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师资培训 > > “框架”理论视域下教师自我心像的形成过程与优化策略

“框架”理论视域下教师自我心像的形成过程与优化策略

  2018-12-11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摘要]教师自我心像是教师个体在对自身专业素养、专业实践与专业发展进行认识、评价与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在影像。教师自我心像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明确发展困境、阐释专业实践、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信息传播“框架”理论为切入视角,分析指出教师现实“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基色;教师媒介“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混合色;教师认知“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结果色。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提出了改善教师现实形象,修缮教师媒介形象,提高教师自我认知是优化教师自我心像的三个重要路径。

  近年来,关于教师负面形象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从“女幼师电熨斗烫伤7名儿童”到“幼儿园全班遭老师针扎”,从“合肥小学女教师高铁扒门”到“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抄袭作品获奖”,从“原北京大学教授、现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性侵学生”到“西安交大博士生不堪导师奴役自杀身亡”,可谓接连不断,一时间,教师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教师形象与教师道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热议的话题。不可否认,这些负面的新闻报道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教师形象的客观判断与现实态度,造成教师职业形象的坍塌,也有可能导致广大教师对自身形象的质疑与批判,影响自我心像的形成与完善。

  一、何为教师自我心像

  教师自我心像的内涵与价值问题是进行教师自我心像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自我心像的内涵决定了教师自我心像的价值;教师自我心像的价值反映了教师自我心像的内涵。

  (一)教师自我心像内涵

  关于教师自我心像内涵的探讨,学界有不同认识。有学者认为,自我心像指一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在潜意识中形成的图象[1]。也有学者认为,自我心像是每一个人在内心中所具有的对现实或者未来世界的内在影像[2]。还有学者认为自我心像是人们通过自我判断、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形成的关于自我的人格特征[3]。不难看出,研究者都强调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对教师自我心像的作用,认为经验影响着自我心像的形成。把自我心像的概念引申到教师群体,可以得到教师自我心像的概念:教师在对自身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专业实践(包括教学实践、教育实践、科研实践与管理实践)与专业发展(包括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动力、专业发展途径、专业发展效果)进行认识、评价与体验的基础上,在潜意识中产生的个人内在影像。

  教师自我心像本质上属于认知表征的范畴,既是认知加工的结果,又是认知加工的方式,只不过这种认知活动源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专业实践以及专业发展,又指向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专业实践以及专业发展,重视教师实践知识和专业经验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4]。Bardwick曾提出“舒适范围”的概念,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可接受范围,如果外界事物属于这个范围,人们就感觉舒适、自然,如果外界事物一旦超越这个范围,人们就感到不舒服、不自在[5]。“舒适范围”其实就是自我心像存在及发挥作用的重要佐证。

  (二)教师自我心像价值

  教师自我心像本质上是教师对自身专业素养、专业实践以及专业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自我体验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图像,这说明教师自我心像是教师个体自我建构的结果。但根据“符号互动论”的观点,教师自我心像属于具有统整作用的整体结构,还受到教师主体与实践环境之间双向建构和互动机制的影响。因此,它形成于教师专业实践,也作用于教师专业实践。教师自我心像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形象描述,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语言、恰当的隐喻对自我心像的类别、细节及概貌进行探索,这种探索对于教师反思自身专业发展现状,明确自身专业发展困境,寻求自身专业发展路径具有归因与推动作用。

  教师自我心像类似于康德的“心理结构”、皮亚杰的“图式”、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一旦形成,会对自身专业实践起到解释与说明作用。如果外在现实能够被自我心像解释与说明,自我心像就无需发生改变;如果外在现实超出自我心像解释与说明的范围,就需要改变自我心像,以适应新的教育实践。依据对教育实践的解释与说明效能的大小,教师自我心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与境界。

  二、何为“框架”理论

  近年来,“框架”理论已经成为研究形象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框架”理论的思想最早出现于《框架分析》一书,该书为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所著。

  (一)两种“框架”

  戈夫曼认为“框架”代表个人组织事件的原则与主观过程,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必须透过符号转换的过程,才能成为人们的主观认知,这种符号转换的过程是“框架”的基础[6]。换言之,“框架”是社会事件从外在现实层面转换至人们主观认知层面的桥梁与纽带,借助“框架”,人们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与加工,从而认识、了解客观现实[7]。威廉·加姆森深化了“框架”的内涵,他把“框架”分为两类:作为名词的“框架”与作为动词的“框架”。作为名词的“框架”,如同“镜头”,镜头内的景象构成人们认知信息的来源;作为动词的“框架”,意为“架构”,帮助人们梳理纷繁芜杂的信息,建构意义,探索社会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脉络。对于每一个认知个体而言,“框架”兼具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积极意义在于它可以协助人们便捷、有效地整理信息与思考;消极意义是它容易限制与束缚人们认识活动的视野,容易异化成为意识形态控制或刻板形象建构的主要工具[8]。

