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论不同消费群体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读《大学之用》有感

论不同消费群体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读《大学之用》有感

  2018-10-28   来源:培训班管理软件 

  [摘要]随着高校综合改革的深入,高校管理向高校治理转变。如何建设好大学,如何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日益成为大学治理者重视的问题。《大学之用》是论述当代大学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大学之用》看中国大学之用。本文分别从学生、家长、企业、政府四类消费群体视角解析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从学生视角来看,一二类学生市场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主要表现在身体、心理和能力方面;三类学生市场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主要表现在精神方面。家长群体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主要涉及到知情权和参与权方面;企业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主要集中在人才供给、购买技术和合作办学方面;政府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本文旨在为大学治理者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从消费者角度阐释大学如何提高其使用价值,以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

  随着高校综合改革的深入,以及高校管理向高校治理的转变,如何建设好大学,现代大学应在哪些方面做出正确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已成为大学治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不进步就会退步甚至会被淘汰,这是自然界恒古不变的真理,大学也不例外,正如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在其著作《大学之用》中所说:今天的大学,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通过它同过去的情况作比较而得到了解,同红衣主教纽曼的学术修道院作比较,同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的研究机构作比较。现代的美国大学既不是牛津大学也不是柏林大学,它是世界上的一种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构,它不是真正的私立,也不是真正的公立;它既不完全是世界的,也不完全脱离世界,它是独特的[1]。这种新型机构即克拉克·克尔所谓的巨型大学。他认为这种巨型大学包含了很多个群体,例如:学生群体、学者群体、行政人员群体、非学术人员群体等等。可以说,现代大学正如克拉克·克尔所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具有多元化的复杂系统,这样的大学在不同的消费群体眼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即拥有不同的价值。在学生看来,大学即是一个健身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中可以锻炼智力和身体,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向教练学习新的健身技能,在俱乐部中快乐成长;在家长看来,大学即是一个“培训班”,为换取孩子的某种成功而心甘情愿付出一切代价;在企业家看来,大学即是商业伙伴,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商业合作,获取利润;在政府看来,大学即是一个智库,一方面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最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一、对《大学之用》的解读

  《大学之用》(第五版)源于克拉克·克尔于1963年4月在哈佛大学戈德金讲座上的著名演说。本书虽然篇幅不长,字数不多,但字字珠玑,充分阐述了现代大学的多元化,包括群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元化、目标多元化及权力多元化。本书在突出大学功用的同时,守住无用的底线,即创造才智的大学灵魂。克拉克·克尔的《大学之用》不愧为论述当代大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一)多元化的巨型大学

  1.群体的多元化。克尔在书中提及,所谓的巨型大学是由若干群体组成,包括本科生群体和研究生群体、人文学者群体、社会科学家群体、科学家群体、各专业学院群体、所有非学术人员群体、行政管理者群体[2]。现代巨型大学已不同于以前单纯以教学或学术为主要目标,不同的群体对于大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巨型大学对于不同的群体也意味着不同的功用,它就像一个城市,每个群体在这所城市中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2.权力机构的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权力机构包括了学生、教师、行政当局、校友、捐款人、基金会、联邦部门、专业界和企业界等对大学事务的影响[3]。由于不同的权力机构间为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产生博弈。克尔在书中对巨型大学校长的角色做出了定位,认为巨型大学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多面人,能在较平衡地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巧妙地将各方力量聚集起来,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3.大学生活的多元化。克拉克·克尔所描述的巨型大学就像一个城镇,每个群体每个人在这个城镇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学生可参加不同的组织,形成亚群落(subgroups),比如:“大学生亚文化”“学术亚文化”“职业亚文化”“非循规蹈矩亚文化”等[4]。教师也可选择成为教学型、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教师。教授与外界的接触增多,并随时可以选择留下或离开,也可以选择担任教师这一职业的同时,参与社会上的工作并获得一定的额外收入。

  (二)大学面临的三大现实挑战

  克拉克·克尔指出,当前面临着三大领域的调整:增长、转变学术重点和参与社会生活[5]。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大学面临校园的扩建、校园设施的增加等。除此之外,由于市场竞争加快学科之间的平等性被打破,教师待遇和学生的就业形势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需求的变化使得一些新兴专业正在诞生,一些学科专业正在消失。社会的不断变化要求为保持资助与学科领域的学术创造性相平衡而不断地做出调整。克尔所看到的大学不是象牙塔中的大学,而是与社会紧密相连的大学,它既被社会所影响,也深深地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当前,中国大学同样面临着这三大挑战。据统计,预计到201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并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面对学生人数增长,如何保证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引起人们就业职位变化的同时,高校出现学科更替现象。例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不仅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还诞生了高铁专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决定哪些专业将被设置和淘汰。高校参与社会发展已成为中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无论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还是在参与高新技术的研发方面,高校已成为引领知识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二、从《大学之用》看中国大学之用

