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整合学业: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转型方向

整合学业: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转型方向

  2018-08-08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学生工作与专业学习是大学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而传统的高等教育实践与理论往往将学生工作视为单纯的管理过程,“第二课堂”对于专业学习而言只是形式上的补充,并未发挥实质意义上的“学习”功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课堂学习体验和校园生活经历越来越融合为一种教育资源,教育已经延伸到课堂之外,教育者需将学习活动与校园生活整合为完整的教育资源,使其在不断地交流合作中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国内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应该聚焦于学业,并通过理论建设、模式创新、能力培养等途径实现工作制度的现代转型。

  一、研究缘起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要求大学生在校住宿的国家之一,这一特色决定了我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但是由于国内学生工作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相对滞后,对学生工作在培训学校高校教育中的意义、学生工作的本质、学生工作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等问题认识不够充分,存在很多研究空白亟待填补。

  “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随着我国社会形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学生主体性需求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反过来,一种新型的学生工作模式,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工作乃至高等教育的发展”[1]。国内外对学生工作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学者们最初将学生工作视为教学服务的附属品。 20世纪后期,为了摆脱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各种困境,美国大学重新审视了自身的任务和目的,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 提出“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学习上”,力图打破“学术事务”与“学生事务”的界限,共同营造无缝隙学习环境。我国培训学校高校体制由于受历史和社会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学生的学业教育与学生工作一直是二元分离的体制,这种工作模式不仅增加了大学的管理成本,而且人为割裂了大学生的完整学习体验,长远来看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我国学生工作的学业内涵

  (一)概念界定

  “我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共管体制,形成了共同运作的两大系统: 思想教育系统和行政管理系统。思想教育系统形成了由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发展体系;行政管理系统形成了由学生资助、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部门组成的学生发展辅助支持体系” [2]。这两个体系构成了学生工作的主体,与主攻教学科研的第一课堂一起构成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发展系统。在国内大量研究成果中发现,学生管理和学生工作是可以互换的两个概念,都指学校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培养、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以及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从这些概念看,传统的学生工作范畴并不涉及学术事务。而美国大学学生工作称作“学生事务”或“学生事务管理”,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相互关系经历了从最初不分彼此到有意识的分化与独立,再到趋向协作与融合的教育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演变过程。也就是说,美国的“学生工作”包含着学术事务与学生事务,两者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学生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一变化过程不仅反映了“美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事务不断向专业化、学术化迈进的内在逻辑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在根本宗旨、学术理念、具体使命及角色定位等方面的深刻变化”[3]。比较中美对学生工作的界定可以看出: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在经历了分化之后,又呈现出广泛联系和密切配合的态势,使得学生工作人员在做好学生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一变化蕴含的逻辑是:学生工作内含学术化、外延生活化。学生工作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升第一课堂的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而不是本末倒置,更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为代价来开展学生工作。因此,只有将学业与学生工作整合,才能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由于人才培养和培训学校高校建设有其内在的共性,所以对于国外学生工作的变化趋势,国内培训学校高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系统的研究。

  (二)我国学生工作中的学业内涵变化

  迄今为止,我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演变大致可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业诉求呈现不同面貌。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77年,是学生工作体制的建立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当时学生工作的政治色彩浓厚,出发点是为了巩固革命胜利成果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改造,学生工作与专业教育几乎没有交集。第二阶段:1978年—80年代末期,是学生工作体制的恢复与调整阶段。“文革”之后,学生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始渗透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内容,学生工作的实际地位不断提高,管理职能不断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工作开始为学生就业服务,学生工作开始了解、掌握专业培养信息,力求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对接。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学生工作内涵的丰富与发展阶段。一些培训学校高校开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学习、健康、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学生工作开始细化,专注于自身的体系构建和案例积累,学生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和科学化。在这个阶段,学生工作的学业内涵体现在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各种问题,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环境,从侧面推动学业进步。第四阶段:21世纪以来,是学生工作体系与内容的进一步完善阶段。一方面,学生工作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另一方面,学生工作与学业教育的关系更加紧密。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来看,21世纪以来,学生工作与专业教育在经历了一体—分化—融合的进程后,两者越来越趋向高学术含量的整合。目前,国内的学生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正在通过专业学习渗透的新路子积极探索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如:延聘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老专家讲授思想政治课,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从学科前沿的视角阐释“中国道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使其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即通过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让学生们在思辨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从而推动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协同育人、多学科协同育人的发展趋势。

