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探析_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14: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和招生政策调整,西部民族高校在目前招生 现状下,如何招收优质生源并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问题。结合学校自身,分析 近几年招生工作现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上线率低;考生来源复杂,优质生源较少;调剂考 生比例较大;推免生接收数量较少;国家下达计划较少;生源结构不平衡;复试调剂工作方式 较为传统。提出相应改革建议:加大招生宣传投人,完善制度从而吸引优质生源;加大学科发 展力度,优化学科结构,增大学科研究投人;加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加强研 究生招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加强师资队伍引进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复试及调剂权力 下放工作。为优秀生源选拔提出更有效途径。
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政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1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我校出 台了相应的《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 方案》,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式启动。作为研 究生招生工作主要工作人员,为使学校招生工作 更加科学化,特对我校研究生招生方法及国内部 分先进高校研究生招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从而为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发展起到借鉴作 用。

我校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500人左右,从 考生来源上看,绝大部分来自于西北少数民族地 区,作为面向全国招生的二本院校,考生来源存 在较大区域性差异,这对于我校综合发展很不 利。所以,到东南、西南、东北等地区做招生宣 传,扩大学校影响力,吸引全国各地考生报考迫在眉睫。从招考方法来看,与国内及其他民委直 属院校相比,我校现有招考方法及体制还有待改 进。所以,更有必要向国内先进高校学习优秀的 招考方法,从而对我校现有的招考方法做相应改 革。

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2015年招生 情况为例,研究民族高校目前研究生招生现状, 分析原因,探索民族院校研究生招生发展瓶颈和 解决方法,为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开展提供实践 依据。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生源现状

1.        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上线率低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 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 5万人,这是继 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 宣告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画上句号,这对各高 校都有一定影响。而西部地区高校第一志愿报 考人数要远低于国内其他地区高校。我校地处 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一直是影响 我校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2012 -2015年我校 第一志愿考录比分别为3.6:1、3.9:1、5.0:1、4. 5:1。我校第一志愿考录比较低,第一志愿生源 少,生源数量少,质量不高。

2.        考生来源复杂,优质生源较少

西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布 局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民族高校,承担着为少数 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我校除接收培 养普通计划博士、硕士研究生外,还接收“少数民 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研究生,同时每年会有一部 分来自于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考生按照教育部“享 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分数线录取。以2013年 为例,我校录取硕士研究生514人,其中“少数民 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91人,“享受少数民族 照顾政策”分数线考生19人,两项总计占总录取 人数的21.4%。由于这些考生都来自于全国少 数民族偏远地区,这些地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 所以国家的录取分数线也相应较低。同时此类 考生与通过国家普通分数线录取的考生相比,在
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上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是 制约我校整体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

3.        调剂考生比例较大

2015年我校录取的硕士生中,调剂考生占到 了 45. 5%,学校生源中有接近一半需要通过调剂 来完成。2015年西部另外一所民族高校的调剂 生源占其当年录取研究生总数的16. 8%。相比 之下,我校的调剂考生占的比例过大。此外,与 调剂考生相比,第一志愿考生在对学校的关注度 和人学的报到率上有一定优势。第一志愿考生 在人校前就针对要报考的专业开展着系统的学 习,人学后更有利于培养。因此,加强学校宣传、 提高第一志愿考生报考人数有着重大意义。

4.        推免生接收数量较少

推免生是高校精英的代表,接收推免生规模 也是衡量一所学校优秀生源的重要指标。我校 推免生占录取总人数比例较小,通过我校工作人 员调研,以西部某高校为例,该校2015年接收推 免生人数占第一志愿10%左右。我校2015年录 取研究生521人,其中接收推免生15人,只占录 取总人数的2. 9%。其中,来自本校的推免生占 到86.7%。可以看出,我校推免生接收人数较其 他高校仍有一定差距。