  (二)三重层面

  现实层面与认知层面的转换是“框架”理论早期研究关注的重点,当下,研究重点已经转向“框架”在信息传播的三重层面互动[9](如图1所示)。“框架”融合了现实、媒介与认知三重层面。

  

 

  现实层面是“框架”缘起。现实层面涉及的信息是原始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与整理,具有模糊、杂乱、甚至晦涩的特点,但信息本身却是真实的、客观的,具有内在的层次与结构;媒介层面是建构“框架”的主要途径,为了影响认知层面“框架”的形成,使其接受自身的宣传主张与特殊意愿,媒介层面会对现实层面的信息进行“框架”建构,理想状态下,媒介层面的建构“框架”应与现实层面的“框架”缘起保持一致。但实际上,现实层面的信息有可能遭到媒介层面“框架”的“异化”或“倭化”;认知层面是个体认知上形成的框架,由于现实层面的“框架”缘起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与处理,没有任何目的性与指向性,而媒介层面的“框架”则是传播者基于特殊目的精心建构而成,因此,个体认知“框架”建构更容易受到媒介层面“框架”的影响。

  三重层面的“框架”是相通的、互动的,任何一个层面“框架”的改变都会对其他层面“框架”的建构产生影响,受到影响的“框架”又会反过来影响其他层面“框架”的建构,从而发生连锁反应。

  三、教师自我心像形成过程分析

  教师社会形象分为应然教师社会形象与实然教师社会形象。应然教师社会形象体现国家意志与社会要求;实然教师社会形象是教师实际形象状态的描述。教师社会形象与教师自我心像关系密切。一方面,教师社会形象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重要素材,影响教师自我心像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自我心像又会决定教师自我形象塑造,从而影响教师社会形象。基于对教师社会形象与教师自我心像关系的理解,以信息传播“框架”理论为工具,理性审视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过程,我们认为,教师现实“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基色;教师媒介“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混合色;教师认知“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结果色。

  (一)教师现实“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基色

  理论上讲,教师现实“框架”源于教师群体真实状况的表达。但教师群体真实状况究竟如何,无论哪一个认知主体,都无法做到真正认知。行政管理者远离教师生活场景,自然难以深入了解教师真实状况;学校管理者虽然可以了解教师真实状况,但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教师;教师个体囿于工作性质与工作特点,只能接触到本教研室、本年级组的教师。因此,对于教师认知个体而言,教师现实“框架”只源于所接触教师群体的真实状况。与其他教师群体相比,入职初期教师更容易受到教师现实“框架”的影响。如果他们接触到的教师群体能够努力地工作,平静地付出,幸福地生活,不为待遇过低抱怨,不为工作艰辛叫苦,不为压力太大抗争,那么,教师现实“框架”就会显现出幸福、奉献的教师形象,这种幸福、奉献的教师现实“框架”雏形会对教师认知“框架”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成为其自我心像的基础色调。当然,即使从教多年的教师,也离不开教师现实“框架”的影响,因为教师现实“框架”已经成为其内心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常常通过专业伦理表现出来。如标准道德、良心道德与幸福道德。如果教师自我心像与这些标准保持一致,就会感到自然、放松、和谐,否则,就会感到压力、焦虑、冲突。

  (二)教师媒介“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混合色

  教师媒介形象层面远比教师现实形象层面复杂,它一方面需要建构“框架”,对教师现实层面进行信息认知;另一方面需要建构“框架”,对教师认知层面进行信息传播。一般来讲,对教师现实层面进行信息认知的“框架”与对教师认知层面进行信息传播的“框架”并不一致,为了达到自身意图,信息传播的“框架”有可能对信息认知的“框架”进行“合理”删减,以突出某些信息的某方面典型特征,从而达到影响教师认知“框架”的目的。教师现实“框架”与教师媒介“框架”对于教师认知个体的影响没有先后之别,只有性质之分。相较而言,教师现实“框架”由于没有经过特殊建构,影响较弱,但却具有弥漫性,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基色。教师媒介“框架”由于经过信息传播者的精心建构,影响较大,但却具有即时性,是教师自我心像基色基础上形成的混合色。当然,教师现实“框架”与教师媒介“框架”也会存在一致或冲突状况。如果教师媒介“框架”结构与教师现实“框架”结构较为一致,教师认知“框架”就容易形成,其自我心像就会带有和谐的色彩;如果二者出现矛盾,教师认知“框架”就难以形成,其自我心像就会带有冲突的色调。

