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培训模式设计第四节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培训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8:38: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四节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培训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基本概念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广播电视、计算机等问世之后,很快就被社会 广泛采用,并影响到教育、教学领域。教学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的复杂系统。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方法等众多要素构成了教 学活动。教育学家通过对教学活动的思考,认为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成效,达 到教学的最优化,就必须使上述诸要素有机地配合起来,对它们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 速发展。短短30多年,有数百种教学设计的模型和理论涌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从西方传入我国,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教学理论,很快受到我国教育技术界的重视,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实践的理论指导之一。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是各项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这个系统 主要包括几个要素,即教学的设想、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等。
由于指导教学设计的观点有多种,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也是多种多 样的。有的倾向于教学艺术的观点,有的采用问题解决的观点,有的强调工 程学的观点,有的则强调人类因素等等。从教育的实际需要看,人们一般更 倾向采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教学设计,因此也有人将这种教学设计称为教学系统设计。
所谓设计,就是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预想今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 观念性地操作事物的构成要素,明确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行为。因为教 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运 用系统方法,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修改 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教育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
2.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科学方法论;
3. 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对学习需求(包括教学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需求)的 分析;
3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
5.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四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 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它包含了对象、目标、策略、评价四个基本要素%
R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
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教师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 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二) 教学设计的作用
在实施课堂教学以前,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会依据一定的 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以各种方式对教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考虑和安排。在进行实际教学和对教学进行评价之前,教师首先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活动 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要考虑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等问题;要研究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等问题,最终得出一个教学工作的方案。许多教师为 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不懈的努力,但有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 要是由于教学中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变化的,因而教学问题是很复杂的,只凭经验作出判断来订教学计划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往往会顾此失 彼,从而不能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理论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备以及解决各类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 一个科学的系统方法和程序,把通常所说的备课、制订解 决问题的方案等活动纳入了科学的轨道。
(三) 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对教什么进行设计
即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包括对学校或某个专业的课程的组合 及结构进行设计;对某一门课程的组合及结构进行设计。
2.  对用什么来教进行设计
即对文字教材、电教教材以及其他提供教学信息的材料进行具有教学 特性的设计。
3.  对怎样教进行设计
即对组织何种教学结构或模式,采用何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设计。
3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即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条件,对某个地区或学校的教学系统进行宏 观设计。
教学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在多种不同的水平上进行。从全国范围的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到各省市的教育发展研究,从学校的整体教育 改革到教师每一堂课的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是一个多层次的任务系统。
(四)教学设计的应用
根据任务不同,教学设计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应用。
1.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属于宏观设计层次,它所涉及的教学系统比较大,如国家 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设计、某个地区的教育体系的设计、一个新的专业或一个学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等。由于教学系统设计工作量大,一般都由有关 的机构组织专门设计小组来进行工作。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针对于一门课程、一个单元、一节课或某个知识点的教 学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对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称为课程教学设计,对一个教学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称为课堂教学设计,或称为单元教学计划, 习惯上简称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的基本示范技能之一。
3. 教学产品设计
教学产品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考虑设计开发教学产品。例如用于某个 教学活动的教材包括教学软件、教学辅助材料等,对教材的安排、教学媒体的选取,需要经过分析、设计、开发、制作、集成、评价、修改等开发步骤。
3教学服务设计
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建设将逐步从 提供教学产品(如教材、音像成品、软件成品等)的模式发展到提供信息化的 教学服务的模式。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技术服务,是指教育部门和教师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需求服务。例如,根据学生的需要,为 学生提供课程、教材、教学软件、教学咨询、学习辅导等。教育服务提供者 (学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一个学生制订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完全按照个体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来制订符合个体特 点又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度身定制设计开发学生需要的课程教 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服务,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最佳学习条件。年龄、地域等限制,将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将可 以享受到终身的和最好的教育。
教学服务设计由教学需求信息接受与反馈系统、教学资源调度配送系统、按需开发系统、服务评价系统等构成,涉及到教学资源的制定、开发、流 通、使用、反馈、评价等,是社会化的复杂系统,需要由专门的组织与教育电 子商务机构和人员来实施。
(五)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模式
用系统的观点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这个系统中包括教学目标、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各要素之间的 相互作用关系,将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便于具体操作。
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模式。这里仅介绍常见的 一种模式(如图2 — 1一4一1)。
  
图2—1一4一1 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由这个模式图可知,设计教学过程要综合分析以下要素:
1.  学习需要分析
这是开展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包括问题分析、确定目标。主要解决: 为什么要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是什么?开展教学设计具备哪些条件?
