切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案例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案例三:某技师学院的焊接专业,作为该学院的非核心专业,每届只招收一个班。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专业的学生群体,在实训教师的带领下,却肩负起全院的电焊维修和部分焊接制作工作。他们以学院的实际需要为学习课题,先后为学院烹饪专业的师生设计制作了刀具盒、工作台,为学院食堂设计制作了菜品架、大小用途各异的运料小车等。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与使用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用途、需求,需要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备料、制作,有时还需要与数控加工专业、钳工专业的学生沟通,寻求帮助。课题项目虽小,但学习制作的过程,就是企业的生产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技能、学会了设计、了解了生产工艺、锻炼了沟通与协作,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把生产任务作为学习任务,把生产工艺融入教学过程,把工作场景融入实训教学,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

  以上三个案例告诉我们,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选择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能抓住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这个核心,逐步解决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脱节的矛盾,就能改变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就是产教融合的深化和发展。

  三、产教融合实践中,应避免的两个误区

  1.盲目追求高大上,希望一个项目定乾坤

  个别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总喜欢盯着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企业,希望通过一个大项目改变整个学校的产教融合面貌。同时,凭借企业的高知名度,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这个想法虽好,但实现起来难度较大。一方面是这类企业社会知名度高,工资待遇好,在人力资源的招聘和选择上有先天的优势,而且往往自成体系,有较完整的培训机构,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越是投资多的大项目,沟通、评估的周期就会越长,就越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实现的难度也较大。而深化产教融合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避免可能出现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2.因为政策配套不完善,畏难观望

  个别院校在多年的产教融合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但仍难摆脱层次浅、水平低的状态,对照《意见》描绘的目标,感觉信心不足,希望等政府的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后,再放手一搏。这种倾向也是要不得的。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等、靠,不仅仅是贻误战机,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对技能人才的不负责任,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负责任,对扎实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负责任。因此,要在研究政策的基础上,虚心取经求教,克服困难,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地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

  综上所述,只要明确产教融合的意义,抓住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这个核心,不盲目贪大、不畏难观望,选择适合自身的产教融合模式,循序渐进,同样可以推动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同样可以培养出新时代产业经济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