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水平及其提升策略:基于湖南省K师范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水平及其提升策略:基于湖南省K师范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

  2017-08-07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师范院校学生能否适应未来的教师职业,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长远发展。本文采用自编的职业适应性问卷,对湖南省K师范院校的毕业班学生和初入职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状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职业信念不够坚定、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工作需求和学校工作环境等问题。这里面既有师范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师范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原因。就师范院校而言,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如何将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高中毕业生的高考志愿填报有效衔接,并大力提升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系统调整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

  师范院校学生是教师队伍的后备军,他们能不能学有所成,尽快适应教师职业,完成从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影响其职业持久性、创造精神以及教学潜能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在当下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师范院校毕业生能否较好地适应教师职业、以较高的综合素养参与教育教学实践,还会影响到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适应”(adaptation)泛指机体对环境的顺应。[1]职业适应则指个人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情境中,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去与环境互动、磨合从而达到和谐的过程。[2]它主要包括心理、工作环境、工作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对工作要求以及对职业工作价值和意义的评价等方面的适应。

  那么,目前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水平到底如何?笔者尝试对师范院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职业适应性水平现状,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水平做初步探讨。

  一、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师范院校在校学生职业适应性问卷》和《师范院校初入职毕业生职业适应性问卷》进行调查。在编制问卷时,笔者参考了国内外职业适应性的量表,对师范院校毕业班学生和刚入职毕业生进行结构化访谈,收集反映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关条目,经过初测和反馈,最后确定了问卷内容。经检验,两种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分别为0.78和0.82,均具有较好的信度。

  针对毕业班师范生的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户籍、就读专业、大学期间担任过何种职务以及是否获得奖学金等;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的自我评价,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心理等方面的情况;第三部分,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就业意向,即他们毕业后是否会选择教师职业、最主要的原因什么。

  针对初入职毕业生的问卷也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与在校生问卷相同;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的自我评价,即了解初入职毕业生正面临的职业不适应问题;第三部分,了解初入职毕业生对于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

  两种调查问卷的第二、三部分内容详见表1至表4。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湖南省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毕业班学生100人、担任教师不足一年的师范毕业生108名。此次共发放问卷208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其中毕业班学生问卷100份,刚入职毕业生问卷104份),有效率为98%。

  (二)调查结果

  1.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状况总体较好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在校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状况总体较好。在“我对教师职业的工作要求、内容和责任比较了解”的题项上,28.6%的在校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38.5%的在校生认为自己“比较符合”,22.7%的在校生认为自己“一般符合”;在“我清楚地知道教师职业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我很关注教师行业发展动态及就业相关信息”“我参加过与教师职业发展有关的培训或实践活动”“我了解并能接受教师行业的处事原则和规则”题项上,分别有77.07%、89.61%、69.42%、96.38%的在校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一般符合”。统计还显示,在职业认知适应上,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也应看到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对未来拟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知偏理想化,在职业发展、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有过高的期望。

  2.职业信念不够坚定,职业发展动力不足

  此次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有少部分在校学生对师范专业和教师职业不太认同,认为教师职业需要有特别的爱心和奉献精神,自己不适合,有24%的在校生“毕业后如果有合适的选择,考虑不当老师”,其中有37.50%的学生主要是因为“自己不太适合或不太喜欢教师职业”。而毕业后考虑当教师的在校生中,有10.52%的学生主要是因为“担心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22.37%的学生主要是因为“父母认为当老师比较好”,46.05%的学生主要是因为“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生活有规律”,只有17.11%和3.95%的学生分别是因为自己“非常适合或非常喜欢当老师”,或认为“教师职业受人尊重,有前途”。

  此次针对初入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在“自己不太适合或不太喜欢教师职业”的题项上,25.61%的毕业生选择了“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在“教师职业的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有点失落”题项上,42.2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在“当老师新鲜期已过,剩下的都是程序化的工作”“对单位的制度和管理方式不满意”“自己在该单位的发展前景不乐观”的题项上,分别有38.32%、37.48%、48.5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由上可见,无论是在校师范生,还是初入职师范院校毕业生,其职业信念和职业发展动力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

  3.师范技能尚不能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此次针对初入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所学专业知识未能很好契合实际教学需要”题项上,66.4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一般符合”;在“不能较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课堂节奏”“缺乏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题项上,分别有71.33%、78.1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一般符合”。同时,较多学生还存在“班级管理缺少方法和经验”“教学方法不灵活”等问题。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教师岗位的特殊性,培养一名优秀教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同时也反映了当下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问题,职前教育不能以理论知识取代教育实践经验。