2.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内容,把课程总目标进行分解,成为单元目标,进而 根据单元目标进行学习任务分析,确定单元目标所需的从属知识与技能,这里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3.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中心,学生对某项学习目标的重视和了解程度、对学 习目标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在参加学习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个学生所具有一般特点和初始能力, 并根据学生的初始能力进行实际的设计。
3学习目标的编写
根据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结果,把单元教学目标进一步 分解为一系列明确具体的目标,即学习目标。从而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媒体的运用,也为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5. 教学过程的组织
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6.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媒体的特性选用教学媒体。
7. 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来评价设计的可行性、可用性和有效性,不断 调整设计方案。
以上是构成教学设计基本模式的要素,其中学习对象、学习目标、教学 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一) 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的意义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 全球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研究型学习的新教学模式逐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流。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着人们学习的过 程和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与运用。
在信息化环境教学实践中,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教育技术如何合 理而有效地用于教育教学实际,教育技术作为教师的必备技能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教学设计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活动联结起来,运用系统科 学的方法,从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出发,去探索教学的规律,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掌握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 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实现校校通以后,许多学校对全体教师开展了教育技术培训,其中一 项基本培训就是让每一位教师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加注重信息资源的利用,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逐步发展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育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加注重运用系统方法, 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 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信息化环境下,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以建构主义作为 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具体体现为:
1.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环
境,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意义建构;
3. 以解决问题作为学习与研究活动的主线,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5.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标准。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往往不是按照以往我们习惯的一节课的备课方法来考虑教案的设计,而是根据教学活动的任务或项目的长短来考虑教案 的设计。
(三) 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定义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 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优化的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 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 本理论是素质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系统理论和革新的教育评价理论。
(四) 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的特点
在信息化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 信息环境,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成为教学模式的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
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1.  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2.  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
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提供“学习”环境;
3整个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 展,全世界的信息将可以非常方便地放在每一个学生和教师的指尖。这就为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资源空间,更为每一位学生的 学习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教案与互联网联系起来,意味着教师的教案 成为了一个动态的教案库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教案的动态性特点主要包括:
互联网上的信息和内容是动态的,每一分钟都会更新,因而与互联网相 连的教案内容也是动态变化的。
通过网络浏览、网上讨论组、电子邮件和师生面对面的交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也是动态的。
(五)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步骤
在图2 — 1一4一2信息化教学设计典型模式中,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作品范例、设计、评价量规设计、单元实施方案设计、评价修改八 个步骤。
在这个教学设计模式中,对各步骤的分析和操作通常是按顺时针方向 进行的,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


1.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首先由教师对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此教学应该达 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这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师需要根据国家或地方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明确将要在教学活动中解决的问题。分析教 学目标的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和备课基本类似。
2. 教学任务与问题的设计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要设计 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或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借助丰富多彩的项目实践活动来融合学科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合各种信 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为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真实的”应用情景,并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网络化环境中教学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3. 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
教师根据任务和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教 师要设计好要求,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资源,避免学生无目的的查找;也可以提供现成的资源给学生。教师要寻找相关的资源,并对资 源进行认真的评价,确保学生可以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如果需要,教师 还要制作相关的资源列表,以方便学生查阅,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一般情况下应落实成 文字呈现的信息化教案。
5. 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求学生以完成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 事先做出电子作品的范例,当然这个范例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应该达到的制作水平进行设计的。有了教师展示的范例,学生浏览后就会对自己 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6. 评价量规设计
评价量规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工具,结构化的评价工具——量 规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真设计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在评价信息化学习特别是其产生的电子作品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 目标制定出评价标准,以便在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同 时,教学评价工具也将提供给学生,使每一位学习者知道教学的要求,所以,评价工具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
7. 执行单元教学计划