  谈到大学之用,需提及三位高等教育界的领袖级人物: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和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他们分别在各自著作中阐述了大学之用。从纽曼认为“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6]。到弗莱克斯纳的“知识和思想的保存、知识和思想的解释、寻求真理、训练青年学子成为将来的工作者”[7],再到克尔指出:“历史是一个答案。与周围社会取得一致又是一个答案。除此之外,在保护、传播和探究永恒真理方面,它没有什么同道,在寻求新知识方面没有同道,在整个历史上服务于那么多先进文明的高等教育机构中也没有同道。”[8]可以看到大学之用是由传授知识(即人才培养)演变到寻求真理(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再演变为与社会一致(即服务社会)的科学研究。克尔所论述的大学之用,无疑成为适用于所有现代大学的功用或职能。中国大学也不例外,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学》中指出:现代高等学校,一般具有如下三种职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开展社会服务。可以说,这三种职能是相辅相承的,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专门人才。专门人才包括专门的技术人才和专门的科研人才,有了专门的人才,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最终为社会服务,造福人类[9]。大学之用也就是大学的价值。那么,大学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其价值谁来界定且如何界定?这就涉及到大学教育的消费群体。

  从消费群体的概念分析来看,对大学教育有着相同需求的消费群体一般认为分为以下几类:学生、学生家长、企业及政府。学生支付学费获取大学教育的价值;学生家长支付学费间接获得大学教育的价值;企业通过购买知识消费品或支付佣金来换取大学教育的价值;政府通过拨款来获得大学教育的价值。

  (一)学生群体

  克拉克·克尔把学生群体分为三个市场,一类为传统的18—24岁的学生(一类市场);一类是25—65岁的非传统学生(二类市场);三类是现在正在产生一个针对退休人员的新市场(三类市场)[10]。(1)对于第一二类市场的学生来说,大学教育价值的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身体需求、心理需求、能力需求。身体需求:大学应考虑到青年学生身体发展需求,增加健身设施的投入;聘请校内外各项运动教练,对有兴趣的同学进行专门的指导和训练;举办各项运动赛事,对于优胜者颁发奖品或奖金以资鼓励,通过营造健康愉快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心理需求: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心理需求旺盛,因没有家人陪伴所以身边更需要朋友(同性或异性)的关爱,学校应在节假日举办各种聚会,或由学生会、社团举办各种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借以丰富学生的社交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帮扶生产、生活及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机构参观、实践等。能力需求:一二类市场的学生大部分以就业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并获得今后工作的各项能力,无疑是对大学教育价值的最大诉求。高校应大力创建办学的硬软件设施,组建一批有能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例如:聘请“双师双能”型的教师;聘请知名企业家、专家担任学校教师职务,如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共享教育资源,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资金投入向教学设施设备倾斜。比如增大学校图书馆及学生自习室等硬件设施投入,购置足够的复印机及打印机,以供学生使用;购买国内外知名的期刊杂志,努力构建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创办企业孵化园等。(2)对于第三类市场的学生对教育价值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通过学习,丰富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写到:如果成人要使自己得到别人的听从,如果他要想向年轻一代传授所积累的知识和发号施令,那么,他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如果成人想要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下一代的看重,那么,他就必须为不断的训练和进步、为不懈的自我探索、为自己知识和经验的增长付出应有的代价[11]。由此看来,成人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中指出,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12]。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子女大多忙于工作或生活,很少陪伴在老年人身边。因此,空巢老人增多,老人的精神世界匮乏。同时,社会上老年大学数量的匮乏,办学条件的限制,缺少校园文化氛围。鉴于此,大学应开设针对退休群体的教育。首先,大学可以开设针对60—80岁甚至更大岁数的成人教育班,课程开设可多种多样,针对学校已开设的课程可安排他们进行旁听,没有的课程可以单独开设并聘请退休教师(或教授)讲授。其次,通过网络课程给予失能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创造在家学习的条件。大学开设针对老年人的成人教育,不但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还可以增进年青人与老年人的沟通,培养青年学生尊老爱幼的品质,同时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家长群体

