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培训学校管理系统 > 学校管理 > > 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2018-11-06   来源:培训学校管理软件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认知、能力情感、人格等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既是社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也是幼儿教师自我成长的要求。如何让幼师毕业生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工作,如何让新手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幼儿园教育实践能力,让幼师教育的发展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这是理论专家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幼师毕业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本文从学校培养角度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丰富教学和实践,提高学生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最薄弱的环节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为了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幼师生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学校除了开设相应的各个领域的教学法课程外,建议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教学设计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聘请优秀的幼儿园教师或幼教专家到学校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具体的幼儿园教学课例谈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为何如此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存在哪些重难点等,让学生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有具体、清晰明了的认识。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或一课多案等,师生共同分析该案例作者设计的意图、目的,优点和缺点等,让学生通过分析,不仅能借鉴模仿,更能有所创新,提高学生教案设计的独创性。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开展教案设计大赛等评比活动,以提高学生教案设计能力。

  再者,可以加强学生的说课训练。可选择在各教学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开展,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程序等,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和相关理论依据系统地讲出来。通过说课,可以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对教学程序的设计更有条理,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重难点,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提高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把控能力。

  最后,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试教活动和教学大赛等,在试教活动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自主或小组合作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尝试、积极创新。试教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课,引导学生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特色等方面去详细分析反思,提出自己见解。通过具体的试教、评课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反思能力。

  (二)完善见实习活动,提高学生教学实施能力

  学校应重视幼师生的见、实习活动,这一活动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能力,特别可以加强学校培养中欠缺的“保教结合能力”和“游戏的支持能力” 。见习应保证每个学期一次,每次为期一周。毕业实习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两到三个月为宜。

  很多幼师毕业生教学操作能力不强,班级管理能力弱。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在学生实习期间,建立实习指导委员会,其主要成员由学校领导、实习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班级试教小组、幼儿园教师等组成,并且具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毕业实习的具体操作步骤可如下:第一步,先让学生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对所选的教学内容给出教学设计方案,每个教学领域的教案都不少于3篇。第二步,让学生以班级或试教小组为单位进行试讲,由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听课后当场进行评课,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试教两节课以上,并且需要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方可参加实习工作。前两步都应在学生参加幼儿园顶岗实习前完成。第三步,让学生到幼儿园中开展实地教学,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的效果进行点评和反馈。第四步,在学生完成实习后,实习指导委员会可以通过讨论或会议的形式,找出学生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合理评价,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操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发展学生学习和评价能力

  现代教育观、学生观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很多学校的课程体系、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已不适用。通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为每个学生搭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一)创新校本课程

  很多幼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较为滞后,有些与幼儿园实际脱离,有些已不适应学校的发展,应从适用性角度出发,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改革或重新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

  首先,应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增设游戏类教学活动课程,让学生知道如何才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积极支持与引导幼儿游戏,追求游戏与教学本体意义上的有机融合,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将教育灵活地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同时也应增设专门的保育类理论和实践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保育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真正做到保教结合,适宜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将保教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

  其次,应根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爱好、基础、能力、对发展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系统评估,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信息化网络、社会、上级、兄弟院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等平台,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在专家指导下联合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编制多样性的、适合学生发展、适合幼儿园需要的校本课程。

  (二)转变课堂教学形式

  引入微课教学、翻转课堂、云平台教学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转变课堂传统教学形式,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互动、合作、探究和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策略上可以采用 “分组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机制,通过教师对小组成员的指导和评价;小组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和评价;小组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和评价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现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过去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很单一,在评价内容上只重视知识技能而轻视能力情感;在评价方法上只重视考试分数和操行分数;在评价主体上缺乏学生的参与;评价的目的以奖惩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学校应从学生多元发展、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等方面出发,重新制定或优化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开放式的、多层次的、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全面评价。教师要改变过分注重考试分数的观念,应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进行全面、公正、合理地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找学生的弱点和不足,而应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以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在学校有多元化评价的经历和经验,出到社会上,也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幼儿。

  三、更新办学理念,引领学生专业化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灵魂,其核心是教育价值观。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是学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增强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首要举措。可从下列两个方面入手:

  (一)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

  幼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会合理、灵活使用幼教技能,并运用于实践,能顺利完成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学校应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既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习得和传授的过程,更注重学生人文素质与个性培养的过程。通过教育与训练,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智力、情感、审美、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并能充分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构建多彩校园文化,引领学生专业化发展

  创建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反映师生共同理想目标、文化底蕴、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融入具体教学、育人、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使知识的渗透和文化的沁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营造自然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自己的能力、特长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对幼师专业的现状和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引领学生专业化发展,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今后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有更清晰和明了的指引。各幼师学校可根据自己以往的校园文化特色来开设。如“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舞蹈大赛”“美术、手工作品评比”等文化艺术类项目外,更应重视学生的从教能力、文化素养和师德的建设,可以多组织些“教学基本功比赛”“讲故事比赛”“幼儿园教室环境布置”“说课比赛”等比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可以通过精心布置校园环境,一目了然地体现师德物化的物质形态。学校网站、广播等都可以进行师德教育的讨论和传播,同时也可建设“师德文化长廊”,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设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幼师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校内外资源的协调和整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外部力量,是教育效益的保障,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学校应从“大教育”着眼,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相结合的教育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互联网等多方参与、互动发展的机制,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通过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如校园网、校讯通、师生家长微信群、社会教育网等多种平台,注重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构建灵活高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的工作能够决策正确、执行到位、监督有力、反馈及时。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介入社区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和联系。同时也可积极支持和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建设,建立下属幼儿园等实习实践基地,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办学和培养平台。

本文由校风云培训学校管理系统责任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