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慕课视野下民办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慕课视野下民办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2017-08-17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慕课的勃兴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借鉴思路,以民办高校为例,探讨如何借鉴慕课相关理论来改革文学 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对通识课程教学路径的再造及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民办高校文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倡导实现人的理性、品德和智慧的全面发展。古代经典《中庸》和《论衡》也提到了“博雅”和“通学”的要求。近代教育家梅贻琦和蔡元培则分别提出“通识为本,专职为末”和“本末兼赅,通重于专”的思想。在通识教育体系中,文学教育至关重要。文学通识教育的根本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丰富心灵世界,完成人格塑造。通过对文学通识课的学习,有助于使学生成为博雅通才,这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而言,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当前民办高校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一)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课时量不足

  就课程而言,文学通识课无论在种类上还是课时量上既无法与文学专业课相提并论,也无法与其他通识课如英语、计算机等量齐观。就教师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课、轻通识课的倾向。就学生而言,民办高校学生更看重培养技能的专业课程,认为文学通识课则是无足轻重的“非必需”课程,学习动力不足。

  (二)教学内容缺乏特色,体系性不强

  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特色不鲜明,难以满足多样化学习要求,是当前文学通识课程的“通病”。文学通识课多以讲授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家作品为主,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课时量的减少使得教师对每部作品的讲授只能是走马观花,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印象仅仅流于表面,难以获得深入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浓

  受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民办高校的文学通识课多以动辄百人以上的大课堂教学,课堂规模过大,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满堂灌”形式,难以开展有效的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学评价方式片面,难以全面反映学习效果

  文学通识课程的普遍考查方式还是以期末考试“一考定乾坤”,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较少体现在最终成绩中。同时,期末考试的难度不大,要求不高,以致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文学通识课“容易学习、容易通过、不费精力”的印象,失去了考核的本意和初衷。

  二、慕课的理念和启示

  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其实质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有学者认为慕课的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在慕课模式下,课堂教学、学习进程、学习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整个学习过程都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慕课有如下优势:(1)学生层面,实现了从“围观”到“参与”的转变。(2)教师层面,除了做“演员”,还要做“导演”,除了讲授知识,还要组织教学活动。(3)教学层面,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考核层面,更看重过程性评价;(5)教学技术层面,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行为记录和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实时掌控学情。

  而在慕课的众多教学模式中,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尤其引人重视。混合教学模式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慕课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实现“线上”(慕课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的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设置合理的学时分配。

  三、教学改革实践

  慕课的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文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慕课的课程丰富性弥补了文学通识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慕课的教学互动性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慕课的平台技术优势提供了全面客观的学习记录,帮助教师适时调整和改变教学策略。作为全校首批慕课通识选修课程改革试点课程,《〈资治通鉴〉导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际运行,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一)教学内容:名师名课

  教学内容不再延续传统文学通识课程按照文学史面面俱到、篇篇讲解的模式,而是采用专题突破、经典细读的方式。我们的线上内容选用了清华学堂在线提供的同名精品慕课资源。通过对《资治通鉴》的精读,学习者不但可对中国历史发展演化的基本脉络产生较为全面的把握,而且可领悟到如何从传统文化汲取现实营养的基本方法,为终身学习国学经典开辟道路。同时,清华学堂在线还提供全程后台服务和技术支持。

  (二)教学模式:混合翻转

  教学过程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每周学习两讲,线下逢双周上课一次。线上内容包括《〈资治通鉴〉导读》全部十五讲视频和相关习题、讨论。线下课程包括先导课、总结课、翻转课三类。

  先导课是第一次线下见面课,主要由教师向学生讲述教学模式,演示慕课平台操作,说明成绩考核方式和课程要求。总结课是最后一次线下见面课,主要是总结学习经验,公布整学期学习情况,展示优秀学习成果。翻转课是线下课程的重点,关系着教学效果的成败,其基本组织方式是“回顾—翻转—拓展—布置”四循环。“回顾”即总结前段慕课学习情况;“翻转”即对已学内容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具体形式可以采用分小组发言、PPT展示、生生互评、教师讲评等;“拓展”即教师讲解深化,为了保证线上线下内容的“无缝衔接”,线下课程拓展内容有两个设计原则:一是不与线上内容直接重复,二是在线上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延伸;“布置”即布置下一次见面课任务,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

  (三)考核方式:综合考查

  与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本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的综合性、动态化的考核方式,具体包括学生线上线下考勤、翻转课堂表现、线上讨论活跃程度、结课论文、创新五个方面,力图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四、反思与建议

  (一)慕课文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调查表明:学生对本课程总体满意度较高(课程满意度在9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了82.28%),同时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师满意度较高(对教师评分9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了93.75%)。我们认为:基于慕课的文学通识课程教学能有效地提升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优质教学资源的引入和学习。慕课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不同层次、类型、地域高校之间优质课程的共享,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线上海量的学习资源也使民办高校学生能和“名校、名师、名课”亲密接触,有效弥补了文学通识课程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较薄弱的问题。

  2.学习方式更加自主化、个性化、便捷化。学生认为慕课学习方式使他们耳目一新:上课突破了教室的限制,不限时间、地点,能够自由掌握进度;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节奏,听不懂或者错过的知识点可以反复听;手机端、电脑端都可学习观看,更加方便快捷;闯关式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3.翻转教学与在线课程优势互补,学生自学能力增强。混合教学模式推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既有线上慕课的灵活性,又有线下传统课堂面对面交流的优势。教学方式不再是“填鸭式”,学生也不是被动听讲,而是积极参与进来。无论是视频学习还是测验小结,无论是线上发言回帖还是线下交流展示,无论是师生交流还是生生交流,都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课程评价方式多样化、实时化、客观化。除了传统的试题和结课论文之外,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线下翻转课堂的表现,乃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表现也都纳入考查范围,实现了对课程的全程评价。

  5.慕课平台“大数据”分析,使教学管理和监控更加有效。慕课平台拥有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通过记录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大数据”——学习登陆注册情况、视频学习进度、讨论发言活跃程度、测验和作业成绩、师生在线交流情况等相关课程数据,教师能够实时获取学情报告,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深入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二)不足和改进措施

  一是学习者的自觉性不一,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拖延症”严重,往往赶在结课前突击看视频,补进度;还有的虽然开着视频,但不能把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慕课学习上,难以保证学习质量。二是慕课平台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对学习行为的记录和统计尚不能做到完全实时。三是慕课并非适合所有课程的学习。慕课的短视频或者微课中的知识点过于零散,对选修课而言还比较合适,而对专业必修课而言还应进一步延长和丰富。四是名校名师课程如何“落地”。名校名师课程虽然质量很高,但具体落实到每一所学校难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如下方面进一步深化:一是加强在线课程的系统性,提高配套资料的丰富性;二是提升翻转课堂的实效性,加强学习小组管理,探索更加多样化的翻转形式;三是在借鉴名师名课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校本特色慕课,从而使名校名师课程和校本课程实现有机融合。

  总之,慕课的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开放化和资源重组。如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认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在文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当努力把握慕课的理念,深入理念慕课的教学模式,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