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2017-07-30   来源:培训学校系统 

  我们常说中学语文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四种能力中,“听”和“说”是不像英语那样列入考试或加试的。如此一来,在应试的大环境下,“读”和“写”在语文教学中就愈发显得突出。阅读与写作的这种特殊重要性,笔者在查阅资料时也深有体会,关于这方面研究的论文数量不少,而且其中大都是硕士毕业论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同时也说明这是一个不小的话题,想要在一篇文章中谈深谈透是非常困难的。本文拟就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几个问题进行浅要论述,如果能对同行和同学们有些许的参考意义,就是笔者最大的奢求了。

  一、中学阅读与写作现状分析

  客观来讲,学生对阅读与写作普遍不很重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都认为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成效不明显,不像数学、外语、综合那样容易拉开分,而且考试偶然性相对比较大,分数稳定性不强。就语文教学自身而言,也有学生觉得阅读、写作还没辨几个字音、字形来的“实惠”。出现这种局面,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很有关系的,“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缓慢的即时转化性,使得语文学习规律中的‘长效’与教学中追求的‘高效’成为难以调和的一对矛盾。”“语文教育的长效性和实践性势必与追求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的高效性之间形成悖论”。语文学习的成效往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慢慢显示出来,参加工作后的人对此体会应该很深。

  抛开学科特点不谈,我们的阅读、写作教学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阅读、写作教学的隔离。从事阅读教学的时候,恐怕我们不太会考虑写作的问题;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恐怕也很少会和阅读教学贯穿起来。“读写”本应十分密切而又互为助力,实际的教学中却硬硬分离,教学效果颇受质疑。下面笔者试从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写作,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推动阅读来论述。

  二、阅读教学中促进写作

  阅读对写作的巨大促进作用,可以说毋庸置疑,前人对此也有很多描述。有两句我们都很熟的话,一句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两句话都讲到了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第一句讲要多读书,第二句是讲书要反复读。首先我们说多读的问题,就中学生目前学习状况而言,时间安排比较满,课业比较紧张。除了课堂的阅读之外,课外阅读时间并不是很多,但还是要引导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多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与技巧。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课外阅读什么书?因为学生课余时间有限,阅历有限,对书的了解和认识也相对有限,老师们还是应该对课外阅读的书目加以推荐,让学生少走弯路,毕竟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开卷有益的。另外,学校也可以编印一些课外阅读材料,读者走访的学校中,有些学校专门组织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编印一批阅读材料,多以散文为主,还有部分诗歌和篇幅不大的小说。笔者以为这种方式就很不错,比单纯给学生列出一堆书目操作性、实用性更高。除了多读,好的篇章还要反复读,甚至背诵,成为自己扎实的写作储备。

  光读还是不够的,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总是有限,一些好的阅读片段和心得,如果不写在纸上,可能在脑海中转瞬即逝,时间一久就再也想不起来,阅读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注意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优美的文字篇章,写些读书心得,一本本读书笔记,就是一座座写作宝藏。

  以上几点大家其实都说的比较多,还有一个就是阅读理解训练对写作的促进作用,似乎少有人谈。中学语文考题中,阅读理解是必考且分数比重很高的题型,常考的题目有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是什么,概括段落大意,分析某些篇章的写作技巧等等。近些年来,社会对阅读理解的题型提出了很多批评,而且时不时举个例子,某位作家考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结果竟然不及格。因为这样的报道太过吸引眼球,报道又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阅读理解越来越不被理解。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一文中说“虽然作品文本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在各时代并无变化,但人们‘发现’的意义却不断变化着。”这段话就说作品文字本身是不变的,但人们对作品理解却是多变的。所以作品的主题、思想等,作者的理解、读者的理解、出卷者的理解出现差异是件十分正常的事情,正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出题者在提供参考答案的时候,为了阅卷尺度大致均衡等原因,答案一般都会相对唯一。作品理解的多义性与参考答案相对唯一性的矛盾,才导致了文章作者阅读理解不及格现象的出现。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样,就简单否定阅读理解的题目。这段分析似乎和今天讨论的问题不是很直接,但不加以辨析,又很难理当气壮地来论述这个问题。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因为应试的压力等原因,阅读理解这种本来常常训练而又是对写作很有帮助的题型,并没有很好和写作结合。写文章,也是要立意,然后围绕立意展开论述,为了表述精彩,还往往要借助很多表达技巧。而这些不正是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吗。如果我们在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跟写作进行结合,让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立意的,然后又是怎样围绕立意通过什么手法展开,这样不是很好地启发学生写作吗?

  三、写作教学中推动阅读

  教学中有句很有名的话叫“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写作时这种现象也特别突出。往往要开始写作文了,发现不知道从哪写起,不知道从哪挖掘素材,不知道如何架构文章。现在写作困难的学生不在少数,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认认真真东拉西扯,扎扎实实东拼西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用想都知道会呈现出什么状态。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能力,一般要具备“语言的表达能力”“整体构思的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即分析和概括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上文的表述,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我们平时讲的更多的也是如何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似乎强调更多的是阅读对写作的单向作用。那反过来写作中如何推动阅读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出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根据题目,让同学们先写一篇文章,文章写成之后,推荐大家去看几篇相近主题的名篇,看看类似的题目,别人是怎么写的,我们的差距体现在哪些地方。比方说,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亲人的文章,学生完成后推荐他们读写祖母的《陈情表》,写父亲的《背影》,写了很多亲人的《项脊轩志》等文章,里面有古文也有现代文。让学生看看名篇是如何立意的,如何结构文章的,用的什么表达技巧,或者说文章里有没有很好的词语、句子可以引用或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增色。带有针对性,学生再读这些文章就有新的感受,也能启发他们以后怎样写这类文章。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很多东西能去学,但真情实感是学不来的。现在很多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言之无物,除了功底等因素,教学中适当引导也很有必要。就像上例中笔者说的写关于亲人的文章,这样很多学生就有话可说,如果非要限定写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之类的,学生可能还真没有多少可说的,有人跟爷爷故事多,有人可能跟外公故事多。这就要求作文教学中我们设置题目要考虑到题目的发挥空间,学生有没有足够的空间来表述感情而不是胡编乱造。

  关于阅读与写作问题,可说、可议、可论的地方还有太多太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论述。阅读与写作中的问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想办法,让阅读与写作教学更紧密有效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去。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