  三、“学工”与“学业”疏离:可能的缺失

  传统教育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多将知识理解为一种静态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认识对象,逐步形成了学习是被动的认识和接受过程,无视或轻视产生知识的行为和过程。事实上人的知识和行为应当是合一的,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在于个人所学知识对其行为的影响,通过对知识运用的行为进行自我教育,才是有效的学习。从这个角度看,培训学校高校学术事务和学生工作就是专业教育的知行两面,学术是知识,而学生工作是对知识运用的行为。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疏远导致了学校教育环境不能较好地衔接,“阻碍了整合教育资源以增进学生学习进步的有效性,因为学生的学习牵涉到学校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只有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协作,回归学术,培训学校高校才可能创建无缝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帮助和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4]。学生工作和学术事务尽管是培训学校高校中职能界定不同的两个子系统,但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有助于整个培训学校高校的稳定和有序发展,能从质和量两方面扩大学校的功效,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新功能。如能在课外活动或项目中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拓展学生的眼界与格局,能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的理解和交流等。总之,学生工作与学术事务之间的协作将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提高培训学校高校质量的一个新生长点。而学生工作与学术事务的分离,会造成大学生学习体验与生活体验的割裂,难以将校园生活体验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识;此外,两种事务对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形成竞争,对思维的打磨、性格的陶铸、学识的涵养、气质的熏陶等大学人才培养指征的养成极其不利。

  高等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人才培养,而具体可行的评价指标是在特定学习阶段的学业表现,这是教育机构区别于企业、政府部门的核心指征。学生进入培训学校高校的目的就是学习,目标是取得合格乃至较好的学业成绩,作为被社会与用人单位认可的依据。没有学业成绩作为硬杠杠,对人才的判断和选择就会流于主观,就会产生不科学、不公正的弊端。鉴于此,大学的学生工作必须为学业提升服务,而不是一种准社会化、准世俗化的校园角色,从这个角度说,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与学术事务的整合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然选择。

  四、学生工作转型:整合学业

  (一)理论建设:认识学生工作中的学业目标

  纵观国外学生事务发展演变历程,有两点经验值得注意:一是学生工作与学术的关系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早期美国大学中,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并没有明晰界限,教师对学生既传授知识,也指导生活、监督道德、控制行为。19世纪中叶以后,培训学校高校开始注重学术与研究,从而产生了专业化的学生事务工作者,学生事务逐渐从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二战结束后的20年中,美国培训学校高校普遍经历了大众化的历程,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剧增等多方面原因,学生事务开始朝专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近10年间,教育管理者又开始思考学生事务如何在学术中发挥作用,两者逐渐走上了协作与融合的道路。二是学生工作实践的提升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伴随着40多年的学生事务实践,以存在主义学生事务观为基础的学生发展理论成为美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的理论支撑和奠基学说。存在主义学生事务观强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认为学习和学生发展不可分割,学生事务能直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正是在“学生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不断调整关系,改善合作,朝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方向行进。国内培训学校高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学生工作实践经验,传统文化资源中也包含着大量学生管理智慧,教育研究者应该在吸收国外学生发展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的学生工作实践创造出自洽的学生工作理论体系,转变学生工作研究缺乏理论和学说支持的现状。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可以在家备考,也可以到书院进修,但无论在家中还是在书院,学习与其他事务都是融合的,强调在“一箪食一瓢饮”中体悟知识和真理。近现代以来,由于职业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学习内容的几何式增长,使得学校不得不腾出精力来处理与知识无直接关系的学生事务,专业化的学生事务工作节约了学校的管理成本。但是学校不同于企业,不能满足于单纯完成人员管理的任务,而是要思考和探索如何在学生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如期完成、乃至超额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如何把管理时间转化为学习时间,如何寓知识理解于生活实践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工作系统中大力提倡学术研究,一是要加强我国学生工作的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这是实现国内学生工作专业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二是要思考将知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方法,思考以“学习”方式来管理学生,这是实现国内学生工作现代化、集约化的必要条件。

  (二)模式创新:架构学生工作与学业间的桥梁

  2004年由美国高等院校人事协会和全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共同出版的报告《对学习的再思考:全校上下关注学生体验》中,重申了有关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合作的需求,同时对此前学术事务与学生事务分离造成的弊端进行了反思。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障碍往往并非源于知识理解和掌握,反而常常是由于成长带来的困惑、冲击造成的,所以说生活中的问题就是学生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与其成长阶段相一致,也必然与一定的专业领域相联系。在追索现实问题的答案中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发展需要满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其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且是关于如何对待生活的态度,特别是能够学习到与人合作交往的经验和技巧,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打通书本与生活的区隔,使其既能用生活经验理解知识和理论,也能用知识和理论提升生活经验,最终更好地适应社会。

