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创新驱动背景下培训学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创新驱动背景下培训学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4-30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创新驱动背景下的培训学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需要更加注重创新要素与产业要素的融合,并结合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与发展。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背景下,扎根园区,根据自身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优势资源与企业进行合作,赋予了“院园融合”以新内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随着新一轮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资本、物资、人才与信息的融合,迎来新一轮创新要素驱动的发展。为此,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必须继续走创新之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研究其深化与园区产业的联动关系、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过程,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

  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实践探索“院园融合”模式

  (一)率先实践并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结合的基本格局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4月诞生于国家首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校之初,学院组建了学院、区管委会和区属十大总公司三方组成的董事会——管委会主任兼董事长,学院主要领导兼副董事长,十大(集团)总公司负责人兼董事,集聚园区教育教学资源。董事会下设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学院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初步形成“学院对接区属总公司、教学系对接工业园区、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合作关系。2011年,学院与区管委会、区属工业总公司三方共建了12万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校区,探索产教融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培训学校高职教育“中山火炬模式”。5年来,在实训校区孵化了广东正德材料表面科技有限公司、奥多特光学有限公司、优度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唯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4家科技型企业。

  建校13年来,火炬职院逐步探索出了一种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结合为实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产业动态调整专业结构、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内容和体系。校企良性互动,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截至2016年,学校累计培养了3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包括继续教育),他们中有60%留在火炬区企业就业,已成为园区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支撑。

  (二)率先实践并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

  2013年,学院依托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中山市印刷包装协会、广东省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包装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中荣纸类印刷制品有限公司等12家行业企业以及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包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设立咀香园食品包装研究中心、中益油墨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包装结构设计工作室等3个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

  2015年,成立中山市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中试工程中心,并与中山市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由该中心负责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研发,先后获得了农业局、科技局200余万元的经费支持。2016年,该中心被评为中山市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了10个研究机构,建设了10个教师工作室。以此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比如与金晖(中山)金属制造公司共建的“金晖工作室”,成功研发了一种自动化水磨机,并获得专利授权。

  二、以园区大学定位为立足点,创新驱动产教深度融合

  (一)创新驱动增强了市场对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依存度”

  从世界范围看,以技术、管理、组织和制度为要素的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落实这个关键,就要进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当前世界经济和国力竞争日益体现在技术创新领域,技术的应用模式创新、应用技术研发模式和技术转移机制创新、国家战略与市场导向的定位竞争,共同构成了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格局。[1]其中,应用技术转移和研发模式的合作机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从发展体制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

  技术市场化、技术研发机构直接面向市场、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实现技术与企业融合发展、促进科研成果高频转化为生产力,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实现路径。产学研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成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国家举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并强调要“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经过多年发展,火炬开发区在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及产业集群的改革合力推动下,逐步实现了从装配产业向以战略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的转变、从产业分散向产业集聚的转变,已经成为珠三角西翼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科技创新基地。

  但是,产业布局与新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带来的高新技术增长动力不足、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足及创新活力不强;二是产业集群结构与主导产业集群内骨干企业缺失;三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足。尤其是配合中山市自主创新示范市建设需要,推进“一区多园”“全域中山”改革战略,亟须通过技术市场化扩大技术转化力度和技术应用的承接度,提升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培训学校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体,越来越被看重和依赖。它不仅可以作为从技术到市场“最后一公里”的连接体,[2]而且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可以作为技术的承接体。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技术市场化发展要求的增强,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得技术与产业的“连接”和“承接”变为可能,产业发展对培训学校高职教育的“依存度”明显增强。当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院园融合”模式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和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的需求作为学院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的重点,分别建立了翠亨分院、创业学院和华南职业教育产学研实验基地,并与5家大型企业共建了冠名学院和产学研服务中心。强化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在地整合”功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聚合技术转化的基本要素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既是产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二)创新驱动拓展了培训学校高职院校服务市场的新内涵

