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培训学校教学中历史细节的“踩点”设计艺术

培训学校教学中历史细节的“踩点”设计艺术

  2017-07-13   来源:培训学校系统 

  历史细节不仅能充实历史,更能生动历史。培训学校教学中,教师应搜寻真实、精彩的历史细节,将其与课堂的每个环节贴合,找准起讫点、串联点、突破点、升华点和拓展点,体现“踩点”设计的艺术,“踩”出兴趣、联系、理解、情感和高度。

  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扎克斯说过:“历史的生动之处往往在于它的细节。”的确,历史细节不仅能充实历史,更能生动历史,它在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提升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学情分析,我们也发现,将历史细节恰当地运用于历史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关键。培训学校教学中,教师应搜寻真实、精彩的历史细节,将其与课堂的每个环节贴合,找准起讫点、串联点、突破点、升华点和拓展点,体现“踩点”设计的艺术。

  一、起讫点:“踩”出兴趣

  好的课堂导入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选取课堂导入中的历史细节时,不妨将趣味性放在首位。

  例如,新人教版(注:2016年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的教学,我以一段与秦朝有关的神话传说故事作为导入材料:

  很久以前,一个名叫女修的姑娘,正在纺织,一只玄鸟从天上飞过,掉下一个蛋。女修捡起那个蛋,把它吞食了。谁知道,女修因此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大业。大业成人后,娶女华为妻,生下儿子大费。大费为舜调训的鸟兽,又曾为禹平治水土。舜赐功劳卓著的大费姓嬴。

  根据这段材料,学生能感受到“嬴”姓的神话性,而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姓氏后来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国姓。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思考: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是否真的是上天注定?在秦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是否真的如材料所述有神之助呢?随后,通过对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秦朝统治者给自己赋以神圣光环的真正意图。

  结尾,也是一课或一个子目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好的结尾要呼应本课或者该子目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应让学生对本课或者本子目内容产生启发和深思,激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在商鞅变法子目的学习即将结束时,我向学生展示如下材料:

  在秦孝公去世之后,商鞅开始了他的逃亡生涯。他是逃亡之人,没有政府发放的证明文件。店家要是收留没有证件的客人,就会受到法律惩罚。所以,没有哪家客店敢收留他。这正是他当年的规定。历史记载,此时的商鞅十分感叹,他说道:“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他后悔了,他原来制定的法律竟然有如此弊端。这是造化弄人,命运巧设。

  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难点,在该子目教学的结尾处出示这样一段历史细节材料,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客观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商鞅变法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商鞅之所以会在逃亡的过程中发出法律弊端的感慨,正是因为古代法律往往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是政治家谋生的手段,而非真正为保障人民的利益而设;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国力的迅速强大,但在这场变法中商鞅无疑既是变法的有功者,也是变法的牺牲品。

  二、串联点:“踩”出联系

  历史的微妙之处在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联系。每个历史细节通常以“点”的存在形式,连接两个不同的历史事件,构建彼此的“线”性联系,而诸多的“线”又共同搭建,展现历史完整的“面”貌。其中,历史细节的价值就体现于它作为连接两个历史事件的关节点的纽带与过渡作用。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武则天的统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颁布的措施体现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积极作用。而且,通过对教材所呈现的具体措施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当时的社会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令后人不可思议的是,武则天去世后,只留下了一块供后人评说的无字碑。培训学校教学中,我出示了如下资料:

  武则天的无字碑立于乾陵司马道东侧,据碑石简介记载,此碑通高7.53米,重约98.9吨,为碑中巨制。历来树碑皆为歌功颂德、“垂衣后坤”,而武则天的无字碑竟未刻一字,令人费解。甚为奇怪的是,唐代史书并没有任何关于无字碑的记载,或是时人认为立碑本为歌功颂德,然武后“肆行不义之威”……总观其在位二十一年,实无丝毫政绩可记。