  首先,学生家长作为大学教育的间接消费者,其直接消费者是学生。因此,家长对大学教育的价值需求是大学教育的直接消费者即学生是否获得了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换言之,家长对大学教育产品是否满意,大部分取决于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满足程度。其次,家长作为大学教育的消费者之一拥有消费的知情权。大学教育应开放学校管理系统,让家长参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比如,可为家长申请校园网或学校官网的账号,登陆学校网站查询相关信息,随时了解学校的动态以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再次,家长拥有大学教育的参与权。大学应设立联系人,像企业的客服一样,家长有任何疑问或需求可以与联系人对接,联系人也可以向家长发布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打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

  (三)企业群体

  首先,企业对大学教育最大的价值需求是人才。企业有资金、有设备、有技术转化的条件,然而缺少使其运转的人才。因此,它需要从大学吸收各种人才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才能使企业焕发生命力。比如各种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大学应尽量与企业对接搭建实习或学习平台,让学生到企业学习或让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讲授专业知识或技能。通过现场操作面试进行招聘,从而减少人才流失或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次,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对大学教育价值的主要需求之一,企业向大学购买科研技术;企业与大学共同研发技术产品;再次,企业与大学合作办学等。企业与大学共建、联办的大学屡见不鲜。如三大石油集团的东北石油大学、中国核工业集团的东华理工大学、南华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沈阳理工大学,中国包装总公司的湖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的江苏科技大学等[13]。总之,学校应与企业保持亲密的合作关系,特别是理工科,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应有的放矢,致力于尖端技术的同时,考虑现实的可行性条件。

  (四)政府群体

  克拉克·克尔指出,由于政府对学校的拨款带有一些附带条件,所以干预大学事务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大都为政府集权式,政府集高校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身份于一身,对大学事务管理过多造成大学缺少办学自主权。因此,政府应从消费者的角度更多地向大学要产出,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方面。(1)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是国家对大学教育的首要价值诉求,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应义不容辞培养什么样的人才。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4]。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在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符合国家人民利益的政治思想立场,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2)促进社会公平。不少寒门出身的学子通过上大学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政府最近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招收比例。2017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部署2017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其中,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6.3万名贫困地区学生,地方专项计划安排招生原则上比2016年增加10%以上,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15]。政府通过政策杠杆来扩大底层青年的上升渠道,高校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贫困和农村地区的学生能上高校一定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进入象牙塔,高校教职工应公平对待贫困和农村地区大学生,不戴有色眼镜看他们,多鼓励他们。其次,有些贫困和农村地区学生进入到大学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会有压力和不安全感。此时,他们的心理多少会产生波动,因此高校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安抚和辅导,使其尽快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最后,高校应树立贫困和农村地区优秀大学生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为贫困和农村地区大学生树立自信心。(3)社会服务。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即科学研究,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是孵化生产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工艺等“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基地,这些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过中间试验和生产转化,把知识财产用于发生新的经济行为,它通过增加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并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16]。首先,大学应致力于科技研发创新,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前沿动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努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其次,加快中国大学智库建设,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还是需要中国人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所做出的正确决策,比如“一带一路”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惠及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再次,社会的进步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通过教书育人在提高人民素质,传承精神文化财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治理者应引领大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三、结语

  大学是社会的产物,如同企业一样。一个好的企业须确定自己的消费群体,对消费者进行跟踪研究,才能根据消费者的喜好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因此,在许多企业都设有客户服务部,即专门对客户(消费者)进行跟踪研究,对老客户进行回访,吸引新客户成为会员,对投诉用户进行安抚,对潜在用户进行挖掘。想治理好一所大学,就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即消费者若想在大学这个“购物商场”中购买到什么样的商品或服务,应该成为大学治理者重点考虑的问题。不可否认,学术成就、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所大学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方面。但是,现代大学的较量更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较量。克拉克·克尔指出:现在是越来越难以把高等教育称为一个单一实体了[17]。现代大学的多元化要求大学校长具有足够的警觉及灵活性,不受大视野所蒙蔽,能够在杂乱无章的事物中抓住最主要的目标,具有预见性。这样,就能引领大学更好更快地发展。在未来,哪所大学能更多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满足各类消费者的群体需求,就能不断提高其办学的满意度和知名度,凸显其价值。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