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7-11-25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高等教育要主动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锤炼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形成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服务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应当突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中发挥学科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决定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要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会,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和制度激励,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追求创新的创新氛围,形成政府与企业推动创新创业的合力,形成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百花齐放、共同创新的创新格局,努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也是当下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知识生产和传承的庙堂、是育人化人的殿堂,它肩负着服务社会的社会职能,其中之一就是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匹配当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要服务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聚各方力量加速创新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习近平同志也深刻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2]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重地,肩负着重大责任。高等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素质为重要突破口,着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一、高等教育肩负着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重要使命

  高等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人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努力寻求新经济增长点所努力的方向,而要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就离不开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必将是创新主导发展的时代,中国要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目标,就一定要重视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则是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人才培养的重地,高等教育肩负着重大责任,高等教育应当顺应世界创新大势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潮流,大力展开创业创新教育,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破解“钱学深之问”,为中国的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中国作为高等教育大国,有着数千万在校大学生,这是我们的重要优势,而要将这一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助推中国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就必须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大力普及和推动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联合国教科文

  [收稿日期]2017-05-21;[修回日期]2017-10-13

  [基金项目]2016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择优资助项目:“文化自觉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szkzy2016003);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网络化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探索——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161004);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2015-GX-04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153106);上海市高教学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协同机制研究(GJSL1659)

  [作者简介]焦连志(1979-),男,山东诸城人,法学博士,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政治

  卫组织将“创业教育”视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三个重要内容——“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的“第三本护照”。“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3]在信息经济的时代,人类经济形态正经历电力技术革命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新的生产力形态、企业组织形态、企业运作方式、企业生产形式等都在经历着深刻的重构,在这样一个时代,固守旧有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是很难有前途的,根据最新的2017年“世界500强”排名,科技类公司排名不断靠前提升,而传统行业企业排名则不断下跌,中国“BAT”三大公司都入榜且排名不断提升,反映了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共享经济”如火如荼,推动着大批创新类公司如滴滴、摩拜、OfO等的崛起,它们开创着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前景,成为颇有潜力的“独角兽”公司,这些企业不少都是由颇具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创业的,可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也凸显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变革的新要求。1991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创业教育国际会议通过的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开创性个性,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4]可见,重视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展开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积极以培育大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为重点,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中的作用

  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它内容丰富而又自成体系,知识性、思辩性与逻辑性兼具,社会性、政治性与真理性统一,其教育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综合互动与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高等教育中非常独特而又带有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既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锻炼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思维基础和思辨能力,因而,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精神世界,处理好自己的主观世界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发挥作用,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创造条件。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运用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来组织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从而形成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有助于加深其对国情的深刻把握,更好地领会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从而激发其创新意识。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看,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和系统地了解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面临屈辱和落后挨打的背景下,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寻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新道路而不断向外部世界学习,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从杰出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他们可贵的精神品质,促进其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奋发进取精神和不断进取的动力。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当代中国国情以及世界情势的学习和把握,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树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目标认同并为之奋斗。对于时代主题和世界情势的把握可以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理念,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意识到全球化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进一步加剧背景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洪流中去,形成有利于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创新力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锤炼大学生的创新品质

  当前,大学生创新品质匮乏是我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破解的问题。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应当通过教育改革探索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创新将引领国家的发展,而创新的关键则在于人才,在于人才健全和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创新型人才不但需要出色的专业能力素质,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意识水平。有研究者指出,“创业素质是指创业者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品性、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素质。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念、创业能力、创业特质、创业知识技能。”[5]而这些素质正是大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着力培育的内容。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助于于学生成长和成才,对大学生创新品质培育也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在这样一种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激励下推动其更好的成才。

  (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形成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是21世纪的重要时代特征,也是各国国家和民族普遍信奉的价值导向,是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格,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形成创新型人格,创新型人格是以创新品质为核心,并突出体现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一种人格,它要具备质疑、批判、创新、冒险、独立的科学品格,需要具备敢于突破常规和思维定势的精神,又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因此,“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因此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6]而在这些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突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变革应对世界创新大潮涌动趋势及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中发挥重大作用,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价值诉求、勇于创新的科学品格以及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整合自身的知识、能力以及精神,形成追求创新、勇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格,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让大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勇于拼搏,为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贡献他们的聪明才干。

  三、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必须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当渗透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一门不断创新的理论,也是孕育和蕴含创新思维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研究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科学精神、创新精神。”[7]在当前举国上下都在着力推动创新,将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凸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创新精神教育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让大学生在追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以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和才干来学以致用,从而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涵盖心理、情感、智识、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展开,能够更好地提升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水平,进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和经典作家的高尚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创新思维素养和创新精神底蕴。在创新思维素养的训练和创新精神底蕴的烘托基础之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自身知行转化的自觉性。”[8]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应当重视在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培育。

  (二)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改革

  为了更好地适应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当以此为契机,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改革。一是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培育,让其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贯彻创新精神培育的要求,并对大学生的创新想法与行为予以积极引导。“创业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不仅具有普通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讲授课程的技能,还需要具备创业实践的指导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师师资队伍的匮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树立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自觉性,加强学习,多方面提升自己,以服务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培育。二是要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大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对国情、社情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创新的自觉性。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教学相对比较单一陈旧,主要以参观调研、访谈等为主,应当探索以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为主的实践教学新方式新路径,从而更好地让实践教学成为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增长的结合点和生长点。三是要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和教学课件为重心的课堂授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探索突出学生主体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和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成为滋养学生创新精神、夯实创新底蕴、塑造创新品格的过程,从而助力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新品格养成,以利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三)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课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锻炼创新能力以及养成创新型人格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足、实效性欠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则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型人格的培养作用就是一句空话。众所周知,任何一门课程的开设只有其内容被学生充分接受和认知并付诸行动,才能发挥其作用。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来看,由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诸多因素的“内耗”和“外损”,存在有效性欠缺的问题:所谓“内耗”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双边活动,这就必然出现由于双方个性、素质、能力的差异而导致教育资源的内耗,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的差异,教育者的个性化因素、个体化因素都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受教育者也因自身差异,学习态度、学习投入、接受能力和水平等的不同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着影响;所谓“外损”则是因为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社会舆论、家庭教育等外部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时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双方,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低则限制着思想政治教育预定目标的实现,也就难以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从而锤炼大学生的创新品质、形成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最终将限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独特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可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是这一课程其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因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紧紧抓住以创业教育为重要抓手的高等教育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总的来说,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探索的重要使命和出路。在高等教育探索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独特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师资优势都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型人格的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是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为前提的,因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契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为重点,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服务于当前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为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贡献自身的学科力量。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