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师资培训 > > 培养怎样的人:“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安排

培养怎样的人:“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安排

  2019-01-02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软件 

  摘要: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对大学人才培养进行了“制度化”安排。基于对“双一流”高校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并结合清华大学的教育改革案例,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力求拓宽培养口径,超越知识传授,强化综合素养,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落实一流人才输出,还需进一步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联动、课内与课外的联动、教学与学习的联动,建立“全景式”学习体系,倡导“大学习”。

  大学章程犹如大学的“宪法”,对大学的各项制度、活动做了纲领性的规定。而且几乎所有高校的大学章程中都有专门一段关于本校人才培养的陈述。大学章程可以说具有“制度化、公开化、规范性、稳定性、长期性”等特征,写入章程中的人才培养陈述必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编制章程的过程,也就倒逼着高校深入思考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从而立足本校、立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立足长远来确立人才培养定位,并经过反复、认真、仔细的考虑与斟酌然后将之清晰地表述,通过审核之后向社会公布。因此,在大学章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陈述,应该说是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充分把握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本校历史、定位和愿景,面向长远的人才培养路径取向。基于此种认识,本研究对“双一流”高校的大学章程进行分析,试探索新时期“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动向,并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进行讨论。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搜集

  本文通过教育部官网和各校官网搜集了108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正式公布的大学章程文本。这108 所“双一流”高校指的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它们都是原“985 工程”高校或原“211 工程”高校。

  (二)文本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搜集到的“双一流”高校的大学章程进行文本分析。主要分析各高校大学章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陈述。具体来说,首先,提取各高校大学章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关键词,如“培养社会栋梁、行业精英、创新型人才”,“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爱国精神”等。其次,再对这些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由于各高校大学章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陈述用词略有差异,研究过程中,将具有相似含义的关键词归为一类。

  (三)案例分析

  除了关键词分析之外,本研究还以清华大学为案例分析“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向和举措。清华大学的许多教育教学改革,比如,大类招生改革、通识教育实践、本科生科研训练等是我国诸多“双一流”高校正在探索的人才培养改革,或许能为“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启发。

  二、培养怎样的人: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安排

  (一)“遵循规律培养人”

  ——90%“双一流”高校在章程中明确陈述了其人才培养目标,但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分别阐述的“双一流”高校较为稀少(约5%)。近半数“双一流”高校明确指出“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

  如图1 所示,可以看出:第一,我国绝大多数“双一流”高校的章程中都明确陈述了培养目标(占90.74%);所谓“明确陈述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高校在章程中明确指出本校立足培养怎样的人才(比如社会栋梁、行业精英、创新型人才等),以及培养学生的各类素养(如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等)。“双一流”高校皆有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应该有所不同,但只有少数高校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分开表述(占5.56%)。

  第二,超出半数的“双一流”高校明确表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根本任务”(占51.85%),但只有少数高校提出“ 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占13.89%)。

  第三,大多数“双一流”高校都明确表示尊重学术自由(73.15%),但其所指的“学术自由”主要是教师的学术自由,只有3.70%的“双一流”高校提出了“尊重学生的学术自由”。

  第四,有将近一半的“双一流”高校明确表示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占41.67%),尊重规律办教育将逐渐成为共识。

  (二)“创新型”“通用型”成主流

  ——“创新型人才”最受重视;“通用型人才”比“专门型人才”更受“双一流”高校青睐。将我国“双一流”高校章程中涉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发现“创新型人才、专门人才、精英人才、高素质人才、具体专业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在“双一流”高校的章程中出现频次最高。

  从中有两点发现:一是“双一流”高校非常重视“创新”以及综合素养,这是一种趋势;二是“双一流”高校也非常重视“专门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说明我国“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并没有完全忽视专业教育,而是尽可能地二者兼顾,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将“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发现,“双一流”高校将逐渐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为主,频次占6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代,并逐步走向普及化阶段,大学本科教育将成为“基本教育”,同时为了纠正过去我国高校专业分科过细的问题,许多“双一流”高校逐步开始在本科阶段实施通识教育,通用型人才逐渐受到重视。这是高校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一种回应,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回应。

  (三)综合素质,不只是知识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等综合性素质被高度强调,对知识传递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总体路径趋势是:走向以综合素质为核心、以“通用型人才”为重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之路。

  “双一流”高校强调最多的素养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等。这些素养是21 世纪大学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同时也是我国大学生所十分欠缺的素养。

  “双一流”高校将这些素养置于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表明“双一流”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只是“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术”,更需要具备优异的综合素养,比如创新精神。

  将上述素养关键词进行分类整合,得出三个类别。从中可以看出,“双一流”高校对“素质”的重视程度最高,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已降至最低。“素质”已成为“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迫切希望突破的关键点

  对上文关于“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分析进行总结,“双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将以“通用型人才”为主,“素质”超过“知识”成为最受重视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中提到“知识”的关键词频次只占9%左右。

  “素质”包含多方面的素质,如图6 所示,“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爱国情怀”等等都受到相当的重视。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而且廉价,未来社会更注重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可迁移能力而不只是基础知识的传授。