教师根据教学设计的方案,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实施 时间表、分组方法、上机时间分配、实施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软硬件(如不具 备,应采取什么方法解决)以及其他必要文档的准备等等,制定出执行教学计划的安排,以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按照计划执行做好教学设计。
8. 评价与反馈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的有关环节。该模块处于教学设计系统的中心,表明评价、反馈与修改 应该伴随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六)信息化环境教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校校通工程将为全国各地的教师和学生开 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方便条件,这就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教案的发展方向, 需要教师不仅会使用各种媒体工具,还必须在观念上向现代教育思想转变, 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信息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将发生变化。教师的作用不 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担当起一个导航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因此,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一般的教案设计,而且 还要模拟学生设计学生的电子作品,设计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量规。 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是简单的教科书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而是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或活动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通过自己协调,相互合作,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主动的参与者,通过对教师 布置的教学任务的研究中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而不是像过去传统教学那样只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和教科书知识的记忆者。
(七)信息化环境教学模式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层推进,积极探索建构信息化环境 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教”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过 程变成了单纯的“知识继承”的加工过程。虽然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知识,但该模式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精神。作为 认知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 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则继承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指导作用的优点,同时 又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培养,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如何建构,笔者通过多年的观摩、考 察和思考,提出如下几种教学模式供同仁商榷。
1. 基于课堂教学的“情境——探究”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就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教师 所创设情境的帮助下,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也就是既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在中小学的作文教学中,把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之中,并采用由“创设情境一指导观察一局部分 说一整体总说一打字表达一评议批改”等六个教学环节所组成的新型教学模式来进行作文教学试验。
在“创设情境”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 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 止画面,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比课本更生动更真实,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 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 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在 想象的基础上采用先“局部分说”,然后“整体总说”的方式让学生练习口头 讲述。这样既可贯彻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又可为认知主体提供更多的练习“讲述”或“写话”的机会,即主动进行 语言文字表达的练习机会。
2. 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模式
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与教学相关的主题背景资料和网址提 供给学生,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为解答教师的提问,会积极地思考并主动在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同时,教 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 教学资源和网页,也就是说教师教授的是知识的发现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将知识结果灌输给学习者。如在关于陶瓷制造的写作课上,教师可以先安排 学生从各自的计算机屏幕上观看工人制造陶瓷的过程,可以随意“翻”看制 坯、烧窑、上彩、上釉等工序,可看远景、近景,可以调看个别的劳动细节,在看的同时,还可以听到相应的操作声响。观看之后,学生结合教师的提示确 定自己写作的主题和内容。然后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 关的研究报告。以前作文写作学生是没话可写,现在面对这么丰富的“现实情景”,有了写不完的话。运用主题探索型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 参与兴趣,学生的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均得到培养。
3. 基于校园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
该教学模式,是基于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构建的自主化、协作化、 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由学生、资源、环境和教师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资源包括网上信息资源、数据库、CD- ROM、课本和学习平台等,环境是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师生之间的 民主氛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课前资源开发、建设和课堂学习的组织、引导。学生借助工具查找、分析、交流、创造信息,完成意义建构,同时从计算 机获得反馈和评价,从而实现自主化、个性化、协作化和多元化的学习。
例如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观看活动 情境的同时,把想写的一段话或想写的一篇短文,通过键盘在屏幕上打出来。这样就可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维、都主动参与的目的,所以,这 里的“打字”是起促进思维、帮助认知的作用,而不是要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去 练打字。在“评议批改”环节中,通常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参与评议和修改。如果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则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错 误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这种 基于网络(特别是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评议批改,由于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一篇作文,就能使每个学生都来积极参与评议和修改,学生普遍表现出很高 的参与热情,因而能收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4. 基于Internet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基于因特网的大众化、低成本、开放性的远程教育形式由于适用于中国 人口众多、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教育部已经将远程教育列为重点发展项目,清华大学等30多所高校开始进行远程教育,我国通过现代远程教育 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达18万多人。
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 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目前围绕协作 式教学策略的探索,已成为国际上Internet网络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在不同国度、地区或城市,为多个学习者提 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围绕同一主题,不同地点的学校,通过网络搜索与主题相关的网址, 获取需要的信息,然后建立各自的网页,大家定期观看并进行讨论、交流和 总结。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因而,基于Internet网络远程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 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将人工智能与这种协作系统相结合,将是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国内对这类系统的研究开发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 已经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例如,上海市嘉定一中等8所 学校的师生2001年暑假借助教育网站“优异网”与云南曲靖一中、广东恒福中学等外省市中学的师生联合开展了“暑期生活大调查”活动。通过网站进 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展示、研讨、交流,丰富了暑假生活,加强了学校交往, 锻炼了研究能力。
