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从“假明白”到“真感受”由《认识千克》公开课说开去

从“假明白”到“真感受”由《认识千克》公开课说开去

  2018-09-13   来源:培训班管理软件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核心知识点由于本身距离学生的思维较远或学生较少接触,课堂上教师虽然精心设计,学生还是会处在混沌状态,出现“假明白”的现象。从“短教学”到“长研学”再到“趣评学”的有效教学流程,可让学生获得“真感受”。

  关键词:假明白真感受短教学长研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基于核心知识点设计核心问题,最能揭示事物本质,最利于学生思考。但有些核心知识点由于本身距离学生的思维较远或者学生较少接触,虽然教师在课堂设置了多样化的体验、感悟、实践、探讨环节,但学生还是处于混沌状态——凭空泛的概念“纸上谈兵”,却不会运用。如《认识千米》中的“1千米有多长”、《认识千克》中的“1千克有多重”、《认识含有亿级的数》中的“1亿有多大”……还有些核心知识点虽然看似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也是问题重重,学生无法灵活处理或拓展,如《认识东南西北》中的“怎样找到生活中的北”、《元角分》中的“人民币的使用”……这些核心问题在课堂上看似已经解决,但学生真的明白了吗?

  一、案例描述

  【镜头1】一节有意思的数学课

  小夏是学校的一名年轻教师,执教三年级。这天,轮到小夏老师开设年级展示课,我和三年级数学组的教师相约去听课。小夏选择了《认识千克》一课。走进教室,我们瞬间被每个学生课桌上琳琅满目的物品震撼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白花花的大米、小巧的弹簧秤、精致的台秤……仿佛就是一个小商店!

  课堂有条不紊地进入动手操作环节,小夏抛出了如下两次活动——

  活动一:掂一掂。

  引导:“两包食盐就重l千克。想不想自己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呢?先左手掂一掂,再右手掂一掂,然后闭上眼睛再掂一掂。”学生新奇地反复掂。

  活动二:称一称。

  提问:“你能称出1千克的物品吗?用秤试一试。”学生瞬时来了劲,纷纷拿出自己的“家当”,称称你的苹果,称称我的桃子,再称称他的梨子……用秤称量1千克的不同物品,建立1千克与常见物体的联系。

  课后研讨,听课教师一致认为:“千克”这个重量单位本身离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较远,小夏能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学生对“千克”应该是明白了。

  【镜头2】一次值得深思的交谈

  两天后碰到小夏,谈笑间再次夸赞了她的那节课。

  谁知,她却苦着脸向我诉说:“别提了,本以为精心设计了教学,学生做作业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是,作业中的错误还是很多!第二课时《认识克》学完后,错的地方就更多了!”

  该怎样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千克”和“克”这两个重量单位呢?是不是死记硬背:1千克鸡蛋大约15个,1千克苹果大约6个?那么换了一种物品又怎么办呢?学生凭借实际手感能大致估出1千克、几千克的物品吗?“千克和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呢?学生对“千克和克”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值得思考的问题太多!

  【镜头3】一次有意义的“自学习”活动

  反思过后,我们一致认为:几节课的感知与体验,纵使精心设计,也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小夏所在的三年级数学组进行了再次研讨。这一次,将课堂搬到了超市、菜场,合作的对象也变成了家长和同伴。

  活动一:逛菜场。

  1. 称1千克鸡蛋,用手拎一拎,再数数大约有个。

  2. 称1千克大米,用手拎一拎,保持半分钟,感受是:;再拎一拎10千克大米,保持半分钟,感受是:。

  3. 今天和妈妈一起买菜,看看买了哪些物品,各重几千克?再帮妈妈拎一拎,你能拎起千克重的物品?

  物品重量约()

  千克约()

  千克约()

  千克约()

  千克活动二:逛超市。

  1.调查一下哪些袋装或瓶装物品是用“克”或“千克”做单位的?

  用“克”做单位用“千克”做单位物品名称净含量物品名称净含量2.拍几张调查时的照片(也可以是视频),发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活动三:我想说。

  通过今天的考察,把你的感受、发现、思考等写一写,并与父母交流。

  这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校群中照片不断,分享着“自学习”的精彩瞬间;照片中学生的笑脸,洋溢着“自学习”的快乐;填得满满当当的“自学习单”则展示着“自学习”的成果,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更是获得众多教育同行的点赞。

  以下是学生分享的感悟——

  生通过今天的考察,我发现零食之类的物品是用“克”来计算的,大米是用“千克”来计算的。

  生我发现固体的商品和菜都是用千克和克做单位;而水、酒、饮料等液体都是用升和毫升做单位。

  生10千克大米好重啊,我才知道妈妈平时有多辛苦!