  三、怎样培养人:清华大学的教改案例

  (一)人才培养理念:“三位一体”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概括了清华人才培养的整体理念。“价值取向比‘干粮’(知识)和‘猎枪’(能力)更为重要,是造就‘猎人’的关键所在。我们所要培养的学生,不能只贪图过舒舒服服的小日子,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必须是有抱负、有思想、有远见、有担当的时代英才”。[1]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干粮”和“猎枪”,要真正成为“猎人”还需要强化价值观的塑造。2014 年7 月,陈吉宁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中说到,一个人的成长重要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取向以及勇气、毅力、自信和团队精神等等人格品性。[2]“价值塑造”可以说就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一系列优良品质和素质。

  “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是新的发展形势下,清华对于培养怎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个要素的排列顺序,反映的是“为学与做人”“道”“器”层面的思考与斟酌。在知识膨胀的时代,在科技迅速变革的时代,“器”的层面——即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变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不断迭代更新,而持久不变的是“道”的层面——即培养了年轻人正确的价值观、为人处世方式、勇气、毅力、团队精神、责任感等优良的人格品质,将使他们受益终身——不论在哪里工作、从事何种工作,不论当前所站的位置的高低,都能让他们以不断迭代的方式在持续成长,并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造福社会(而不是危害社会)。

  (二)招生体制改革: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将若干个专业组合为一个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招生拓宽招生口径,促进专业融合,与“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体制相衔接。清华大学大类招生改革的探索始于2002 年。

  2002 年经济管理学院的四个本科专业按院招生,按大类培养;2003 年,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也开始实行按大类培养的方案。2016 年,机械工程学院下属的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四个专业合并为机械大类统一招生,学生入学后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二再分流到各个专业。2017 年,清华大类招生改革走出了更大的一步——全校所有本科招生专业全部实行大类招生。成立“大类培养领导小组”,由校长邱勇担任组长,按16 个大类招收、培养本科生,包括: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计算机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等。同时,每一个大类设首席教授,这些首席教授都是国内外鼎鼎有名的专家学者。

  清华校长邱勇强调,“大类培养实施过程复杂,但衡量标准简单而明确,必须做到让学生的大一学习生活更加充实、高效、阳光,更有‘获得感’;大幅提高学生的通识教育素养;更好地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更有利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与促进”。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是我国“双一流”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除清华之外,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都在探索和实践大类招生改革。大类招生,一方面打破分科过细的弊端,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另一方面,避免过早分专业造成学生兴趣与专业不匹配等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大学教育之后再结合自身志趣和特长进行专业选择。此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也能更好地为学生将来走向各自的专业领域打下宽厚的基础。

  (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识教育

  清华大学以新雅书院为“实验区”进行通识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创新而特设的“ 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liberal arts college),成立于2014 年9 月,自2016 年开始“正式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首先接受强化式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基础的小班通识教育,以培养文理基础雄厚、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的精英人才。一年后学生可自由选择清华大学任何专业方向进行发展,或选择交叉学科发展。

  新雅书院不仅办学理念别具特色,其师资力量也极为雄厚,而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开阔了学生的全球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识教育给学生带来了另一番教育体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等重要,我国高校长期存在分科过细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探索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成为我国诸多“双一流”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同一种教育的两个部分。[5]当前我国“双一流”高校一般实行的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如何相互衔接,确实需要根据不同国情、不同校情进行合适地安排。未来我国“双一流”高校将因地制宜,继续探索通识教育的“中国模式”。

  (四)科研与育人相结合:本科生科研训练

  “双一流”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常常受到诟病,实际上“双一流”高校应该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却反而因为重视科研而削弱了对教学的关注。1998 年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发布《重建本科教育:美国”双一流”高校的蓝图》报告(Reinventing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Research Universities)(简称“博耶报告”),提出十项措施改善美国“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教育,强调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让基于研究的学习成为一项标准”(make research- based learning thestandard)。

  清华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高校之一,清华于1996 年在全国率先推出SRT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7]如今,清华大力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资助力度大、机会多、项目种类丰富、涉及面广,学生还有机会赴世界各地参与科研项目。比如,2016 年“由清华大学团委主办的‘闯世界’计划共支持287 名本科生前往全球84 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学术研修,平均研修61天;依托科研院投入500 万元经费支持的大学生学术研究推进计划,年度支持项目147 项,发表论文41篇,申请专利17 项;‘巅峰学者实验室’计划则专门支持研究生赴诺奖实验室开展短期访学”。

  本科生科研已成为清华大学以及国内外众多顶尖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许多顶尖高校建立“ 本科生科研办公室”(Office ofUndergraduate Office)以服务并促进本科生科研。在世界一流大学,参与科研已成为本科生的必备经历,如麻省理工学院“90%的本科生有参与科研的经历”[9];耶鲁大学“科学领域的本科生95%都有和老师一起做科研的经历”,而且“ 科研项目遍布全球”。[10]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