5. 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 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通过计算机终端%也可以在旅途中 学习(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师可以在学校网站的 主页上发布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在网上组织建立实时、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在任何一台联网计 算机上,只要浏览学校网站主页或通过E-m"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学习支持 服务。为保证学习质量,学校通过集中电视课辅导、设立答疑电话等手段为 学生提供帮助。
在网络教室里,全班学生以网页浏览的方式,自主、独立学习。教师精 心设计的网页中有大量的直观资料,各种相关知识巧妙地以链接的方式被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进程可以不同步。课堂上还设有“在线讨论'让学生 有相互联系的机会。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不少设想,教师或选择部分有 代表性的向全体学生作介绍,或让学生自己作介绍,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设想的可能性,同时要求下次课要根据这些设想,进行设计及动手实验,证实自 己的观点。如果说传统教学教的是具体的知识,那么这种多媒体网络教学 更能体现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通过各种协作式教 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两者结合起来,可以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6. 基于学科网站的学习模式
这是一种较新的网络学习模式,首先学校应根据教学目标,建立一个或 多个学科主题网站,分别向学生提供与学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视频资料(是供学习工具(字典、词典、读音、仿真实验等%提供相关的扩展性学习资料(是供相关资源的链接(是供讨论的区域(是供形成性练习,提供自动记录评价检测结果(是供上机答疑和指导;提供考试注册、认证等功能。 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学科主题网站,利用其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 学习,进行学习情况的分析,对若干问题,可以在BBS上进行讨论、解疑、交流。还可以在网上进行考试注册,参加课程的考试。这种学习模式综合了 其他学习模式的长处,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教”的指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 习“学”的主体作用,是今后网络学习模式发展的方向。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因素及实践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我们相信,这类教学模式作 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必将在信息化时代中得到普遍应用。因此,加强对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将会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1. 信息
“信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mfornation”,意思是指解释、陈述。日常生 活中人们所说的“信息”,往往是指一般的消息与情况,把“信息”和消息、情况等同看待。在一些知名词典所界定的含义中,如韦伯字典给信息下的定 义是:“信息是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和知识”。牛津 字典给出的信息定义是“信息是谈论的事情、新闻和知识”。
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这个定义揭示了 正确认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规律。由于信息的普遍性、重要性,信息对物质既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人们把信息与物质、能量并列,作为 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1)信息的形态
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自然信息——信源物作用在自然物信息体上留下信源物存在方式的 痕迹。如树木的年龄,冰川的痕迹等。
② 机器信息——信源物作用在机器信息体上呈现的痕迹。如照相可以
显示信源物的静止图像,电影电视可以记录与重放信源物的活动图像等。
③人类感知信息——信源物被人类感知,在人脑留下信源物存在方式 的痕迹。
④人类思维信息——将感知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处理加工,转换成人为 的符号信息(含语言与非语言符号信息%这种符号也称人工信息,或叫再生信息。人类感知信息是一种只能储存在人脑中并在脑中留下了某种痕迹的 信息形态。只有经过思维加工,转换为符号信息才能传送出去。
(2)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① 直接与事物接触,认识事物
通过人体的眼、耳、鼻、舌、身诸器官直接接触信源物,能使事物的真正 面貌和重要特征,在人的大脑中留下难忘的痕迹,它是人类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渠道。直接接触事物的方式有:
a.实践,包括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与各种科学实验活动;b.参 观,包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活动的各种现象,游览、参观风景、名胜、展览会、陈列室、博物馆等。
② 从信息体承载的信息去间接认识事物
自然物信息体运载有事物的重要信息,但这些信息痕迹往往不容易显 现出事物状态与规律的特征。例如,对发掘的古生物化石进行考古的研究,就是属于一种科学研究认识事物的范畴。机器体能形象准确地呈现出各种 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特征,它是科研与教学活动重要的信息来源。
人类信息体所储存的感知信息,仅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但通过加工处理 形成的符号信息,却可以成为一种社会财富。如说出来的语言,写出来的文字,人类积累的丰富经验,留下的科学文化遗产,可以提供给别人去间接认 识事物,它是人们学习与认识活动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
2. 信息技术
(1)技术的发展
一般认为,技术是人们为了改变或控制环境而使用的手段或活动,它的 基本功能是辅助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我们可以从技术的发展历史来了解技术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从技术产生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在向大自然争 取生存和发展的历程中,技术是通过延长和扩展人体的各种器官的功能来 实现辅助人类作用的。从远古时代的人类赤手空拳到使用石器、棍棒等,扩展和延长了人类的手脚和体力;从石刀、石斧个人捕猎到集体合作围猎,出 现了手势、喊声,进而出现了语言,烽火通信也应运而生。同时,由于生产和 分配的需要,又推动了“结绳记事”、“串珠记数”方法的出现,进一步扩展了人类计数和记忆等处理信息的功能。随着18世纪世界工业革命的产生,机 械化、电气化的发展,技术将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0世纪中期以来 开始的新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又将把人类从烦琐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因此,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2)信息技术的定义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一般有如下认识: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 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加通信技术加控制技术。人们常用“3C”技术来表示其核心, 即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优势: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显示多样化;交互界面图形化;信息储存光 盘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分析智能化;信息管理规范化。
3.  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观念——信息素质培养
20世纪末的今天,世界继新技术革命以后,又掀起了一场以加速社会信 息化为宗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浪潮。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人们越来越感受到 对原有知识的不满和对新思想、新理论的渴望,教育作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手 段怎样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班级集中的授课方式进行的。一个人通过 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教育,基本上就可以满足他在社会中生存、工作的需求。但是,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高技术、高学历化为特征的信 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 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惟有实施注重知识创新的信息素养的教育。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应 为信息素养的教育。
(1)  信息素养概念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 美国提出的,它包含诸多方面:
① 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
② 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生学习的水平&
③ 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
④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对所需文献或信息 的确定、信息检索;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信息组织及处理并作出决策。
综上所述,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
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 得以实现的。因此,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是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信息素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即文化素养 (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关系问题。
