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 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 培训学校咨讯> 后现代视域中培训学校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

后现代视域中培训学校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

  2017-06-20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后现代背景下,德育在青年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提升德育的实效,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的生态环境,重视改进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青年的主体作用,实现“主导——主体”之间积极互动,优化德育授受生态环境;也要以家庭环境为基础平台,以学校环境为内化前沿,以社会环境为外化阵地,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之间联动协作,优化培训学校德育实践生态环境;还要以青年个体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实现“身体——心理”之间调适和谐,优化德育心理生态环境;同时还要重视虚实结合的德育拓展空间,实现“虚拟——现实”之间协调一致,优化德育网络生态环境。

  相对于“现代”而言的“后现代”,既是对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修正和重构。“后现代”强调对不同价值观念、人生信念、生活方式的包容,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社会不同的传统和主义。后现代语境下,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个体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以及自身内部世界的过程[1]。在人本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青年作为代表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生力量,毫无疑问是最受“后现代主义者”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也知道,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在对青年诸多方面的关注中,如何给广大青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成为“后现代”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1966年美国学者阿什比提出“ec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并创立高等教育生态学理论后,国内外涌现了许多关于教育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成果,强调良好的教育生态对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以此为基础,国内的学者们提出了“德育生态”的概念,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德育生态”既强调德育对个体成长尤其是青年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重视对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德育范式的修正和创新,是对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的主动应对,也是对以“生态文明”为表征的文明发展趋势的顺应。在后现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德育生态环境,来改进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提升德育的实效,充分发挥德育生态在青年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个体生命更好成长,是培训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尝试围绕德育的授受过程、实践过程、心理过程和拓展过程,对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进行一些探讨。

  一、培训学校德育授受环境的优化

  从培训学校德育授受过程看,学校作为德育实施的主要场所,要实现德育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德育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德育主体作用。“德育生态”作为后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展开的一种新范式,就是把德育工作看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立场、根本原则与一般方法来研究德育的规律,既重视德育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强调外部环境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德育生态理论认为,德育系统是一个有机体,既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主体要素,也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介体要素,各要素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必须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互动来实现每个要素的价值,一起实现德育自身的价值。从德育主体性的角度来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德育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既决定一定社会群体德育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也决定青年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地实现德性养成。

  在后现代视域下,德育授受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平等对话、共同探究、一起成长,[2]是一种生态型的交互主体关系,这种新型的关系反对传统德育中教育者的支配地位,尤其主张改变受教育者的被支配地位。德育生态理论既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在地位上的平等关系,也坚持区分二者在德育授受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认为充分发挥好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和方向把握作用的同时,也要突出青年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通过构建一个“主导——主体”积极互动的德育授受生态环境,来调动青年积极主动参与德育。一方面,德育授受生态环境的优化,绝不是要弱化或者取消教育者的作用,让受教育者毫无约束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而是要改变传统德育中教育者奉行的单边主义和采取的满堂灌方式,以及提供的一元化思维和标准化答案,代之以多边主义和互动、开放、多元的德育理念及实践,充分发挥教育者在青年发展中“人生导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德育授受生态环境的优化,既要紧密围绕社会群体的德育目标展开德育,也要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和适时调整德育方法,使它们符合青年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水平,充分体现青年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的层次性。避免出现既没有培养青年的道德意识,也没有引导青年的德性养成这样的无效德育,[3]让青年认识到德育是他们人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调动青年参入德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教育者一起完成“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

  二、培训学校德育实践环境的优化

  从培训学校德育实践过程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青年德育实践的场所,要实现德育生态环境的全面优化,需要完善德育实践的运行机制,实现德育系统协调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德育子系统之间联动协作的大德育格局,青年的道德成长才能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背景和基础。青年发展问题可以概括为由外部环境、客观条件、社会制度等因素所形成的那些影响青年正常社会化发展的外在规定性[4]。应该说,无论是在青年自主性发展过程中,还是在青年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组成的德育实践环境对他们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学校德育与其他德育生态系统相对分割,脱离社会生活现实和家庭生活实践,这样各自为政当然难以取得实效。平时学者们强调的“大德育”就是要解决青年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与在家里听到的和社会上看到的不一致的问题。说到底,这实际上是一个德育生态环境不良的问题,也是目前各方面德育实效欠佳的关键所在。在后现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寻求对自身话语权和合法身份的确认,以去中心化和反对单线思维为鲜明特征[5]。这些多样的社会风气和多元的思潮流派都会对学校的校风、老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产生影响,直接渗入学校德育环境。所以要促进青年德性发展和知行统一,必须以家庭环境为基础平台,以学校环境为内化前沿,以社会环境为外化阵地,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协作的德育实践生态环境。