  (五)师生互动的改善:“开放交流时间”制度

  “重塑师生关系这是‘三位一体’教育的核心与抓手。广大教师必须承担起学生价值塑造的主要责任,通过‘言传’和‘身教’来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11]与美国顶尖大学相比,我国985 高校在“生师互动”方面存在显著的劣势。[12]为促进师生互动,促进教师对学生陶冶和熏陶,“建立更有温度的校园文化”,2017 年3 月12 日,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开放交流时间”的通知》,附上全校48 个院系和单位、1614 位教师的开放时间安排表。标志着清华大学“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制度的建立。3 月份,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和校党委书记陈旭分别开设“开放交流时间”,全校学生可在此时间到约定的地点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开放交流时间”制度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热议与响应。

  “开放交流时间”“是欧美国家的大学中常见的师生交流机制,学生可以带着与课堂教学相关的问题来,也可以与教师讨论更为一般性的问题”[13],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师生面对面深入交流,在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术底蕴的熏陶下,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学术发展、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尤其在“双一流”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较重,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有所削减,通过“开放交流时间”及类似制度的建立,或是改善“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实际有效的切入点。

  四、“三个联动”: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实践前文的分析显示,不论是从大学章程来看,还是从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来看,我国“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整体上趋向于:超越知识传递,强化综合素养,以创新为导向,培养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社会栋梁等等。要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就要将大学章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的“制度化安排”转化为“制度化实践”。需要通过一项项具体的改革与制度创设,才能达到一流人才的实际输出。构建科研与教学、课内与课外、教学与学习等方面的联动,或许是改善我国“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之一。

  (一)科研与教学的联动: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相比于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双一流”高校在科研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科研优势应该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没有人能够不亲身参与研究而能在大学里面教育好学生”。[14]“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科研使教授和学生定向,把教学和学习合拢起来成为促进知识的一个无缝的承诺之网,铸成了一个紧密的科研—— 教学—— 学习连结体。”

  “本科生科研”就是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结合点。正如前文所述,美国许多顶尖大学专门设置“本科生科研办公室”服务本科生科研,MIT 近九成本科生有科研经历。本科生科研已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本科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仅在理工科领域,在社会科学以及人文艺术领域,也同样开设各式各样的本科生科研项目。我国“双一流”高校应继续扩大对本科生科研的支持力度,创设更加多样的机会、更加丰富的形式(比如海外研究项目、田野调查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校际合作项目、自主设立创新项目等),让更多的本科生能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科研项目中来。对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具有课程学习所无法替代的价值。

  (二)课内与课外的联动:建立制度化的“全景式”学习体系

  “与学术活动相比,课外活动更能帮助学生在某些重要方面的成长”,比如“要学会团队合作,最好是加入一支运动队、参加学校的话剧表演,甚至参与到社团活动之中,而不是简单地上课、上图书馆学习”;“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和原则不是通过参加正式课程,而是通过朋友、同学等非正式群体间的交流形成的”。[16]博克认为,“如果没有参与高质量的课外活动,大学生将失去个人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17]课堂之外的学习是提高大学生思维、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教育环节;课堂之外的学习应该与课堂之内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课堂外的学习是课堂内的学习所无可替代的。“双一流”高校越来越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等综合素养,而这些素养往往需要在课堂之外的各类活动中建构起来。课堂之内的学习是有形的、有清晰边界的,而课堂之外的学习是“无形的”“边界模糊的”,课堂之外的学习是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双一流”高校要重视将课堂之外与课堂之内的学习建立联动,通过制度化、体系化设计,将课堂之内的知识学习与课堂之外的素质、能力培养更好地衔接起来,建立“全景式”的学习体系——打通课堂内外,提高课外学习的地位,不再将课外活动当作“不重要的副科”;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多元化的学习,在课堂内外都获得他们需要、想要、必要的学习支持,从而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成为更“完整的人”。

  (三)教学与学习的联动:通过教学改革带动学习改革,倡导“大学习”

  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不只依靠学校的资源投入,更需要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积极主动学习,建构自我成长。

  然而,学习动机不足是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大班教学、讲授式教学,学生上课玩手机、打瞌睡等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教与学二者密不可分,教学方式会影响学习方式,学习成果也会激发教学转型。我国高校的大班教学、讲授式教学还比较普遍,期中、期末考试是主要的评价方式,GPA(学分绩点)是重要的指挥棒。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驱动下,划重点、考前背记、刷题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依旧普遍存在。

  大学应该走向多元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中国古代有“小学”和“大学”之分,同样,现代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也有所差异,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范围、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大学里的学习不只有课程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大学里的学习不只是坐在教室里上课或考试抑或是课后复习,大学里的学习还包括参与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参与科研项目等等,大学里的学习是“大学习”——多元多样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空间以及学习成果评价——打通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正式与非正式、知识获取与素质拓展等等,重新理解“学习”,将“学习”的边界进一步扩大。“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获取,也不再局限于课内听讲,而是扩展到课外、校外的素质拓展,连接线上线下,让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双一流”高校应通过教学改革带动学习改革,通过多元化教学(如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促进学生多元化学习(如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从而激发学生从以知识接受为主的被动式学习转向多元多样的“大学习”、主动学习。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他们参与到多元多样的“大学习”中,对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意义深远——这也是“双一流”高校所期望的综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