(2)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现代社会接班人的信息素养。其内涵 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信息意识情感。信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 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使用计算机与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②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 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应用信息技术时,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也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③ 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对于信息技术的原理、名词术语是否明白,对于 其发展与作用是否了解,应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常识,能够阅读有关的一般性通俗科普信息文章和参加有关的讨论,谈论信息技术的发 展及应用。
④ 具有一定的操作信息能力。即操纵、利用与开发信息的能力。会不 会与能不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和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并且,开发与传播信息。这包括几个层次。基本的信息能力有信息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能力,简单的文字处理能力等;进一步的要求包括有信 息采集的能力、信息通讯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表达的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对于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 信息结果的分析与报告能力。
由上述情况可知,教育人们等待信息的输入,即依靠灌输获得知识的传 统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信息社会中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不断地更新。而教育人们在全新的认知方法论的指导下,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培训信 息素养为宗旨的教育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们在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育。其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 的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对以计算机网络为特 征的信息技能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是通过对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 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水平,即通过对信息技能的教育,提 高人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教育关系到人们如何立足于信息化社会这一基本点。只有加强信息素养 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
(二)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
1. 教育信息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最近为《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一 书作序《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他指出,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提高全 民族的信息化知识及使用能力。要在中小学生中普及信息的基本知识教 育,也要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开展学习掌握利用信息的技能活动。总之,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在教育界积极推广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 征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1)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1993年9月,美国 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俗 称“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Superhighwey)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 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Jrormation *6。14〇1〇- gy,简称IQ)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Q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此后,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 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
①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 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②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有效的应用到教育过 程中,实现教育的优化。
③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 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④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
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广泛地应用各种机器、设备,人们往 往容易以技术论、机器论的思想来认识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多媒体代替教师讲课,以计算机多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多媒体来 存储教学信息,并以省力性、替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尺度来评价教育信息 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 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应被看做一个过程,其结果 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2)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改革
面对正在来临的教育信息化浪潮,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懂得如何利 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
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信 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技术的 发展将带来整个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的一场深刻革命。
①信息技术已经引起了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即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裂 变。仅以阅读方式的变革为例,体现在阅读方式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独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 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②信息技术对教育观念的冲击,表现为人们对学校概念的改变。在信 息社会中,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庭电脑上接受优秀教师的教育和辅导,也可以利用全球信息库,随意查阅世界各地电子图书馆的有关信息。学生 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由学校转到家庭或工作场所,这一转移将使教育打破了 时空范围的限制,产生开放性的远程教育模式,分布于不同地方的学生和教师可以同时坐在一“虚拟教室”中进行学习、讨论,这一变化将打破“学校中 心”或“课堂中心”。信息社会的教育将是一个“人选择教育”的社会。
③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目标发生变化。当今信息时代,因特网的大量 的,普及化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进入社会的每个角落,全球走向高度一体化,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需要具有高 度创造性,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检索、获取、分析与处理能力的新型个 性化人才,而不需要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和《教学大纲》下培养的知识积累型人才。
④信息技术使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学习活动更加灵活多样。多媒体技 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技术在知识表示这一基础方面的重大突破。知识可以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图形等多媒体表示,丰富多彩的世界都 可以被模拟仿真,可以出现虚拟世界。也就是说,所有学科教学都可以在计


254 英语培训招生管理与教学技术创新实用手册算机多媒体上进行。
如果说过去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班级制的集体教学模式, 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话,在今天有了电脑、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个别化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 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等,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 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⑤信息技术将改变教师的角色。由于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 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品格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时清 除心理障碍,指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 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还有一部分教师将由直接教学转为间 接教学,由幕前转为幕后,成为教育软件的编制者、管理者、服务者。