5.        国家下达计划较少

我校自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3年成 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开始接收第一批推 免生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截至2016年,共 计为国家培养研究生5300余人,在校生1500余 人,但我校较其他民族类高校发展规模和速度均 处于落后水平。
表1部分民委属高校2011年-2015年研究生 招生计划分配表
单位  年份^\        中央民  族大学        西南民  族大学        中南民  族大学        西北民  族大学
2011        1304        788        781        453
2012        1371        809        802        474
2013        1447        846        839        511
2014        1526        878        871        522


6.        生源结构不平衡

我校有些专业生源较为充足,如音乐与舞蹈 学、美术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 用语言学等。从第一志愿报考和录取情况看, 2013年我校艺术类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占总 报考人数的39%,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占第一志愿 报考人数的44% ;2014年以上两项数据分别为 37%和40% ,2015年以上两项数据分别为41% 和34%。而理、工、农等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较 低且调剂生源较少。从整体上看,生源结构不平 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各学科发展。

7.        复试调剂工作方式较为传统

截至2015年,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及调 剂等各个环节均由研究生处组织进行,留给学院 的自主权相对较小,这样做的好处是能统一管 理,高度协调,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不 造成计划浪费。但是也有一些弊端,如在调剂过 程中不能很好把握各个专业的专业特性。比如 某学院缺额计划较小,在很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网 上调剂迅速补充计划,但如果通过招办统一安排 考试时间的话,很有可能错过最佳调剂时期。此 外,学院招生工作人员缺乏积极性,会出现学科 建设及发展不能与招生工作有效衔接等。

(二)学科现状

学科建设承载的是学校整体办校实力、学术 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 重要作用。

1.学科布局结构及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 族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一级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授权领 域)。目前来看,已建设的学科及专业中,传统基 础学科及专业较多,新兴应用学科及交叉学科较 少,文理科专业发展不平衡,传统优势学科未能 很好起到引领作用,各学科及专业之间发展水平 差距较大,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同类 别高校相比,我校博士、硕士学位点分布相对较 少。
2.学科队伍情况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 术人员27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10余人; 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340余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 师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民委 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24人;“甘肃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14人;“甘 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甘肃省 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58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

从学校整体来看,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知 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比较匮乏,中青年学术骨干 数量较少,学术队伍梯队尚未形成,以学科方向 构建学科团队的机制尚未建立,以科研项目为载 体,引导更多青年学术骨干融人学科团队的政策 及制度环境亟需改善。

3.        科学研究及团队建设

科研团队联合攻关能力不强,高层次与重点 课题偏少。除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和部分新兴学 科外,许多学科团队建设相对薄弱,缺乏学科带 头人,且没有形成合理梯队,一些学科甚至出现 了后继乏人现象,不能适应多学科交叉创新的发 展新趋势和新要求;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还不够, 尤其是高等级获奖成果偏少。虽然学校在项目 申报、立项,争取经费、获奖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 作,但获奖学科领域相对单一,有力支撑学科建 设的标志性成果较少。

4.        学校学科吸引力不强

为深人了解当前大学生考研心理,笔者选取 了东、西部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大四学生,共计 发出调查问卷236份,收回有效问卷230份。通 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99%的受调 查者认为读研的最大目的在于获得更好的发展, 便于就业,其次才是学习专业知识;(2)90%的受 调查者会更加关注院校层次、报考难易度,其次 是导师在学术界影响力和院校所在地理位置; (3)对西北民族大学的了解程度,60%的受调查 者表示比较了解,20%的受调查者表示很了解, 了解方式主要通过招生现场咨询会、招生宣传册 和老师推荐;(4)对西北民族大学的特色,81%的

受调查者认为是民族特色,而选择学科特色的受 访者为20%。从数据分析看,学生目前考研的主 要目的还是提升个人层次,以便更好的就业,因 此相对来说更加关注学校的知名度,报考难易 度。而对于西北民族大学的认知主要为民族特 色,民族类专业对学生的吸引程度较高,而我校 作为综合性高校,目前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理、 工、农、医类专业对学生吸引力不强,生源不理 想,各学科平衡发展具有一定难度。浙江大学针 对学生考研动机的调查显示:众多考研者中,为 “获取一定的竞争资本,以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 占62. 6% ;为“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素质”而报考
研究生的有51. 6% ;为“以后能获取一份更高报 酬的工作”的占45. 3% ; “出于目前本科生找工作 困难的现实”的占33. 9% ; “出于对本专业的热 爱,对学术研究的兴趣”的仅占15%,也就是说学 生的求学动机倾向于“职业导向”[1]。因此,一味 将生源问题归咎于学科吸引力不强,也不可取。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慢

