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基于成熟度的培训机构高校人才“路径—目标”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成熟度的培训机构高校人才“路径—目标”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8-10   来源:培训机构管理软件 

  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是培训机构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影响学生发展与成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与学生是关键因素。基于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与实践,提出学生“成熟度”这一概念,并构建培训机构人才的“路径—目标”模式。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成熟度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他们制定目标,克服实现目标路径中的各种障碍,最终完成大学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是其首要职能,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课题。不同于中学阶段,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完善、人生观与世界观不断形成的时期,也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关键一站。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并引导他们结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确立个人发展目标,这些都是培训机构和学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培训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涉及到宏观政策环境、社会需求、培训机构教师和学生自身等诸多影响因素。其中,学生因素是关键因素。以此为逻辑起点,选择大学生“成熟度”这个概念来探析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借鉴相关的管理理论,提出培训机构人才“路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对培训机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大学生成熟度的定义及其意义

  “成熟度”较多地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用来描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阶段,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提高观察和研究的效果[1]。把“成熟度”引用到培训机构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根据大学生的成熟度进行分类指导,可以增强培训机构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成熟度的定义与内涵

  与自然科学领域中“事物发展存在着一定规律”相似,在培训机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成长阶段和发展规律。大学生成熟度是指在培训机构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在学习上所具有的意愿程度和能力水平的综合表现。包括如下涵义:(1)大学生成熟度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两个维度。大学生成熟度的高低取决于其在两个维度上的表现,并依据他们各自在两个维度上的不同,培训机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2)大学生成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大学生成熟度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人际关系等,当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大学生的成熟度也会受到影响。(3)大学生成熟度具有动态性。通过自身努力和环境调适,大学生成熟度也会逐步从低到高发展和提升。

  (二)大学生成熟度的现实意义

  成熟度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培训机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对于培训机构而言。通过对大学生成熟度高低的现状进行调研,可以为大学生成熟度的提高创设有利的环境条件,为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尤其是地方培训机构的办学方式、招生方式和类型比较复杂,在校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山东省地方培训机构为例,在校生分为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有对口高职本科生(春季高考的本科生),也有“3+2”专升本层次的学生。学生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成熟度采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对于培训机构教师而言。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增强授课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3.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现状,在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时,能做到目标客观、明确,措施到位、可行。此外,也为政府、社会等评价主体提供了评价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的依据。

  二、构建大学生成熟度模型

  在大学阶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已经解决了青春期的困惑,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知识与信息的日新月异,他们又将面临人生新的困惑。从知识和社会认知角度上看,大学生也需要完成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基于此,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两个维度构建大学生成熟度模型,并根据成熟度的分类状况提出具体的指导方式,促使他们尽快完成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

  (一)能力维度

  学生的学习能力成长过程应该分为3个阶段,即:知识储备阶段、知识内化阶段和知识应用阶段;相对应地其能力应该包括知识储备能力、知识内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1.知识储备能力。知识储备能力是大学生能力形成的起点,只有完成相关的知识储备,才具备成才和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储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教师传授、课外自学、实习实践等形式来完成。同时,知识储备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生几乎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当然也有许多知识会被遗忘,他们的知识储备是不断变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知识存量的大小影响他们知识储备能力的高低。2.知识内化能力。知识内化能力是大学生能力形成的核心。知识内化是大学生对储备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的过程,也是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转化、复合和编码,形成他们自己新的认知并转化为自身能力,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创新发展。把储备知识进行复合和编码是大学生内化知识能力高低的标示。3.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应用是大学生把内化吸收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主要应用于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表现为学习新知识、人际沟通与协调,以及在未来的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意愿维度

  意愿维度是从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角度来考查学生的。一般而言,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更要有学习的内发动力,而且后者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动力源的作用。学生只有学习意愿高,才能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意愿,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影响学生意愿维度的因素可以分为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的明确性、未来的预期等;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对于家庭而言,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家长的支持和激励对学生的学习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对学校而言,拥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尤其是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对于社会而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价值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影响较大[2]。

  (三)大学生成熟度模型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维度和意愿维度,可以将他们的学习状况分为4种类型[3]:

  1.厌学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都很低。这类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必须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否则他们就会自暴自弃,甚至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2.意愿型——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但有较高的学习意愿和积极性。这类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学习内动力,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3.迫学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但学习能力较强。这类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4.勤学型——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强。这类学生对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学习的内动力也很强;同时,他们的学习方法得当,学习效率高,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很强。