  4.不能较好地适应学校工作环境

  此次针对初入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师范毕业生适应教育教学环境的情况并不让人乐观。比如,认为自己“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一般符合”的比例,在“当老师的收入难以满足生活需要”题项上,占到问卷调查毕业生的75.16%;在“工作节奏太快,工作量太大,非常疲惫”的题项上,占到了66.02%。这两个题项的比例居高,说明:初入职师范生相当一部分对工资收入不满意,对于教师的工作压力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压力难以适应。此外,从访谈中得知,还有些毕业生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就业的毕业生认为“所在学校工作环境和条件不令人满意”“教师生活比较单调、条件比较艰苦”,希望得到改观。初入职毕业生不能较好适应工作环境,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有些基层学校的工作条件的确不太好,工作职责分配不合理,初入职毕业生的工作压力较大;二是初入职毕业生教育教学技能不过关,工作不能得心应手,工作效率不高,因而工作压力较大;三是有些毕业生对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的要求过于理想化、期望值过高。

  二、师范生职业适应性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前师范院校学生在职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也有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产生的原因既有师范学生自身方面的,也有师范院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方面的。

  (一)招生宣传环节:对师范类专业和教师职业的宣传不到位

  师范院校传统的招生宣传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类媒体介绍学校总体情况,如学校类型、学校沿革、开设专业、办学特色,以及每年的招生计划和招生类型变化等。考生通过各大媒体或高校招生网了解到的内容,只是师范院校的基本情况,而对师范专业的生源质量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开设的核心课程知之甚少,对毕业后可能从事教师的这个职业的性质、特点知之甚少。他们选择师范类专业,看中的也许只是世俗眼中的“教师职业稳定”,却很少去问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有没有兴趣、适不适合,很少去了解将来要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甚至是优秀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他们更是看不到教师这个职业“由于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选择当教师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此次问卷调查,许多学生反映自己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学生及家长对师范专业和教师职业缺乏深入了解,他们报读师范类专业显得十分盲目和随意,这就对他们日后的职业适应性埋下了隐患。问卷调查中,25.61%的初入职毕业生“发现自己不适合或不太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二)职业指导环节:师范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低效

  调查显示,对于选择当教师的原因,只有17.11%的在校学生主要是因为自己非常适合或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则是因为“担心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工作”或是因为“父母认为当老师比较好”。可见,许多学生选择师范专业要么是依赖于父母预设的道路,要么迫于就业的压力,要么是因为价值取向偏颇,而不是因为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这就说明,当下师范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低效甚至缺失,在引导师范生的职业认知、选择、认同、追求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得不到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许多学生对未来是否从事教师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抱着“随大流”“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因而缺乏专业学习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们不可能去制定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计划,更谈不上将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统一起来。这部分学生一旦走上教师岗位,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难以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与发展目标。

  (三)教育教学环节: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学生的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类课程较少,无法满足现实教学对师范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二是教育类教材缺少个性,不同的教材基本理论框架大同小异,有效的教学法太少,理论性丰富,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不强,没有跟上目前的教学改革需求;四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不利于学生的未来教学实践。职业素养不高、技能培养不足,成为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适应性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三、提升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适应性水平的对策

  提升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水平,不能仅在学生身上找原因,不能光从课堂上找原因,也不能临时抱佛脚,等到学生快要毕业了才动手。而是要多管齐下,从学生入学到学生毕业,给予全程关注和培养指导。下面,从师范院校的角度来谈谈如何提高师范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水平。

  (一)从生源质量入手,引导高中毕业生理性报考师范专业

  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学阶段就有职业规划指导,高校招收师范生也有着严格的准入门槛。比如在芬兰,高校教育系招收师范生时有一项“心理测验”,主要测量学生是否具备被教导的潜能(educability)、合适的人格特质(personality)和学习动力(motivation)等综合条件。[3]

  而在我国,师范生的准入门槛基本上只有高考分数,人们总觉得职业指导应当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事。这显然是一个认识误区。其实,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已经选择了一个大致的职业方向,而现实中这种选择又大多是稀里糊涂做出的,学生们不太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对众多学科、专业更是一无所知。这种志愿选择现状注定了我们多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低效的、力不从心的。笔者以为,青年学生的职业指导一定要前移到高中阶段。为此,师范院校要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学生的职业指导要早规划,早介入,要让招生宣传与各中学的职业指导有效衔接、形成合力。在进行招生宣传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师范学校的基本情况,更要让学生了解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生源质量要求,了解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及职业特点,让学生在选择志愿前对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报考师范专业做一个大致的评估。可以组织专门队伍前往各地的生源中学,形象生动地展示学校风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让考生和家长全面深入地了解师范类专业;也可以在生源中学通过讲座探讨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激发高中生选报师范专业的兴趣和热情。要借助新媒体宣传手段,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将师范专业的特点和培养要求充分展现出来。总之,要通过宣传和指导,澄清考生及家长对于师范教育的认识误区,将真正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适合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优良的高中生吸引到师范专业上来。