  (三)教师认知“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结果色

  教师“认知”框架受到教师媒介“框架”以及教师现实“框架”的双重影响。现实“框架”由于信息未经加工处理,影响较小,不会对教师认知造成误导;媒介“框架”由于信息经过二次加工,影响较大,有可能束缚教师认知的视野,导致片面认知。当然,教师认知“框架”并不是被动接受影响,在接受影响之前,它本身具有一定层次与水平,对于教师现实“框架”与教师媒介“框架”会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最终融会贯通,纳为己有。教师认知“框架”的这种融会贯通与纳为己有,也标志着与教师认知“框架”相吻合的自我心像的最终形成。换言之,教师认知“框架”层次与水平决定了教师自我心像的层次与水平。一般来讲,教师认知“框架”层次与水平越高,其自我心像层次与水平越高,自主性越强,解释性越好,受到教师媒介“框架”的影响越小;相反,教师认知“框架”层次与水平越低,其自我心像层次与水平越低,自主性越弱,解释性越差,受到教师媒介“框架”的影响越大。因此,教师认知“框架”对教师现实“框架”与教师媒介“框架”的融合导致了教师自我心像的最终形成。

  四、教师自我心像优化策略

  以信息传播“框架”理论为工具,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究教师自我心像形成过程,对于探求教师自我心像优化路径也具有启发意义。

  (一)改善教师现实形象

  教师自我心像肇始于教师现实形象,教师现实“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基色。理性审视教师现实形象,的确难以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都认为教师专业标准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伦理。因此,专业水平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伦理的综合体现。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只关注自身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专业伦理却不甚关心,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有时做出令自己以及群众瞠目结舌的事情,自然让人感觉现实形象与职业道德相背离。再如,教师现实形象是由每一个教师真实形象浓缩而成的。教师真实形象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但从教师个体成长过程来看,教师专业水平遵循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路径,任何一位教师都有专业水平不高的阶段。此外,大众认为教师职业没有什么专业性,更不存在所谓不可替代性,他们不了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也不知道一位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真实水平,但对于教师专业伦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与过高的要求。当一位教师做出有违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或者家庭美德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出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评价。

  改善教师现实形象需要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一方面职前教育要求相关高校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教师职业特点、教师行业要求,切实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遏制不合格教师进入教师队伍;职后教育要求有关培训单位依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加大职后教育培养力度,切实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大众改变对教师的认识与片面评价。诚然,教师是“园丁”“蜡烛”,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教师还是一个具有主体精神与主体意识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惧,并不是理想的完人,他们也有一个从新手走向熟手以及专家的过程。

  (二)修缮教师媒介形象

  教师自我心像加速于教师媒介形象,教师媒介“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混合色。教师媒介形象取决于教师媒介层面传播者的意图,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者呈多元化分布,不同传播者,传播目的不同。有些传播者为了个人一己私利,不惜以损害教师社会形象为代价,对个别教师有违师德的事情进行大肆宣传。与教师正面形象的相关报道相比,这些报道更容易博人眼球,更容易激发大众内心的一些不满情绪。但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媒介形象不佳的报道屡见不鲜。

  根据“框架”理论的启示,修缮教师媒介负面形象需要政府、教育、媒体各界的协同合作,以实际行动介入媒体的话语空间,加大教师正面宣传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任务“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意见》对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安心执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则应加强教师形象正面宣传,以优秀为典型建构教师正面形象。但这种教师形象不能距离教师现实太过遥远,否则会让教师感觉可望而不可及、可敬而不可为,从而成为一种虚像,难以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教育研究者应充分发挥教育研究的理论引领价值,以现实为支撑,凭证据来分析,借助媒体适时发声,引导教师理性看待教师个体事件;教育媒体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媒体平台的效用,把握舆论宣传的方向,与其他各方共同营造良好的尊师乐教的氛围。总之,只有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研究者、媒体工作者等各方履行相应角色,教师才能获得积极、合理的舆论支持,才更有可能在舆论场域中受到公正评价,其媒介形象方能得到及时修缮。

  (三)提高教师自我认知

  教师自我心像形成于教师认知形象,教师认知“框架”是教师自我心像的结果色。从“框架”理论来看,优化教师现实形象与修缮教师媒介形象对于教师形成认知“框架”、完善教师自我心像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现实层面形象与教师媒介层面形象是一个良莠不齐的存在,哪些形象会进入教师自我认知“框架”,成为教师自我心像形成的主要素材,关键取决于教师自我认知层次与自我认知水平。而教师的自我认知层次与水平,又受到教师对选择教师职业的价值与意义、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与水平两个问题思考的影响。对第一个问题的思考会决定教师选择何种社会形象标准,解决的是教师职业选择的价值问题,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按照教师社会形象塑造自我心像;对第二个问题的思考会决定教师选择何种教师专业形象标准,解决的是教师职业胜任的能力问题,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按照教师专业形象完善自我心像。这两个问题是任何教师都无法回避的,当教师对这两个问题有了自己成熟的思考后,无论来自现实层面及媒介层面的信息追问如何纷繁芜杂,也会被抽丝剥茧,变得异常简单。因为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主、自律与自觉的习惯[10],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思维与鉴别能力,能够自觉过滤负面现实与负面报道,撷取正确的信息与形象进行认知加工。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