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微课教学设计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学”为例

微课教学设计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学”为例

  2017-12-02   来源:培训机构管理系统 

  伴随社会的变革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课、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新闻、微时间、微学习等以“微”字冠名的名词逐渐充斥人类的生活,人类社会悄然步入了“微时代”。如今,我们的时间也被分割成一段一段,如同“碎片”一样,为了适应这种“碎片化”的时间变化,以往那种长时间的传统课程(时长50分钟左右)必然要演变。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应运而生,弥补了上述传统课程的不足,适应了微时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微课以时间短、内容精、主题突出等优点,备受教师和学习者的喜爱,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资源。为了促进微课的共享与发展,全国上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微课大赛,如2014—2015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历时19个月,得到了来自全国1400多所高校的18000多名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微课作品两万余件[1]。微课大赛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凸显了微课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高校微课的发展。已有研究显示,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问题成为微课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的英文表述形式为“Micro-course”或“Micro-lecture”,有人也将微课称为“微课程”。实际上微课与微课程是有区别的,微课主要是指以微视频为载体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而微课程不仅包括微课,还应包括相应的课件、学习资源、作业、评价与讨论等内容。因此,微课程比微课的内涵更丰富,概念范围也更大一些,本研究将二者作为等同概念对待。微课程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60 年在美国传统教育中兴起的“微型课程”概念[2]。那么,究竟什么是微课?关于微课的内涵,在国内已有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主要有以下6种。

  1.“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3]。

  2.微课程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

  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微课程,简单易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零碎时间,实现“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4]。

  3.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5]。

  4.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6]。

  5.“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7]。

  6.微课是为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以分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师生都可以通过录制增强学习实境、实现语义互联的简短视频或动画制作,它们又能成为被学习者定制和嵌入的wiki 资源分享内容[8]。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微视频是微课的主要表现形式。微课的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仅涉及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微课的教学目标单一,主要是分享某一知识或某项技能。微课的呈现时间短,10分钟左右。另外,微课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总之,微课是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指导下,为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采用学习者感兴趣的微视频形式,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一种新型资源形式。

  二、微课的教学设计过程

  本研究以师范专业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学”为例,探究微课的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本课程为新授课,属于一级学科“教育学”,所属课程为“现代教育技术学”。本微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时长约1/5课时(即10分钟左右),具体见表1。

  表 1 课程基本信息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二或大三的师范生,该师范生具有一定的大学生活经验,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初步的了解,逻辑思维较为严密,对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感兴趣,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学习者需要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1.学习者够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来描述什么是

  技术。这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学习者掌握教育技术的技术特征。这主要是拓展学习者的思辨能力。

  3.学习者掌握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这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概括总结的能力。

  4.学习者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技术在教育教学

  中的作用。这主要是培养学习者的理论联系实际、协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技术的内涵。为了进一步明晰技术的内涵,本课程介绍了哈维·布鲁克斯、西蒙(Simon)、桑新民、《辞海》、《哲学大词典》等关于技术的内涵分析,并概括总结了什么是技术。

  2.教育技术的技术特征。我们把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分为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有形技术也被称为物化形态的技术,如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幻灯、电影、计算机等教学媒体。而无形技术也被称为观念形态的技术,如教学过程中的技巧、方法、原理等。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直观的图片与案例的形式加以解释说明。

  3.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教育技术发展的三个阶

  段:传统教育技术(手工技术时代)、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机电技术时代)、信息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时代)。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技术形态,本课程主要采用图表、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

  4.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学习检测工具。利用技术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我们经常提到的数据分析技术。(2)教学媒体。利用技术传递教学信息,主要充当教学媒体的作用,如多媒体教室所涉及的相关技术。(3)信息工具。利用技术可以对教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储存、传递等,技术主要充当信息工具的作用。(4)社群工具。技术可以为多个人以社群的形式服务,如社群交流工具微信、QQ、YY等,这体现了技术作为社群工具的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是对整节课内容的一个总结与提升,主要采用案例的形式来说明问题。

  (五)教学背景分析

  “技术与教育技术基础”是“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第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该课程的导入课。伴随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基于技术的泛在学习已成为主要的学习范式。MOOC、微课、视频公开课、电子课本、创客、虚拟现实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及在教育中的应用,再一次验证了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步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如何利用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以及学习者的学习,这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课程是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向学习者介绍技术的内涵、发展阶段、作用等,让学习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技术与教育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六)教学过程分析

  该微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6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拓展延伸、合作探究、概括总结、布置作业,具体见表2。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引导学习者思考问题,学习者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教师评价学习者的表现,并导入新讲授课题。在讲授新课环节,教师主要讲授新知识,学习者理解、概括相关知识与实例。教师概括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学习者选择、组织、整合知识结构中的相关信息。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以图片、动画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视觉化教学,学习者获取多媒体教学信息,并反思其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以达到深入学习。在合作探究环节,学习者分组讨论,教师在讨论中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最后两个环节是概括总结和布置作业环节。上述6个环节充分展示了微课中的教师活动和学习者活动,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探究性、协作性。

  表 2 教学过程表

  (七)教学评价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是否认真倾听教师或学生的发言?学习者是否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者是否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学习者是否能与其它学生积极合作讨论、探究,将问题探究引向深入?学习者是否积极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作业评价:学习者是否较好地完成作业?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关于教学反思与总结,本研究主要考虑到了以下五个方面。(1)本节课讲授了哪些内容?本节课主要讲授了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的分类、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学习者学会了哪些内容?学习者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3)学习者还想学习哪些内容?学习者还想学习更多关于MOOC、电子课本、YY工具等新兴技术相关知识。(4)本节课的优势在哪里?本节课的优势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以形象、直观的图片、动画为教学素材,以当前与学习者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实例为切入点,增强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小组讨论培养了学习者的协作学习能力。(5)不足之处有哪些?本课程的不足之处在于,因时间限制,本课程仅使用了动画技术演示虚拟现实技术,其他新兴技术实例并未视觉化呈现。

  三、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它的出现必给教师学习与成长带来新的天地[9]。然而,微课也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师所从事的专业不同、能力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教学设计水平不同等,导致教师设计微课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是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微课设计能力?首要的措施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微课的教学设计,从而为更多的微课设计提供指导,有了适切的微课设计,才能真正发挥微课的教育价值,进而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另外,微课的产生也使得传统课程面临一定的挑战,微课与传统课程皆有优势与劣势。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课程,而应该混合使用微课与传统课程,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其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教育质量。未来,微课教学设计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与技术来辅以支撑,它将一直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