⑥信息社会将改变学生学习模式的性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网络给学生求知带来机遇和挑战。数字化学习要求学生把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发挥 到极至,并让其充分个性化。数字化学习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 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向多元化发展。建立在交互网络基础上的自主、探索式学习是一种崭新的特别值得中小学教师进行尝试的教育观念。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也 要研究信息技术对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必须反对一种片面强调信息技术作用的观点。在教育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青少年自我封闭的 趋势,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作为新教育教学手段,不可能达到师生面对 面的情感交流、教师人格力量的直接感染和模范行为的直接影响的教育程度。学生过分迷恋电脑,缺乏社会上的人际交流,不利于他们完善人格。学 生过分迷恋电脑,可能会减少户外运动,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还有可能受到 网上垃圾这些消极信息的腐蚀。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信息技术所拥有的传统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也要认清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多媒体教学和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之间,各种教学手段、方式之间应取长补短、优势


互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不是对传统教育的全盘否定,两者要走向协 同和融合。
2. 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 资源,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 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是 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 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 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体现出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 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首要目的是:
&)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概念知识,培养学生获得、分析和应用信息的 创造性能力。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媒体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和 作用,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3)     让学生了解、分析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媒体在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影响。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媒体去系统化地 解决问题,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实现对教 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 展的协作式学习;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 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
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真正解决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上的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在认知过程和创新过程中所必须要解决,而传统教学难以甚至是无法解决的能力培养问题。
这些难点包括:感知事物存在特征与变化过程本质的能力;科学想象能 力;科学推理能力;掌握科学思想的能力'里解学术观念、驾驭学科知识的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能力等等。 以上诸多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学的短处,但恰是信息化教学的长处所在。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就应当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把以上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 点。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 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这种教学模式对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 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有缺陷。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在这次改革当中,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其 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 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实现这一目标离 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 心和发展重点。
(1)整合的概念
整合(INTEGRATION)包含各种形式的媒体,由计算机多媒体创作或传递,由计算机控制的几种媒体形式组成资源的方法。是一种和谐,需要被
整合的个体对象的主动调节和适应这种和谐,整合也是一种互动,促使被整 合的个体对象主动适应。整合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使当前行为保持在过去已经形成的某些理念之下 的同时,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 体在某种目标的导引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
但是具体的整合途径或者从实现层面上看,要做到完美的整合,是根本 不可能的,真正的整合模型,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整合只是人们的美丽的理想而已,或者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整合是一个过程,而非一劳永逸的结果。 整合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2)课程整合的含义
按照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课程”条目说:“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 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
西北师大李秉德先生主编的《教学论》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 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因此,课程意思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广义)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是指某一门学科。
从理论上讲,课程整合(Curriculuml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 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量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 素之间的关系。
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分列课程之间的有机 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
还有一种整合是相对广义的,即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 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当这些互相渗透和补充的重要性并不突出,或者已经 非常自然,到了潜移默化的程度时,就没有必要专门提“整合”了。反之,就


258 英语培训招生管理与教学技术创新实用手册需要强调“整合”了。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 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 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它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 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 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比培养计算机素养前进了一步。它将计算机看做 是各级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整合取代了素养,但整合并不等于混合。混合意味着只是在学校出现了计算机设备,但硬件的增多并不表示 “计算机革命"。关键是如何使它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工具。整合意味着在 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因此,要用计算机来系统地处理课程的各个方面,以建立能满足学生需要的 有机整合的系统,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这个系统。整合是解决 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惟一选择。整合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虽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其出发点首先应当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虽调应当设法找出 计算机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能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 到的事,或教一些重要的生活技能。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 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 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 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性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 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五种对于教育、教学 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 学环境$
