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倡导“师生平等”背景下教师处境的尴尬

倡导“师生平等”背景下教师处境的尴尬

  2019-03-06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师生平等”是教育转型和新课标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回归教育本真的重要举措,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然而,由于当下所处的特定的教育环境,不仅使“师生平等”的落实遇到重重阻力,而且对其理解也呈现简单化趋势,使教师处于一种尴尬地位。因此,探究原因和出路成为明确“师生平等”观念下教师地位的重要课题。

  “师道尊严”“师徒如父子”等是我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随着教育转型和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这种单纯突出教师地位的师生关系在理念上被改变,“师生平等”的新型关系得到确认。教师服务和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平等对话”“学习和发展共同体”等互助合作关系,改变了师生关系的传统。对此,不仅教师不适应,学生也同样不适应,使教师处境在失去原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面对”师生平等”而感到无所适从。

  一、“师生平等”的内涵及倡导

  教育转型和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使“师生平等”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理念。然而,由于长期的师生实际不平等的传统,使广大教师对“师生平等”的理解产生了种种不同,给落实带来诸多困难。

  1“. 师生平等”的内涵

  “师生平等”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是与传统的“不平等的”“专制的”师生关系相对应的,是师生之间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更进一步地努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热情和兴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因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对于教育转型的推进和课程标准的落实,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由于师生关系“不平等”的传统,使教师在对于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理解上出现了种种错误。

  教师总是放不下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有的教师提出了“蹲下身来与学生交往”。有些教师为了与学生平等,热衷于与学生交朋友,甚至一些青年教师与学生称兄道弟。个别教师甚至下跪向学生认错,更有甚者校长通过向学生下跪来劝诫学生好好学习。诸如此类的事件,凸显了教师长期形成的专制观念受到“师生平等”冲击后的迷失和混乱。所以,要真正做到“师生平等”,观念的改变必须先行。

  2“. 师生平等”的倡导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话语霸权,是讲授内容的决定者,“标准答案”的制定者。教学中师生没有平等的地位,缺少精神层面的交流,使教育教学成为单向的灌输。这种由于学生缺乏主体地位而导致的一系列不正常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在长期的运行中,已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了理应如此的习惯,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正因如此,课程标准将师生关系进行重新而明确的定位,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职责就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与此相应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教师具有包容气度,充分具备平等对话所需要的人格和专业素养。关于“师生平等”的内容和理念,渗透于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贯穿于教改的各个环节,而成为整体教育转型的关键。

  二、“师生平等”关系的理论矛盾与现实冲突

  “师生平等”是教育规律的反映,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师生不平等的教育传统及由这些传统衍生出来的制度、观念和习惯,使人们对于它的改变困难重重。

  1.传统做法与现实倡导的矛盾

  “师道尊严”是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师生关系是十分明确的,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必须完全服从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这种关系状况以孔子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在应试制度、管理行政化及教师观念尚没有改变或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师生平等”只能是空谈。而对于教师面对这种矛盾的处境,只能是无法解脱的尴尬。

