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儿童致远创意世界:支持儿童创意学习的课程建设

儿童致远创意世界:支持儿童创意学习的课程建设

  2017-07-11   来源:培训学校系统 

  秉承“笃学善创、宁静致远”的校训,践行“让世界走进校园,让学生走向世界”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儿童创新素养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进行了长期卓有成效的研究实践,孕育了“儿童致远,创意世界”的学校文化特色。

  一、缘起与背景

  随着课改的深入,儿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得到重视。2009年,我校提出了“创意学习”这一理念。创意学习离不开创意课程的支撑。同年,学校开始了“支持儿童创意学习的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

  研究经历了“概念提出——整体设计——选点突破”三个阶段。它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我们创生了体现“跨学科、项目化、开放式”等现代课程特征的“创意”课程,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在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检验过程中,形成了以学生创意学习行动为突破口的核心理念、课程体系、课堂实践和管理机制等。

  二、内涵与愿景

  创意学习就是围绕儿童创新素养的培育,以儿童探究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和项目、活动引领,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并应用知识进行创新、创造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趣导学、以思促行、合作共享。

  针对传统课堂重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受、重训练轻实践、学习时空闭塞等问题,我们寻求解决方法,并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与转换,让学生在探究和创意中产生新思维、新发展、新创造,让学校的一切皆有创意。

  三、建构与实施

  1.整体规划开发课程,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

  围绕儿童创新素养的培育,在国家课程计划的指引下,整体架构学校课程。我们制定了《支持儿童创意学习的课程实施纲要》,将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选择、实施和评价、管理保障,以及德育活动、学科教学和校外活动等统一纳入课程管理。整合多学科内容,创生了系列校本课程;重新分配学习时空,长短课结合,线上线下交互,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家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必修、选修互补。2.建立学科课程群,将创意学习融入国家课程的实施中。

  围绕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和拓展,将校本课程嵌入国家课程,形成“多领域、多学科”融合的课程群,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人文课程群——国家语文课程、跟着教材去旅行、阅读与演讲……

  艺术课程群——国家美术课程、材料拼贴、软陶造型、电脑绘画……

  科技课程群——国家科学课程、神奇百拼、创新思维训练……

  3.重点开发三类课程,丰富儿童学习方式。

  我校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的校本课程,重点打造了三类课程:

  (1)“手”——主题概念课程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我们选择了最普通的名词“手”,从9个领域(环境、科学、社会文化等)、36个主题事件切入,使课程体现多领域、多学科特点,便于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探究学习,使其完整经历“感知、观察、思考、想象、动手、体验、反思”的学习过程。

  (2)DI目的地想象——创新思维训练课程

  “DI目的地想象”是针对全球创新思维大赛开设的课程,旨在通过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到达目的地,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三项技能、素养。2016年全球总决赛中,我校学生制造出可以承载一名队员的“陆空两栖飞船”,夺得全球冠军,获创新大奖——文艺复兴奖。

  (3)“金点子”项目——操作实践课程

  选题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发现,旨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每月一主题,全员参与;没有标准、唯一的答案,项目成果具有开放性;团队人文精神、合作策略、时间管理意识成为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课程学习融入严谨的学科内容,对失败作品的重新研究是学习的一个必要部分。

  4.搭建支持课程学习的资源平台。

  学校搭建支持创意学习的课程资源平台,形成了便于儿童创意学习的多主体互动的开放时空。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让每一面墙壁、每一条廊道都成为学生创意展示的阵地,用作品传递创意、激活思维;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其中,校园Mystore创意小店,展示、销售学生创意产品,线上线下联动,让“市场”参与学习效果的评价。

  四、变革与创新

  1.开发创意时空,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

  紧紧围绕儿童学习的本质——探索、想象,开发创意时空,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延展,让孩子站在课程的中央,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校开展了“美得‘帽’泡”“天真无‘鞋’”“你不‘瓶’凡”等主题式课程实践,让学校成为儿童创意的世界!

  2.以创意学习为支点,撬动学校课程建设。

  以儿童创意学习为杠杆,引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变革,推动课程进行重新架构。实践证明,课程架构的系统性、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教学方式的创意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是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创意学习理论阐释的同时,以其培养目标和理论特征为导向,通过课程的整体设计与转换,让学习回归到儿童完整的生命成长上来。

  3.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学校课程的持续变革。

  在教师、专家、儿童、家长的共同研讨下,制定了《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方案》《校本课程学习评价指南》三项课程管理制度,支持创意学习的培养链。制度的完善唤醒了教师的潜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彰显了学生参与课程建构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五、成效与影响

  1.促进了师生富有创意的成长。

  学校共开设了60余门选修课,20多个精品社团。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创意成了致远师生共同的思维方式。学校先后有10多名青年教师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一等奖;先后有57名学生获得“中国少科院小院士”称号,67项科学小发明获专利,390生次在全国各类科技比赛中夺得团体和个人奖牌。

  2.得到了教育同行的普遍认同。

  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鲜活的案例,吸引了教育各界的目光。不断发挥成果的辐射作用,带动了众多学校的品牌建构。加入“国际品质的学校发展研究”联盟;在“中国·新加坡高端校长论坛”上分享经验;举办了“影响中国·学习力研究”讨论会;参与“江浙沪教育联盟”……2016年,学校被认定为首批“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成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标杆。

  3.在国内产生了影响力。

  课程研究呈现了学生积极而富有创意的学习状态,形成了学校创意的学习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主持的国家“十三五”规划课题“支持儿童创意学习的学校课程变革的行动研究”顺利开题,增强了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不仅被《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媒体广泛宣传,也得到了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等资深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