  生体积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重量,体积相同的物品也有不同的重量。

  生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好棒呀!

  生逛完菜场,我才知道买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每样东西都很重,妈妈拎回来很吃力。我以后一定要帮妈妈做事!

  生各种重或轻的物品拎一拎或抱起来、举起来,感觉都不一样!

  生以前从来没有仔细地看过商品,原来小小的一盒哈密瓜,竟然有500克。

  ……

  课堂外的实践较之课堂内的体验更加精彩,学生在超市、菜场里称一称、拎一拎、抱一抱、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千克”和“克”。

  【镜头4】一次有价值的测评

  经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千克和克”知识点掌握得如何呢?小夏和三年级数学组进行了第三次研讨,决定进行一次面对面、动手操作式的测评。

  测评一:先让学生凭感觉装出1千克的水果,然后用弹簧秤称出实际的重量,再与1千克做比较,考查学生对千克的感知。

  测评二:掂一掂自制瓶装水的重量,说说大约多少克,考查学生对克的感知。

  由于测评需要一对一进行,因此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都参与了进来。从测评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较准确地感知1千克的水果,误差不大;自制瓶装水的重量也能较准确地估计。一位教师测完后说:孩子们手感不错啊!

  看来,“假明白”变成 “真感受”咯!

  二、案例思考

  (一)让“短”成为“长”

  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不同学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有些数学知识仅仅依靠课内传统的说教或者做题是难以理解其本质的,就算是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有时也存在“课内明白”而“课后混沌”的现象。因此,教学不能只关注短暂的某一课时,而要着眼一个较长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通过“长教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建构知识、实践感悟,从而使学生所建构的认知结构体系更完善。就像三年级“千克和克的认识”,把课堂搬到学生异常熟悉却又未曾仔细思考、观察过的超市和菜场,将“短教学”变成“长教学”,再通过操作式测评,全面考查学生对重量单位的理解。

  (二)让“教”成为“研”

  小学数学是学生逻辑思维的启蒙,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让学生站在中央”,把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成学生的研学行动。我们要让学生尝试用项目研究的形式去探索、实践、感知、争论,经历调查了解、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三年级学生关于“千克与克”的“自学习”活动,其实就是一个自主研学的过程,学生不仅动手称出了不同物品的重量、调查了包装袋上不曾注意到的重量信息,还用拎一拎、抱一抱、举一举等不同方式感受了相同的重量……从他们的活动感悟中可以看出,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更有对数学学科的喜爱、对研究后有所发现的欣喜、对家人辛苦劳动的感恩。

  (三)让“一”成为“多”

  三年级数学组在探索《千克与克》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成功演绎了“短教学”到“长研学”再到“趣评学”的过程。能否将他们的研究推广到更多的年级,让“一”成为“多”呢?这是我作为学校数学学科负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之后的一学期里,学校的各年级数学组纷纷行动起来:一年级《今天我当家》让学生在购买各种物品中,学会实际使用人民币;二年级《奇妙的身体尺》让学生通过测量、研究,找到身体中藏着的固定长度;三年级《1千米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数步数、计时间、看“百度地图”等方式,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四年级《“刷锻节”里的数学小调查》则让学生结合学校布置的课后锻炼活动,搜集、统计心跳的次数,发现心跳的秘密;五年级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让思维看得见……

  从小夏老师的一节课到三年级数学组的研究探索,再到全校各年级的积极参与,学生在不断地提升——那些“短教学”时被某些表象掩盖的“假明白”,在亲身经历过“长研学”后,也逐渐变成了“真感受”!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8年重点话题征稿启事

  本刊小学教育教学版立足于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水平,从而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及不断深化。

  2018年,我们继续关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话题,注重打通学科界限,与大家一起,跳出学科看教学,并努力从教学走向教育,引发有深度的研究及多角度的评论。目前遴选出如下话题:

  1.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

  2. 统编教材分析及其教学;

  3. 儿童早期代数思维的渗透;

  4. 阅读策略与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5. 指向学科综合素养的教学评价;6. 基于核心素养的动态学情把握;

  7. 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养;

  8. 绘本阅读的推进与思考;

  9. 无痕教育的特征与策略;

  10. STEM教育教学研究;

  11. 学生错误的心理分析;

  12. 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