  2“. 师生平等”自身的矛盾

  造成“师生平等”提倡背景下教师处境的尴尬的,除了上述论及到的历史与现实的冲突、制度、观念与落实之间的冲突之外,更有“师生平等”倡导自身的矛盾,这一矛盾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师生平等”认识上的模糊,决定了无法真正落实的结果。从对教师和学生的职责和定位来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职责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思考等。这些看上去合情合理的论述,仔细分析却存在着相互抵触的矛盾。师生关系既然是组织和被组织的关系,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有师生之间的平等。被别人组织和引导的主体还是主体吗? 同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不能用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思考”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职责,又无法完全地统一。这种“师生平等”中教师和学生地位定位的含混,使”师生平等”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作为“师生平等”最为重要内容的“平等对话”,同样充满了矛盾。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的分工不同,其地位差异明显,教师不仅需要在知识,尤其是专业课程知识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思考力、生活经验和能力方面都具有优势,这种优势的地位是有效履行组织和引导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不可能是平等的,为了消除这种优势带来的不平等,人们想出了两种方式,一个是教师要“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这种“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要降低教师的身份,降低教师的学识和素质,使其与学生的身份和认识水平保持一致。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就在于他的特定身份和学识素养,缺少这些条件连合格的教师都不够,还有什么“平等对话”可言。另一个是“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既然对话中分出了首席和次席,那么这种对话还有什么平等可言!这句话本身就存在着逻辑上的错误,反映出“平等对话”的倡导者极力推动“平等对话”,又无法解决师生实际对话中的不平等而产生的焦虑。所谓的平等是双方或几方之间的地位相近,权利、义务、责任相同。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劳动者,他要对自己、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社会将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的权利交给教师,表明了教师有着诸多的大于、多于、高于学生的责任,也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实际存在不平等却要追求平等对待的态度,在平等对待时又要坚守教育的责任,这或许是‘师生平等’的主要内涵”。(赵磊的博客)这也正是倡导“师生平等”背景下教师处境尴尬的真实写照。

  三、“师生平等”倡导背景下教师尴尬处境的改变

  “师生平等”的倡导不仅在教育领域发生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也存在着政策与制度的冲突。尤其是“师生平等”内涵的自身矛盾,使教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丧失了传统的至高无上地位,也无法充分实现组织、引导和服务的职责,使教育改革步履维艰。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对“师生平等”进行科学的界定

  正确地认识、理解“师生平等”的概念是有效落实的前提。在对“师生平等”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中,我们往往对传统教师至高无尚的地位,乃至话语霸权挥之不去,于是便很容易产生校枉过正的极端,对“师生平等”理解得绝对化。实际上“师生平等”是一种相对的平等,即教师必须以教师的社会身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也必须以学生的社会身份从事学习活动,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定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有相互承认的共识,这是“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教师不能把自己降到学生的地位去实施教学;学生也不能把自己提升到教师地位去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有充分的学生意识,从备课、上课到对教学的评价和反思,都要始终围绕学生展开。时时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为目标。同时教师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地位。因此,“师生平等”更多地表现在“平等的态度上”,即尊重他们作为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力,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自我发展。同样,学生对待与教师的关系应以尊重为前提和核心,但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观点相左时,主动与教师进行分析和研讨。所以“师生平等”反映的是师生之间人格平等。是相对的平等,而不是完全对应性的平等。

  2.对“师生平等”进行循序渐进的推动

  由于师生不平等及其造成种种弊端所导致的不满情绪,“师生平等”倡导开始后,人们的热情非常高涨,都努力于尽早得以落实,这种急迫的心情导致了各方面准备不足。而且遭遇挫折之后,又感到了非常失望而趋于消极。这种大起大落的状况,使教师的处境更为尴尬。为此,“师生平等”的关系无论是倡导还是实践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第一,教师和学生都还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由于传统师生不平等关系的影响,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已形成了观念和习惯,他们认同并适应了那种不平等的状况,他们无法马上接受或无法完全马上接受“师生平等”,他们既没有想法上的准备,也没有做法上的准备。这便是“师生平等”大力倡导的背景中,师生关系依然如故的原因。第二,“师生平等”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具体内容,它的落实除了要有政策的依托之外,更要有制度的保驾护航。我们直接面对的师生不平等是与应试制度息息相关的。要改变师生不平等现状,落实“师生平等”的理念,有待于现行的应试制度的改变。而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及应试制度的改变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和渐变过程。所以“师生平等”的落实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一个逐渐增加新因素,实现由量到质变的过程。

  “师生平等”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转型的关键内容。然而,由于传统与当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矛盾、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的矛盾,导致了“师生平等”在倡导中教师处境的尴尬。而要改变这一状况,不仅要有应试制度的改变作为先行,更要科学、理性地把握“师生平等”的内涵,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加以落实。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