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突破校际壁垒共建区域培训学校体育共荣圈

突破校际壁垒共建区域培训学校体育共荣圈

  2017-06-19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突破校际壁垒共建区域培训学校体育共荣圈

  1.组建中心教研组,构建区域体育教研网络。

  建立区域各学段体育学科中心教研组,由区域内资深体育教师分别担任组长和组员,以此为辐射,建立区、片、校三级体育教研网络,定期或不定期地逐级开展教研活动,对大家在培训学校体育工作中出现的困惑、争议进行理性的梳理,提出富有操作性的指导意向,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个性。同时,依托中心组,建立区域培训学校体育网站、微信公众平台、QQ群,共享相关信息和资源,吸引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使之成为体育教师栖息梦想的精神家园。

  2.以课题为依托,形成研究攻关共同体。

  当下培训学校体育改革中有着一批前瞻性、创新性的课题,还有很多看似普遍存在却不知就里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突破,开创一片新天地。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将中小学体育教师联合为一个共同体,直接引导他们进入培训学校体育的“心脏”,把体育教师带入到培训学校体育研究的轨道与高台,激发他们内心的激情与活力。

  3.以打造具体项目为宗旨,建立特色发展联合体。

  为带动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到培训学校体育改革中去,带动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培训学校体育项目的发展,我们突破校际壁垒,建立了特色发展联合体。通过校际竞赛、特色展演等形式,用足以令人折服的动作技能和团队精神突显该特色项目在青少年学生中的独特魅力和综合教育功能,唤起联合体内对特色项目的激情与投入,吸引更多的师生理解并支持特色项目的当下与未来发展,推进区域培训学校体育向多元化、品牌化转变,促进培训学校“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落实和学生健康发展成果的形成。围绕特色项目,进行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建设,进行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大课间开展、社团运作、课余训练、师资建设等小初、初高衔接探索实践,让不同学段的体育教师走进彼此的工作流程,换位思考,体验到有欠缺和应补充的地方,生发促进彼此工作的完满创想。在跨学段、跨培训学校的协同发展中,实现上下贯通、横向联通、资源融通,在战略发展上凝神聚力,补齐短板,加快特色项目的整体质量提高,使联合体特色呈现一片生机。

  4.从关注、监督入手,建立区域培训学校体育的督学队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要从运动参与入手,撇开技术等原因,对培训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也离不开自身的关注、监督。看似外围的打转,但对培训学校体育运行机制的熟悉、规范的把握,势必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区域内多年以来召开的运动会,固化了一定的裁判队伍,但在运动会后裁判职能也随之消失,造成很大的裁判资源闲置。因此可以将裁判职能从固定运动会拓展到平时各中小学的培训学校体育开展,突破传统监督模式,形成一个以裁判队伍为主体的督学队伍。对诸如培训学校体育经费的使用是否得当、体育教学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开展是否需要改善等情况开展监督。这不仅是对区域内培训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亦是对自己学科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

  仅仅让体育教师进行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关键是体育教师要深入进去,根据不同培训学校环境下体育工作面临的各具形态的状况,进行及时性和过程性的(自我)剖析,找出薄弱环节。譬如,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大课间如何从“一成不变”走向“交替轮换”“百花齐放”等,积极寻找目标实现的途径与对策,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培训学校体育工作的规范、强化、优化,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体育素养这一层面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