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互联网思维对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创新的启示

互联网思维对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创新的启示

  2018-08-11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思维的价值与作用更加凸显。在培训学校高校德育中,用户至上思维倡导树立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大数据思维注重精准德育模式,迭代思维推动德育方法创新,平台思维重视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因此,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培训学校高校德育,有利于推动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增强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思维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互联网思维并非新生事物,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中,这些思维以其独特价值和作用更加引人注目。作为独特的思维范式,互联网思维已经超越了商业领域的范畴,在教育、文化、党建、传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实现互联网特质与培训学校高校德育本质规律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推动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增强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用户至上思维:树立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和根本,它倡导在商业活动各个环节中都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的回归。长期以来,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被人所诟病之处。如教育者经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严肃刻板的面孔出现,亲和力、感染力不足,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仅未使受教育者心领神会、欣然受教,反而使其产生一定的腻烦心理和敬而远之的冲动,致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用户思维并非简单地将大学生与客户等同起来,它所彰显的是对德育与互联网背后的人的深层次的关照,是对主体道德品质差异性的尊重、对道德价值的澄明、对道德境域体验的关注以及对持久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养成。

  注重主体性体验,重视人的价值是互联网思维的一大特点,也是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作为数字时代的原居民,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无不打上网络时代的烙印。对于网络的“一网情深”,使他们具有先天的网状思维方式,而对中心主义比较反感和抵触。同时,在众人皆网民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多元化,教育者依靠对知识的垄断而产生的权威日益消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个性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凸显,大学生的道德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被动式转为自助式,由大众套餐转为私人定制,个性化道德需求不断增长。为此,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加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双向互动,塑造朋辈式、导引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当作僵化的个体而进行机械地灌输,而要把他们视为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实现德育现代化,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把握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变客户意识为用户意识,变灌输为体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方式,实现德育过程由单向传输向多方互动,由高高在上向平等对话的转变,使德育活动呈现出更多的民主化、人性化色彩。这样,有利于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感。“需要是动机产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个体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诱因相结合才能成为实际行为的动机。”[1]只有少一些单向度、权威性的刻板说教,多一些互动式的对话交流,围绕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关注点开展德育活动,才能有效激发其参与热情,使其道德意识在自觉践履中得以唤醒,道德行为在道德体验与实践中得以固化和延展。

  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今天,传统的培训学校高校育人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压力,互联网思维正改变着传统的德育观念和思路,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容填鸭式到自选自助,从千篇一律到富有特色,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德育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为此,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发展潮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树立买方市场的新意识。即以大学生内在德育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其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价值观念和情操修养,通过德育工作者这一卖方市场的创造性、引导性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德育工作者应在学生本位的理念下,俯下身段,走近学生,体会他们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触动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调动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依据学生的体验和反馈不断调整德育方案,优化德育内容,不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潜能。德育活动的策划、德育产品的设计应更多地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契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德育的发展规律。尤其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引导个体德性发展的德育产品,其设计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宣传方式上都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大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参与德育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如微电影的制作、微信公众平台的维护、动漫作品的设计等,使其体验到参与的幸福感、互动的愉悦感。只有高度重视和及时吸纳大学生的建议与反馈,近距离地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才能使德育活动更加契合大学生实际,使大学生对德育产品产生良好的用户体验。反之,很难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

  总之,以大学生为导向开展德育工作,必须把大学生的感受、体验与评价置于至高位置,围绕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开展活动,从以往更多地关注道德结论的“外”灌注,转向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建构。

  二、数据驱动思维:探索精准德育模式

  数据驱动思维,亦即大数据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网络时代,人与物的一切状态和行为都能数据化,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追踪、记录和管理,可以形成一个庞大、海量的数据库。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信息并非是单调枯燥的,而是能够发声说话的。通过对一些杂乱无章、毫无规律的数据进行集中、萃取和分析,能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说,大数据思维的核心是重视和理解数据的价值,“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2]。

  事实上,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样本的思维,以客户为核心的思维,通过对大数据的关联和挖掘,能够找出受众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有研究表明,93%的人类行为是可以预测的[3]。如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人们的活动看似虚无缥缈,但也并非无迹可循。网络购物、网络交际、在线学习以及微博、微信状态等,都会留下包含其生活轨迹、社交言行等个人信息的网络数据。通过对这些蛛丝马迹的整合、分析,能够剥离出个体的兴趣图谱、性格特点等。此外,人类活动的场域并非真空世界,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留有其踪。如通过对大学生饭卡消费数据的分析,能够推测其经济状况;通过对大学生图书借阅记录的追踪,可以把握其阅读动向和兴趣变化;通过大学生医院就诊卡的反馈,可以了解其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对这些关联广泛的公开性、即时性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大学生的当前状态和发展趋势,较为精准地把握他们的内在需求,从而形成了关于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全方位信息系统。