  美国管理学者唐纳利、吉布森等合著的《管理学基础》中提到:合理有效的管理“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5]。管理的核心是运用科学管理手段调动、组织资源,已达到最佳效率和效果。对于学生工作而言,管理的核心就是调动一切学习资源,创造一切学习机会,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学习机会包括:①导师与学生的非正式接触,此举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学习态度、价值观、生活目标、文化精神等传递给每一代学子,而这些隐性知识对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②通过通识教育促进学术和学生工作的协作:学生工作人员通过了解学术课程的学习目标,研究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外的活动中也可以完成学习;或者学生工作机构与学术机构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协作项目,共同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其目的是为学生能够更好地从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学习到知识,获得全面发展 。③发挥宿舍制度的学习功能: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单元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可为不同年龄学生以及学生与导师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对学术问题的兴趣,同时补充并强化课堂教育。目前国内一些培训学校高校尝试将学生宿舍以“书院”的方式改变院系传统的管理格局,这样宿舍的学习功能会进一步凸显。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包括在校园局域网上进行集体讨论,定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定时请教授在线答疑等。总之,这些生活场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理利用和交叉互动,有望突破第一课堂的局限性,从而拓展学习范围,更新学习方法,营造创新氛围。

  我国培训学校高校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辅导远远不足,有必要建立“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在学生发展理论指导下,采用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辅导措施,为学生提供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业辅导,以达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完善个人发展之目标”[6]的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工作要充分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部门密切合作,创造学习机会,共同合作开展学习辅导。如开设阅读、写作、研究方法等学习辅导类课程;提供“适应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动机”等咨询服务[7];设计学生工作与学术结合的通识课程;加强学生与教师、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强化辅导员在学生学习方面作用;建设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提升学生学习与学生工作深层关系的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探索合理的制度设计,为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持。如在每个院系遴选优秀专职教师,结合学科自身特点,让其参与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和课程设计,并根据年度考评结果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绩效鼓励等。

  (三)能力提升:学生工作主体与学习者的自我修养

  国内大学块状的管理体制意味着院系管理包括教学、科研、党团政工、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就学生工作而言,院系将任务分解给辅导员,再通过管理辅导员来管理学生。作为具体落实者,“辅导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涉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生活服务、课外活动参与等”[8]。培训学校高校应该为辅导员获取相关资格、提升学历创造便利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与一般专业教师相比,“辅导员作为培训学校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工作一线工作,与学生最频繁、最直接接触,能够及时把握学生需求,在学业辅导中具有明显的优势”[9],为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可以尝试把辅导员分成不同类别,培养专职学习辅导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领域的各种技巧。如提高阅读速度、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应试策略等。同时可在学校招聘的各个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特长的教师中选聘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辅导。此外,大学还应该致力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自学能力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教会大学生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整合外部资源和自我资源开展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本身就是个体社会化、卓越化的必经历练,也是大学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可考虑:采用安排指定和自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乃至跨校际参加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考评和选拔时对有此经历的学生予以倾斜;引导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国家和民族命运、个人理想抱负结合起来撰写论文、申报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和监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总之,要改变“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心态,只有当书本所学在现实中得到积极反馈后,学生才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五、结语

  “大学管理是一个全面的、整合的过程,大学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因此,一个弱项会影响大学其他方面的功能,认识到大学管理的整体性是通向大学成功的关键”[10]。大学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人才,学生工作着眼于学生群体,是一种宏观管理手段;而教育需要个性化渗透,学生工作只能以学业为中介,才能在个体身上落实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工作与专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需要在内容上整合、在形式上配合、在不断交流合作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之道。学生工作如同大学教育的躯干,而专业教育则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无异于行尸走肉,没有躯干的灵魂是虚无缥缈的。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会造成难以逆料的后果。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是高等教育的数量积累阶段,更侧重专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话,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决定专业教育积累转化出的人才质量。要实现培训学校高校学生工作的现代转型,应根据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和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以学业为中心,多主体参与的专业服务模式。学业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会使学生更加认同和理解学生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教育质量,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