  通过出示的这段无字碑资料,以及历史学者对这块石碑的猜测,引导学生探究武则天没有将自己的功劳刻写在石碑上的原因。学生通过这块无字碑联想到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的一些残酷的“打击敌对官僚贵族”的统治手段。接着,联系“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武则天统治时期其独断专行的一面。

  这里,用无字碑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贞观遗风”措施与其在统治上的暴虐一面连接起来,立体地展现武则天施政的两面性。这一历史细节的补充引发了学生的疑惑,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也让他们掌握了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三、突破点:“踩”出理解

  一堂优秀的历史课,不仅要导入新颖有趣、过渡自然紧凑,更重要的在于解决本课的突破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和混淆点。这些突破点,或理论性太强或缺乏充分的论据,造成学生的理解困难。因此,选择合适的历史细节帮助学生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

  重点,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着重向学生讲授,学生不仅要掌握还要加以运用的知识点。例如,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分析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负的原因。基于此,我在培训学校教学中选取了如下材料:

  袁绍出身名门,世代都在朝廷做大官。袁绍自己曾任虎贲中郎将(近卫军司令)和司隶校尉。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又在消灭宦官集团中出了力,因此在关东军讨伐董卓时被推为盟主。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首先从韩馥手中夺取河北一带的冀州,之后又把势力延伸到幽、并、清三州。公元199年,袁绍消灭了幽、并二州的公孙瓒,遂完全据有幽、冀、并、青四州,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此段材料并没有直接指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原因。虽然在交战过程中,袁绍的实力远胜曹操,曹操甚至一度出现了弃战的想法,但是最终袁绍被曹操打败,狼狈地逃回了北方,自此一蹶不振,被曹操所灭,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阅读这段材料,学生产生了思维的碰撞点,此时,引导他们思考:是什么原因促使曹操能够大败实力远超自己的袁绍?我继续讲述曹操赤脚迎许攸的历史故事,展现曹操善于用人的特点。出示如下材料:

  官渡之战时,曹操实力弱小,打不过袁绍,并且曹军又快没粮了。就在这时候,许攸不但不为袁绍重用,还被袁绍羞辱,于是一气之下来投奔曹操。曹操当时正在睡觉,听说许攸来了大喜,连忙从床上跳下来,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去迎接。许攸大为感动,献上火烧袁绍粮草之计,帮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

  借助这两段材料,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曹操力量虽小但可以胜利的原因在于他善于用人;而袁绍尽管实力强大但最终遭遇失败,并再也无法统一北方的原因在于他骄傲、轻敌。此外,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戒骄戒躁,帮助学生由知识的掌握提升到知识的运用。

  难点,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中,我把培训学校教学难点确定为:认识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重文轻武”政策是本课新增的内容,也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反映。所以,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有必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认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利弊,其中就包含“重文轻武”政策的弊端。虽然该内容在知识拓展中有所涉及,但是单纯的结论无法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会。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借助如下历史细节:

  宋代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官僚人数远远多于唐代,唐代每届取士大约三四十人,而宋代动辄就是四五百人,比明清二代更多。如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得官的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达4500人。据统计, 宋代科举取士共115427 人,平均每年就有361 人。更有甚者,宋朝还专为那些久试不中、老年无成的举人设“特奏名”一科,故广大士人虽潦倒科场,但仍不至于积愤造反。整个宋朝,通过特奏名进阶的士人就有50352人,平均每年157人,占了整个科举取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通过唐宋科举录取人数的数据比较,学生认识到,由于宋代施行“重文轻武”政策,大量的读书人能够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入仕为官;但与此同时,庞大的官僚系统也给宋朝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是一大弊端。