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09 年,相比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学 制短、专业特色强、实践操作培训多、学生及社会 接受度好的特点。
表2 2010年-2015年全国及我校研究生招生情况
年份        全国研究生 招生总人数        全国专业学 位招生人数        全国学术型 学位招生人数        我校研究生 招生总人数        我校专业学 位招生人数        我校学术型 学位招生人数
2010        47.2 万        11万        36.2 万        447人        93人        354人
2011        49.5 万        14.9 万        34.6 万        478人        124人        354人
2012        51.7 万        18.7 万        33万        500人        179人        321人
2013        53.9 万        21.7 万        32.2 万        514人        206人        308人
2014        56万        23.7 万        32.3 万        500人        198人        302人
2015        57.4 万        25.2 万        32.2 万        521人        218人        303人

从表中发现,近年来国家对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下达的招生计划逐年增多,同时,专业学位研 究生报名人数也逐年增多。与之相反,学术型研 究生招生计划数及报名人数也在不断下降。我校 目前拥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授权领 域),专业学位设置较少,不能及时跟进国家近年 来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速度。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招生宣传投入,完善制度从而吸引

优质生源

1.重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

面对日益激烈的优秀生源争夺战,要结合学 校自身特点,充分了解招生区域内各高校现状和 招生情况,确定适合本校招生的目标市场,主动出 击,重点突破。国内研究生招生常用的宣传策略 有:向生源单位直接寄发招生简章等招生宣传资 料、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通过电子传播媒介进 行宣传、动员往届研究生参与通过人际关系进行 宣传、网络宣传、举办招生咨询会。积极参加高校 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型现场招生咨询活动,创造 让更多学生认识、了解西北民族大学的机会,宣传 我校民族特色和办学理念。同时可利用举办暑期 夏令营活动让学生提前走进学校,感受学校文化, 提升第一志愿报考率。除了提前甄别、选拔创新
表3 2010年-2015年全国研究生报名情况
年份        全国研究生 报名总人数        全国专业学 位报名人数        全国学术型 学位报名人数
2010        140.5 万        18.9 万        121.6 万
2011        151.2 万        30.5 万        120.7 万
2012        165.6 万        43.7 万        121.9 万
2013        176万        59万        117万
2014        172万        68万        104万
2015        164.9 万        72.6 万        92.3 万


人才和宣传各学院学科之外,吸引优质研究生生 源是夏令营活动的重要目的[2]。我校生命科学与 工程学院2015年举办了暑期夏令营活动。通过 让学生进到图书馆、实验室、大学生实践创新中心 等安排,展示了学校各方面情况,让学生了解学校 软硬件实力,2016年研究生录取工作结束后,该 学院第一志愿报考及录取率都大幅上升,并超额 完成招生计划。

2.        加强吸收校外推免生工作

推免生的培养质量相对来说会高于普通考 生。加大推免生接收力度对提高学校生源质量及 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有着重大意义。这就要求,学 校有关管理部门及各二级学院,在学校未来学科 建设和发展规划方面,力求向“双一流”大学迈 进。同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进一步加大对校 外推免生来我校就读的奖助政策。这样才能为学 校提高生源质量、改善生源结构奠定基础。

3.        完善优秀生源吸引政策

西部地区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 量及地域环境方面相对发达地区来说处于劣势地 位。因此,提高研究生待遇也就成为吸引优质生 源的主要办法,对比其他各高校出台的不同政策, 我校应结合本校地域特色和生源结构出台有针对 性的政策,如针对理、工、农类生源较差的学科专 业考生进行额外奖助;针对毕业于985和211高 校的考生、推免生和第一志愿考生进一步提高奖 助标准等。