  上述4种类型中,厌学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愿都很低,他们的学习成熟度是最低的;勤学型学生在两个维度上的表现极佳,处于学生成熟度的最高等级;而意愿型和迫学型学生的成熟度要高于厌学型,而低于勤学型。

  三、基于大学生成熟度的“路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训机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直接的影响。基于这一认知,借鉴管理学中的相关理论,提出基于他们成熟度的“路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培训机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来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及时帮助他们清理各种影响和障碍,使其实现目标的路径更为顺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其内在需求,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并结合自身经验、借鉴往届的成功案例,指导学生设定达成目标的路径。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及时地给予指导,并与学生一同克服困难和障碍,直至实现目标。“路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确立

  目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导向作用,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由于刚刚结束中学时代紧张的应试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管理方式的调整、学习内容的不同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需要培训机构教师认识到这一现象,及时地进行引导和帮扶,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二)定义成熟度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个别谈话、阅档、班会发言和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以此进行成熟度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扶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三)路径改善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成熟度选择合适的指导方式。要完成此阶段的任务,指导教师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要选派具有较强责任心、富有爱心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承担此项任务,才能实现预期目标[4]。依据学生的成熟度,指导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来帮助他们改进实现目标的路径,及时清除各种障碍。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训机构教师参与帮扶的程度和方式可以分为4种类型: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和成就型[5]。对厌学型学生采用指导型的帮扶方式比较有效,也就是帮助学生明确大学目标,并指明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同时,对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与要求予以明确,在执行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督导与帮助。对意愿型学生采用支持型的帮扶方式比较有效。具体地讲,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之后,执行过程中不仅要明确任务,指出学习方法,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其取得的成绩和表现出的优点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赏识。对迫学型学生采用参与型的帮扶方式效果较好。在实际的辅导过程中,教师工作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解决了他们学习动力的问题,在其学习过程中适度地参与督导,即可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对勤学型学生采用成就型的帮扶方式成效明显。教师可以和这类学生共同探讨和制定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关注,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帮扶为辅。

  (四)跟踪反馈

  这一环节主要包含以下工作:一是在大学生4年的学习生涯中,要及时跟踪和反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处理;二是对学生毕业及其毕业后的表现要及时地给予跟踪指导,以确保他们顺利完成从大学到新环境的接轨和调适,开启新的人生征程。

  四、基于大学生成熟度的培训机构人才“路径—目标”培养模式的实践

  培训机构人才“路径—目标”培养模式是受《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现代领导理论的启发而提出的,尝试在帮助学生发展与成才的过程中使用,效果比较显著。从2005年开始,首先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实践探索,并逐步完善和提高,较为全面、系统地运用是笔者在担任2012级此专业本、专科班的班主任期间,自新生入学之日起,一直到学生毕业至今进行跟踪研究。到目前为止,该专业56名本科班学生中,考研和考编的共计37人,占6607%;创业与进入企业应聘的共计19人,占3393%。该专业36名专科班学生中,专升本和考编的共计23人,占6389%;创业与进入企业应聘的共计13人,占3611%。通过调查反馈,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十分满意。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关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在完成学校统一的新生入学教育相关环节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专业教育,包括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修课程、主要教学环节、培养规格要求与标准。期间,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就自身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交流。辅导员要经常走访学生宿舍,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同时发动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做好宣传、交流和沟通,吸纳新生加入到感兴趣的社团组织中,使其迅速地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这期间,结合阅档、学生表现,辅导员对每位学生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帮助学生确立各自的大学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后,开始和部分学生探讨大学的目标与规划。实际上,有少数学生自接到录取通知书之日起,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规划,只是不太清晰,对这部分同学要及时地给予帮扶,通过交流,支持他们尽早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施计划。还有一部分学生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适应期,有的甚至更长。这期间,需要借助各种场合和多种方式鼓励他们尽早确立明确的目标规划。一般而言,大二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已基本明确。由于大学生性格的多元化,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采用面对面谈话、手机微信、短信和电子邮箱的方式,让每名学生把目标及想法反馈给教师。

  (三)引导和帮扶学生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

  目标确立只是学生成才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把目标落到实处。也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督促其付诸行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了解到的大量信息,依据学生的成熟度对其实施分类指导,帮助他们及时扫除来自于个人、家庭、社会的阻力与障碍,使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实施计划。

  (四)跟踪反馈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跟踪和反馈,给予学生分类指导,包括学习效果、学习方法、学习的动力等。另外,学生毕业进入新环境时,还要及时跟踪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动态,引导他们及时适应环境,开启新的人生征程。同时,结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反思人才培养方案与方式,及时跟踪和完善,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