  然而,大数据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大,而在于挖掘和预测的能力。长期以来,受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德育工作者很难全面、准确地把握个体的行为和差异,当个体情况发生变化、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时,德育工作者往往难以及时地进行把握和调适,使德育活动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使人感到难以适从。运用大数据思维,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出一定的特征,能有效增强德育活动的前瞻性、预测性,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如一些学校通过大数据智慧助困系统,根据学生校内的消费数据,甄别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他们一定的隐形补助,并通过座谈交流、心理援助等方式,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冰冷的数据展现出了人性之美和大爱之蕴。所以说,大数据思维不仅要在数据上下功夫,更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此才能使数据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实现数据的增值与超效。但是,如果缺少数据支撑和对数据的整合、分析,一味沿用固有的德育内容、德育模式,则会使德育活动与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脱节,无法使人产生兴趣、有所获益。此外,通过大数据还可以观察、预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有利于预防投毒、坠亡等恶性事件的突然爆发,能给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的干预时间,以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但是传统的培训学校高校德育过于强调学生的共性,惯于用统一、固定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德育对象抽象化、德育内容雷同化、德育活动模式化,导致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差异性和灵活性。若有效运用大数据思维,可为德育工作加载数据链,充分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德育活动由“漫灌”向“滴灌”转变,做到精准点穴、精准对焦、精准德育。通过对大学生个体发展历程的跟踪和监测,加强对个体学习信息、生活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整理,总结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研判各自的性格倾向和品德操守,建立多元、立体、动态的个性化档案,在其成才规划、就业指导、思想动态与心理活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有利于充分把握大学生的个性化德育需求。利用大数据来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与成长规律,透视个体行为的发展趋势,观察大学生道德的复杂行为模式,了解各行为模式间的关联,以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德育方案,能有效弥补培训学校高校集体德育教育的不足,做到对症下药,提高德育工作的精准度。当然,用数据说话,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必须注重德育实践过程中的异质性,从大学生现实情况出发推行个性化德育。

  德育工作者培育和树立大数据意识,重视在德育过程中收集、整合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等数据,并主动利用大数据推进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由重形式、重传教到重规律、重个性的转变,是提高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迭代思维:推动德育方法创新

  迭代思维是互联网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在于及时、实时把握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动态调整。在培训学校高校德育过程中运用迭代思维,是指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德育内容、德育模式不断进行微创新、微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迭代思维的一大特点是微创新,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在持续微创新而非颠覆性改变的基础上引起质变,实现变革性创新。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信息传播速度前所未有,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复杂多元。然而,长期以来培训学校高校德育教材多从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进行编写和修订,德育内容因循守旧,更新速度慢,较少关注当前时政热点与重大社会事件,较少关注学生的现实思想状况和内心情感世界。这种老调重弹式的德育内容游离于大学生生活圈之外,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培训学校高校德育枯燥乏味、空洞无趣的重要原因。因此,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内容需结合实际变化不断进行微创新,应立足于现实生活,补充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灵魂深处的内容,减少大学生不感兴趣或远离大学生实际的高空作业,变大课堂为微点拨,变大道理为小故事,使德育内容接地气、入人心,把德育工作虚功做实。此外,要不断回应现实问题,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价值迷茫,保持德育内容的有序更新,改变其脱离潮流、封闭保守的沉疴旧疾,使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呈现出新鲜活泼、妙趣横生的局面。

  从德育方式上看,传统的德育手段单一,德育环境较为封闭,片面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和德育观念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关注。事实上,这种机械化、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以外在施压的方式迫使大学生内化德育内容,虽然注重道德理性以及道德知识作用,但试图使个体无条件地服从一种外在的、既定的标准,其实质是一种蔑视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教会顺从的德育模式,不仅难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反而会使其在复杂现实和网络社会的道德冲突面前变得愈加困惑与迷茫,因此,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短暂的、肤浅的。对此,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德育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逐步改变填鸭式、灌输式、输入式的德育手段;不断创新德育教学载体,实现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德育手段的人文化、德育模式的人性化,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如把单调的说教形式改为音乐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把枯燥的书本理论变成生动的图片画面,将道德教育的内容由死板的传统文字表现形式变为活泼的视频信息等;不断丰富德育教学信息,开拓德育教学资源,提升德育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达到润物无声、寓教于乐的效果。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迭代思维的另一特点是崇尚速度、快速出击、以快制胜。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步履匆匆、读秒生活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写照。同时,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特点。德育需求产生于大学生丰富生动的学习、生活实际中,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大学生的道德需求也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新的需求,并且随着个体认知结构的优化、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变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个体的德育需求与日俱增,需求层次会越来越高。德育工作越贴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受教育者对德育的接受程度就越高,就越容易与教育者产生共振。因此,培训学校高校德育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德育需求,引导学生对德育需求进行理性选择,适时调整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发声,使大学生源源不断的德育需求及时得到满足,使他们的德育发展获得持续动力。