  培训学校德育生态理论既包含生态学的世界观,也包含生态学的方法论,要求用系统、整体、和谐、开放的眼光去审视德育实践的环境。在后现代背景下,人际交往的发达以及传媒手段的多样化,要求德育工作者积极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打造一个完整的“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生态链,实现诸生态要素的良性互动,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其一是要优化家庭德育实践生态环境。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德育系统不可或缺且最为基础的生态因子。在家庭德育环境中,家庭成员的言行对青年的德性养成影响很大,有学者甚至认为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基础平台,会影响到整个德育实践的生态环境。但现实生活中,家庭作为温馨的港湾,尤其是家庭的原子化倾向,在青年德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弱化。优化家庭德育生态环境,首先家长要改变德育观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家庭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理念,在平时生活中树立良好榜样,注意对下一代在德性养成方面的言传身教。其次要营造民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反对传统家长权威,改变以前家长站在制高点上对孩子的道德绑架,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道德成长,让每个家庭都成为青年德育实践最轻松的场所。其二是要优化学校德育实践生态环境。德育生态系统中,各级各类学校作为专门培养人的机构和场所,在青年的德性养成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但学校作为一方净土,不能成为青年德育的象牙塔。优化学校德育生态环境首先要突出德育的地位,真正把德育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位,在学校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浓厚氛围,让学校成为青年德育实践的内化前沿。其次要建立有效机制,为青年学生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创造环境、提供便利,比如各地流行的道德银行、雷锋商店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其三是要优化社会德育实践生态环境。任何青年的道德成长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社会环境是德育生态系统中最复杂的变量,也是青年德性最终养成的大熔炉。社会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首先要发挥国家的引导作用,政府要运用媒体和舆论在全社会的道德建设方面多传播正能量,让青年的道德行为有所遵循。其次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道德建设,把各个城市社区、居民小区、机关部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等社会单位的作用发挥出来,作为青年德育实践的外化阵地。

  三、培训学校德育心理环境的优化

  从培训学校德育心理过程看,优化德育生态环境,必须重视青年德性养成的心理过程,构建青年个体身心和谐的德育心理生态环境。青年发展的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6]。一般来说,青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青年的自在性发展,即青年在生理和心理(包括个性)等自身方面的变化倾向及过程;另一方面是青年的社会化发展,即青年在参与社会(包括学校)活动中实现的变化倾向及过程。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目的是把诸因素置于一个德育系统中,通过各生态因子的共生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但核心是以个体“身体——心理”之间调适和谐为立足点,实现青年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发展。在后现代背景下,社会群体的德育目标要能实现,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要产生实效,都离不开受教育者在心理上的接纳。那种迫于社会舆论压力的道德遵循,不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容易造成青年道德人格的分裂,有些甚至因为调适不当出现心理问题。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在他的理论体系中试图把教育的方法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的目的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的目的来整合教育的过程与方法[7]。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绝非单纯是道德的,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寻求青年在德性养成与身心和谐之间的内在平衡。

  根据培训学校德育的基本原理,作为受教育者,青年德性的养成一般经历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内化阶段是指青年将包含着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目标,转化为自身发展需要,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能力等内在品质。这是一个德育工作由外向内的渗透过程,即青年把外部的德育影响内化于自身的道德观念的过程。外化阶段是指青年将新的道德观念转化为自身自觉的行为,并在反复的德育实践中养成具有个性的行为习惯。这是一个德育工作由内向外的显现过程,即青年把内在的道德观念外化于具体的道德行为的过程。[8]在后现代视域中,无论是内化阶段还是外化阶段,都必须考虑青年的心理调适,构建起良好的德育心理生态环境,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实现青年个体的和谐成长。优化德育心理生态环境,要强调德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疏导。一是要加强德育工作中对受教育者在人文方面的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指的是在德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关怀或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高扬人本主义旗帜,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只有教育者真心地关心青年的生存和发展,德育的过程尊重青年,德育的目标为了青年,尽量满足青年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青年在接受德育时才会感到内心的喜悦和身体的舒适,才能在德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二是提倡心理疏导在德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心理疏导运用到德育工作中,主要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通过解释、共情、安抚等方法来影响青年的心理状态,消除青年在德育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青年身心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就是不断消除德育对象的心理冲突,最大限度创造青年和谐心理的过程,从而优化德育生态环境,更好实现德育目标。

  四、培训学校德育网络环境的优化

  从培训学校德育拓展过程看,优化德育生态环境,必须重视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在青年德性养成中的巨大影响,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德育网络生态环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为6.56亿,平均每人每天上3.8小时的网。根据对网民年龄结构的统计,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9]随着移动终端智能化的不断升级,慕课、微课等在线教育的全球推广,作为网络时代的积极参与者和网络发展的有力推动者,青年的生活与网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德育环境中,虚拟网络空间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世界传播的一些理念会直接影响青年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造成青年人格的分裂,形成许多青年在校一个样,回家另个样,网上不像样的怪现象。所以,德育生态环境的优化,必须处理好“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形成虚实结合,规范有序的德育拓展空间。

  在后现代视域下,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已成为青年德育的大环境,任何忽略网络的德育都是落后于时代的德育,必须重视网络对青年发展中德性养成的影响。“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10]媒体在今年2月份报道,《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作为官方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其中的网址竟然出现了淫秽色情网站。虽然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表声明称系网页内容遭到篡改,并及时向网络监管部门做了举报,但其中反映的问题还是令人深思,也敲响了网络德育的警钟。优化德育网络生态环境,除了相关部门加强网络监控外,还需要主动建立网络德育平台,提高教育者运用网络进行德育的能力。一方面,德育网络平台的搭建应注意覆盖上的点面配合和形式上的丰富多样。在德育网络生态环境的优化上,一定要充分发挥不同网络形式的优点,既要注意大众化也要强调专业化,通过全方位开设专题栏目来加强展播推送。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途径和载体,德育工作者还需要学会广泛运用个人博客、班级微博、微信公众号、专题慕课、精彩微课等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11]灵活多样地开展德育工作。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培训学校德育网络生态环境的优化,在网络信息时代切实提高青年德育的实效性。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