  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技术转移理念相对滞后,融合发展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协同支持力度不足,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是产学研平台建设远离产业发展一线,缺乏一线企业和基层政府支持,无法有效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转化。因此,在产业集群区域率先建立产学研合作专业机构,对涉及产学研合作的快速回应机制、融合发展理论、合作创新技术标准进行系统研究,在当前显得刻不容缓。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实践的启示是,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在聚合多方资源、促进技术市场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第一,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具有“在地优势”,有利于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充分聚合资源,促进技术市场化。2015年,我国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约51%分布在二、三线城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且多为当地最高学府,成为区域产学研资源聚集的天然载体。第二,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技术转化为产品化商品的有力保障。科学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经历“科学向工程技术—工程技术向应用技术—应用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当前,以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承载着科学与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责任,但是应用技术转化及技术应用环节主体缺位,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技术转化过程,常常由于主体缺位造成技术转化人才短缺、技术转化碎片化,使大量研究成果停留在中试环节,无法转化。而培训学校高职院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供给能够有效解决技术转换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第三,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包容性”为资源聚集提供了可能。这种“包容性”是由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双重属性”决定的,既注重教育教养,又聚焦于技术变革带来的职业结构的变化;既体现培训学校高职院校与当地产业共生共荣,又体现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办学的相对开放;既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应用技术的训练。因此,师生服务社会的意识相对较强,使得培训学校高职院校在资源聚合、人才聚集等方面具有侧重实用的特性,有利于技术市场化的实现。

  (三)创新驱动促进了培训学校高职院校转型升级

  在当前我国培训学校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缺位的情况下,培训学校高职专科院校是引领职业教育产学研深入发展、搭建政产学研金平台的最合适主体,其在实现技术市场化、技术产品化、技术成果商品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政产学研金平台的建设,正是要充分利用培训学校高职院校的上述优势,通过聚合政府政策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研究机构技术研发优势、金融资本运作等技术市场化的必要要素,实现政策环境—产业发展需求—技术研发—人才支持—资本运作的系统创新,从而大大提高了技术转化能力,真正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

  从学院来说,以灵活有效的制度设计实现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机构、金融平台联手创新,将成为推动学院综合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升级发展探寻了一条有效路径。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政产学研金平台,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学院在技术应用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使学院成为园区乃至全市应用技术攻关的“桥头堡”和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三、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的启示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表明,创新背景下的培训学校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利用“政府主导、专家运营、面向市场”的“公益+服务”机制,实现应用技术连接企业、高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政府行为助推企业、金融孵化,同时通过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与技术升级信息,推进人才培养对接产业、专业教育融于岗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升级的重要保障。因此,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与园区中的大型企业共建企业冠名学院,同时设立产学研服务中心,开始将培训学校高职教育的“气根”扎进企业,融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和聚合技术资源为一体,支撑政产学研金平台落地生根。学院在此过程中,一是提升聚集高端技术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能力,深化院园融合办学模式;二是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走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战略、又促进自身发展的培训学校高职教育创新之路。

  在上述案例中,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的校企合作组织形式并不参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具体细节,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制度激励和风险担保的形式保证学校、企业之间的长久合作。特别是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发展与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加快,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技术市场的风险都让企业投入到技术技能的成本加大,企业投入技术更新、技能培训的风险会相对增加。这就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市场基础,当政府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并构建一个由资金、场地、人员和政策等要素组成的校企合作制度承诺体系时,[3]就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扫除了障碍。理论上,从交易成本来看,校企合作若是双方合约来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并严格履行协议,则其合作的交易成本在边际上为零,并不需要政府或第三方提供制度担保来履责。但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环境的不确定性、非制度因素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成本的软约束”都导致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的交易成本并不为零,比如学生在企业进行实操训练时会出现次品率高、生产原材料浪费等现象,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时也存在技能人力资本浪费的现象。这些都是在交易费用不为零和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必须让政府或第三方机构介入构建一个制度空间,保护双方在这个空间内进行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多元主体治理架构下的政府主导的委托代理机制让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天然具有多重复杂性。正如本案例所指出的那样,政府作为办学主体的一元进入后,职业院校还承担了技术创新、创业孵化、金融平台甚至精准扶贫等责任。同时,多元主体治理下的职业院校需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更加关注社会与市场的需求,从人才培养、智力资源等方面为社会与市场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参与精准扶贫、社区建设等公共服务项目,成为社会与市场有效治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治理也需要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其中,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企业参与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以及师资建设中,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企业、社会机构由资源提供者向决策参与者的角色转变,从根本上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政策作为本省、本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政策加以固化。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