①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 的主体作用%
②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③ 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④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 展的协作式学习%
⑤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 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 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多种宝贵特性,这些特性的集中体现就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营造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宏观目标为:带动数字化教育环境建设,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 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具体目标可以概述为: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 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 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若干条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各学科教师都要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 信息技术;这种应用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为了实现这种“融合”,要求 各地的中小学不仅要积极建设硬件环境(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 室"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融合”。这就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 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
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将其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 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其结构, 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 程和理论模型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 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 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 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呈现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等,激发学习 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科学研究态 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 工具的主要表现。
信息技术在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方面也很有作为。现在,数字化的学 习资源提供各种类型的试题库,学习者通过使用一些按照不同组题策略选出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做联机测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学习反应信息 分析系统分析测试成绩,借助统计图表进行学习水平的自我评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 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
识的认知工具。
信息技术还提供了一个资源环境,突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 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
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 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 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 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相比较来说,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 达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为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 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 过思考和协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然后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此外,学 生还可以使用几何画板自己做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圆周率的存在及计算等。
探索式教学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等都是将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的教学 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模式仍是教育工作者奋斗的方向 之一。
(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在利用信息化 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
要很好地实现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要求教师要在以多媒体 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并且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习者共享学习,而不 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 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 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如 下基本方法策略: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大前提下,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 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 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借助通讯技术,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创造机会让学生 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借助信息工具平台, 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等等。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过程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经过如下几个基本过程:
①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为整合提供物质条件,比如数字教室、数字化 办公室、数字校园建设等,在建设硬件设备时,要强调教学的重要性,优先建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设备;其次是硬件作用的发挥,这有赖于与学校各种业 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平台,包括教学平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通讯平台;由 于软件只提供了处理教学或管理问题的工具,它必须要有加工的对象才能真正有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与软件配套的教育资源,比如支持教学平台教学 资源、支持管理平台管理信息资源等;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 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为此,需要对教师实施四个层面的培训: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培训;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学设计方法培训;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培训。
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职能 的逐步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一些管理体制与方法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而学校必须制订一些积极的配套政策并调整相关 机构的职能;还要建立应用(教学应用为主)示范科目,培养主干教师,推出 一些创新的典型课与公开课,通过示范科目带动其他学科,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此外还要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 全面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管理的必备工具,使信息技术进入每一个 教室、每一个教师的每一堂课;最好能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阶段。首先可以用于 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但当信息技术深入到各种形式的教与学的过程,学习的时空观念将会转变,学校教学模式也会产生变革,教育的 内涵和功能、培养目标以及接受教育的途径都会发生转变,而且,终身学习 更成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的和可能的。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意事宜
①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应用与教学,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 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 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忌为使用技 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特别切忌在使 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4-4-26 15:04 , Processed in 0.13417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