4.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宣传质量,扩大宣传范 围

通过历年数据筛选出生源较多的省份和高 校,针对这些省份和高校,通过校际交流、校友联 络、现场宣讲、学生之间宣传等方式继续保持该区 域生源供给。学校现已设立校园开放日,利用校 园开放日,建立潜在生源培养机制,提高口碑效 应。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教育在线 等新媒体,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学校整体影响 力。

5.        完善调剂考生选拔机制

我校调剂生占录取人数比例较大,从目前来 看,调剂生源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生源质量。
完善调剂生源选拔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对国 内部分高校了解,很多高校有预调剂系统。2016 年我校试行开通了预调剂申请邮箱,最后统计,预 调剂期间发送的调剂申请多达3000余份。研究 生处将申请材料分学院整理后分发至各二级学院 供其参考借鉴。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在正式调 剂开始后,有很多之前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都已 调剂其他学校。提高效率和争取时间在复试调剂 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二)        加大学科发展力度,优化学科结构,增大学科研究投入

为加快学科发展及进一步优化学科机构,我 校近年一直致力于学科发展,不断加大学科投人 力度,完善学科布局。根据学校学科布局现状与 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 养需求,确定学科发展方向。通过资源配置导向, 把教师个人学术追求与学科发展方向和学校发展 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学科的发展,要注重在 学科方向上形成有效积累,并产出标志性成果,形 成示范,引领全校。从制度层面上处理好重点和 一般、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应用学科和基础学 科、数量和质量关系,促进学科健康和谐发展。

(三)        加快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


西北民族大学地处西北,办学以来为国家、主要是西部地区输送了大量人才。民族类、少数民 族语言类专业也是西北民族大学的特色专业。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如法律、医 学、计算机、社工等专业需求也呈上升趋势,如果 在国家大力倡导、社会需求旺盛情况下抓住机遇, 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性、 操作性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地方民族特 色相融合,打造我校新时期研究生特色品牌,在十 三五期间争创一流学科,也是我校应着力解决的 问题。

(四)        加强研究生招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 程序不断细化,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 的数据也越来越多。通过对国内其他高校的调研 学习,很多高校都有一套从研究生初试数据管理到复试成绩录人直到拟录取名单提交报送系统, 有这样一套成熟的系统会更有效的提高工作效 率,确保准确、各个环节能彼此衔接,大大节省工 作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加快速迅捷实现考生报考 信息、来源、成绩等统计分析,为学校制定招生政 策、复试录取办法等提供决策依据。信息化的管 理方法也使得招生单位与二级学院和学生之间信 息交流更便捷,信息共享更行之有效,如实现考生 成绩查询、调档函和协议书自行下载打印,开学报 到网上办理等。也能进一步促进考试公平公正、 考试信息及时公开。

(五)加强师资队伍引进与管理

进一步重视引进某学科或专业国内领军人 才,加大在某学科或专业学校现有国内优秀人才 项目或经费扶持力度。分学科分阶段明确建设预 期目标,对规划落实和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考核评 估,建立经费投人与绩效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同
时建立激励与退出机制,对工作推进得力、成效突 出学科,给予倾斜和滚动支持;对工作推进不得 力、建设绩效不明显的,从经费投人、资源分配和 各类倾斜政策方面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增强实施 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效性。

(六)进一步完善复试及调剂权力下放工作

我校2016年招生过程中在复试调剂环节进 行了试点改革,允许部分学院申请自主进行复试 和调剂工作。试点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试 点单位复试及调剂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计划完 成时间比往年有所提前,完成比例也较往年增大。 所以,进一步推动复试及调剂权力下放工作,对提 高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积极作 用。学校计划在2017年,复试及调剂工作全面下 放,同时加强对各学院工作人员培训和组织监管 工作。与此同时,出台相应的关于计划调整和工 作人员奖惩制度,以确保招生工作严肃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4-4-19 17:49 , Processed in 0.78504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