  需要指出的是,迭代思维虽注重用户体验和持续微创新,但并不意味着为了刻意迎合或取悦德育对象而降低德育标准,更不要为了增强德育的吸引力而导致德育内容低俗化、娱乐化,而要在坚持培训学校高校“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而适当调整与优化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以增强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四、平台思维: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是指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即在平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主体,整合碎片化资源形成合力,搭建相关各方能够发挥最大潜能的平台,打造共赢互利、携手发展的生态圈、协作圈。毫无疑问,平台思维在培训学校高校德育中也大有用武之地。长期以来,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人承担,依靠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共同完成的,德育环境比较封闭,德育主体比较单一,德育资源比较有限。尤其当前,中国正面临社会道德日益滑坡的窘境,使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环境愈益复杂,德育任务愈加繁重,德育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仅靠单一部门、单一手段的单打独斗已无法应对这样的挑战。所以,必须运用平台思维,整合德育资源,形成德育合力。“所谓教育合力,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综合教育所产生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并不是综合教育中各个单项教育作用的加和,而是比单项教育作用大得多的新的教育力量。”[4]德育资源是指对培养人的德行起作用的一切因素,也指构成德育活动和满足这一活动需要的一切因素。相对于其他教育资源而言,德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支离破碎的,只有把德育资源整理、归纳、统合起来,才能形成庞大的德育育人网络,形成协同育人的态势。

  首先,要整合校内德育资源,实现课内与课外的统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的基础环节,在塑造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拓展和完善人格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同时,其他课程也应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德育职责,“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专业课各负其责、同心协力,才能促成德育合力的凝聚,避免德育力量的消散,进而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效果。此外,培训学校高校除教书育人外,还应重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负责大学生日常管理教育的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虽然都从事德育工作,但他们通常各守其职、各忙其事,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条块分割、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为此,应畅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互动渠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组织协调特长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活动,实现资源互补、过程衔接、平台联动,形成课内、课外德育资源合二为一的大德育格局。

  其次,要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实现校内与校外的联动。在新形势下,培训学校高校德育不能画地为牢、孤军奋战,而要通过各种途径延伸德育工作触角,深化德育工作内容,拓展德育工作空间。为此,必须广泛吸纳社会人士共同参与,不断壮大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工作格局,形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良性互动。例如:与有关部门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挂职、实习锻炼岗位,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生活阅历,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认识;与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合作,打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隔离,实现红色资源教育的社会化,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修身进德、开悟启智;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挥杰出校友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心理健康的调适作用和就业指导的桥梁作用,以其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激发大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道德自觉。事实上,道德本身具有实践性的特征,离开道德实践活动是无法真正习得道德的。只有充分整合各种社会德育资源,让大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道德关系及其道德意义,才能真正提高其道德选择能力。

  最后,要整合网络德育资源,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异常迅猛,很多大学生也被网罗其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傍网而居的群体。网络交际、网络购物、网络娱乐等相继兴起,催生了一大批手机控、低头族,他们机不离手,眼不离屛,日益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培训学校高校德育必须顺势而为、因势而新,高度重视网络德育功能,整合网络德育资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6]。先进的网络技术为德育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丰富资源,使得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得更加开放广阔。要利用网络高容量的信息环境来开展德育活动,使滚滚而来的各种信息成为可资利用的德育资源,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积极建设有一定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德育工作网站,以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增强德育网站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德育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实网络德育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构建抵制不良信息冲击的防火墙。鼓励大学生以微拍、微电影等形式,制作切合其生活实际的网络德育作品。只有打破培训学校高校的围墙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把网上引导与线下教育结合起来,把丰富生动的网络德育资源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动态,才能使德育工作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

  除上述四种思维外,互联网思维还包括简约思维、极致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等,但不管是哪种思维都不是无所不能、包治百病的。问题的关键是要自觉吸收和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一些传统理念和做法,使培训学校高校德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