  (二)以职业价值观为引领,着力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这里所说的教师职业认同,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对教师职业及其价值的认可,以及从事教师职业的愉悦程度。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就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积极作用和巨大价值。当下,学生跳楼事件、教师刺字事件、体罚学生事件等负面突发事件使得教师整个职业群体被蒙上阴影,教师形象受到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挫伤了他们致力于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形成教师职业认同感。这就对师范院校的职业指导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职业选择与完成过程中对“物质我、社会我和精神我”需求的认识与取向。[4]简单来说,师范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对将来选择教师职业要达到什么样目的的认识和理解。有些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看中将来的收入,这是物质需求;有些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是因为看中教师的地位与荣誉,这是社会性需求;有些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精神需求。职业价值观应该是上述三种需求的结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精神需求应该是职业价值观中最高级、最深层、最稳定、最长久的部分,因为它决定了职业认同感的层次。因此,师范院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发学生对自己人生追求的理性思考,形成对自己职业定位与自我实现的正确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

  (三)多管齐下,提升师范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此次问卷调查,超过90%的刚入职毕业生认为师范院校“非常必要”或“比较必要”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比如“开设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方面的辅修课程”“提供职业兴趣、职业倾向等相关测评”“邀请已毕业的师兄师姐讲述职场感受和经验”“邀请教育行业专家介绍教师职业发展趋势和要求”等。事实上,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随意性强,没有系统的安排、没有专门的队伍、没有合适的教材、没有教学条件上的保障。要改变这种状况,师范院校一定要在如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要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长期目标和配套措施;二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包括专职职业指导队伍、就业导师队伍、校外顾问团、大学学生职业规划协会等,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不断提升这支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合理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的课程教材;四是要在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性上着力,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理性判断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准确评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准确评估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要求,尤为关键的是要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计划和措施。只有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学生们的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追求才可能得到科学的引领和激励。

  (四)遵循教师成长规律,优化学校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大多以模块化的形式构建,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个学习单元。比如,英国本科层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一般由四大模块组成,即“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实践体验”。“核心课程研究”是指每位师范生都要深入学习的国家核心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专业研究”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教育科学的理解和基于教育实习经验的反思;“学科研究”指师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学科作为自己的专门领域;“实践体验”包括教育见习、实习、在中小学的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提供了一种情境,使整个培养计划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5]

  反思我国当下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一是过度强调"学术性",使得职前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弱化,教师专业化难以凸显,同时单调的理论课程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学生们对教师职业的热情与期待;二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基础教育实际情况脱节,不利于培养未来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能力;三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评价与管理方法落后,评价方式单一化,传统的纸笔考试,使得学生被迫忽略课程本身的趣味性与愉悦性而转向被动的理论记忆;四是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时间过短且不连续,随意性和突击性强,难以帮助师范生在教师职业角色转换中发挥应有作用。为此,师范院校有必要系统化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由于职前教师的学习具有渐进性,因此要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安排教师教育课程,并兼顾各种类型课程所占的比例,以便有效调动师范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为他们适应未来教师职业奠定基础。要最大程度地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衔接,开设更多契合时代发展潮流、基础教育发展大势以及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尽量避免学术化倾向,多开设有利于学生专业成长的实践课,在加深师范学生对教育、课程、教学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他们课程规划、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的技能,为他们日后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针对教育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课程内容扩展,比如增加突发事件的应对、有效备课、校本教研、班级管理、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社会调查方法等方面的课程,让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有针对性的引导与提升。

  特别要提到是,要高度重视在校师范生的“学校体验”。教育实习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和整个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柱,它在时间与空间上与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目前,有些学校的教育实习没有花什么精力去抓,基本上是“顺其自然”,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和反思。我们一定要改变无所谓的观念,在实习时间的安排及质量保障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校教育和儿童学习的过程,获得多样化的经验,并基于教育问题情境进行反思研究。只有这样,师范生的职前教育才能落到实处,他们才能在日后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学会反思、选择、判断和解决问题。

  (五)尝试将职业资格考试结果纳入学分制考核之中

  2016年,教师职业资格考试实行全面改革,师范生不再直接领证,需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方能申请教师资格。《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将全国统考的教师资格考试依旧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科目基本涵盖了《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等科目;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将学生的教师职业资格考试结果纳入学分制考核之中,作为师范专业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可使学生在取得资格证书的学习过程中,打牢理论知识根底,娴熟实操技能,从而进一步增强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信心和期待。[6]此外,普通话等级证、国家汉语职业能力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等也可以纳入师范院校的学分制考核中,从而督促师范生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