  疑点,是指在培训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在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子目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这样的疑惑:“既然科举制改变了之前选官制度的弊端,体现出客观公平的优点,那最终导致科举制被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呢?”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疑点,我出示了一段后世“八股文”经典范文的材料: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破题]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承题]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起讲]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入手]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起股]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中股]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人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后股]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束股]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之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为我,尔亦不执为尔也,行藏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这段洋洋洒洒的八股文给学生以深奥难懂、冗长复杂之感,全文充满了“之乎者也”,其内容也不明所以。此外,行文格式也被固定,尤其是后四部分,规定每部分必须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等。同时,让学生了解:八股文题目的设定一般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原文,题目来源范围受限,甚至存在随意割裂四书五经中的原文、牵强搭配、混乱典籍中主要表达意思的缺陷。

  虽然科举制在新人教版中的地位多有淡化,但它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尤其是其体现的公平公正的精神,对今天我国乃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仍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段历史细节的呈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疑惑,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

  混淆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历史概念或历史人物等。借用生动形象的历史细节帮助学生厘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可避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点的混淆。

  在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中,“中央集权制度”是本课的混淆点。所谓“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君主专制”极易与其混淆。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秦朝创制的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上删去了“君主专制”,但在表示中央集权的图示上却依旧出现“君主专制”,知识点的缺失容易导致两个概念的混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主要出示了用来说明“君主专制”的历史细节:

  秦王朝的兵权,理论上是交给太尉执掌的,然而事实上,秦的太尉形同虚设。据考证,秦代未发现有一人担任太尉之职,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也不见有太尉出场,秦始皇始终亲自控制着兵权。

  通过对太尉实际权力大小的讲解,学生可以较清晰地认识到皇帝集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于一体,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实现对整个国家的专制统治。结合秦始皇确立皇帝这一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再到对权力的最终控制,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特点就十分明晰了。由此,和“中央集权制度”相区别,可更加全面地理解秦朝开创的这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四、升华点:“踩”出情感

  历史学科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训学校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民族交往与交融是新旧教材始终重视的学习内容,尤其在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之间交往与交融的表现。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识。

  在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的教学中,我出示了如下材料:

  唐陈黯说:“华夷者,辩在心。”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虽然是胡人,但唐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歧视和怀疑胡人。唐代宰相共369人,其中外族者32人,几乎占十分之一多,不过这32位血统为外族的宰相在文化上早已汉化。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之一,有着恢宏的盛唐气度和昌盛的盛唐气象。盛唐时期不仅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文学艺术也大放光彩,尤其是对待民族关系上表现出包容的态度,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的各代国君也都相当重视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而民族关系能够得到良好的处理,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所以,由盛唐气象观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关系,再由民族关系的友好发展烘托唐朝的盛世气度。基于唐王朝在对待民族关系上的开明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认识到古代统治者对民族政策的重视,以及为民族交往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上述历史细节生动形象,能给予学生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以正确的启示。

  五、拓展点:“踩”出高度

  培训学校历史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要引导学生发现历史背后的秘密,学会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

  在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的“开放的社会风气”子目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对唐朝开放社会风气的展现,而应该引导学生探究唐朝之所以表现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原因。所以,我选取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龙门石窟佛像等艺术作品加以拓展。

  特定时期的艺术作品可以反映出那个时期的风貌,唐朝的艺术作品整体突出了唐人丰满肥硕的特点,这是唐人审美独特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在那个以肥为美的朝代,处处呈现出不同于他者的镜像,唐人甚至将这种审美发展到了佛像雕刻中。唐人形象丰满是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后得出的共识,在这背后,学生也应当探究唐人以丰腴肥硕为美的历史依据。所以,在出示上述作品之后,我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唐人形成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标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并联系其创作背景,学生不难发现:唐人的审美标准和该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有着很大的渊源,丰满的人物形象蕴含了唐人的自信与开放,而这种自信与开放正是来自于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家实力,正如诗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中描述的一样。

  上述艺术作品中透露的历史细节,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唐朝妇女人物形象的认识上,从而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兴致高昂的情绪下继续深入研究,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分析,收获颇多。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