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章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9 18: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改变人生

看到这样的一个话题,你是否会想:“这与招生有关系吗?”我想告诉大家:“这个话题对招生工作相当重要!”

虽然高校在连年扩招,但是每年还会有近半数的高考生落榜,据统计,2008 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1050 万人,而全国普通高校共安排招生计划599 万名,其余的451 万名学生将如何选择?去复读,去参军,去民办学校上学,去职业培训机构学一门技能,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打工或务农。对于这些选择打工和务农的学生来说,宣导“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是极其有必要的,可以说学生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就需要我们招生人员来做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的理解教育是如何改变人生的,知识是怎样改变命运的。其实笔者在招生的过程中经常会给学生们讲这个话题,每当讲起的时候学生们都会很兴奋,感觉看到了自己辉煌的将来和完美的人生,这就是一种期望美、想象美。

至于这个话题在招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举两个招生实际案例:在笔者所负责的招生区域里有这样一名学生,当时这名学生参加过学校的招生说明会,对学校和专业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入学欲望比较强烈,但是县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又通电话,又家访,可就是做不通学生的入学工作,反馈的信息就是:“我不想上学了”。于是笔者亲自去了学生家里,当时学生一个人在家午休,我说明来意之后,学生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情况,父亲是普通的农民,家里又刚盖了新房,加之她又没考取好的成绩,让父母很失望,对其失去了信心,不愿意再支持其上学。了解这一情况之后,笔者马上要求见学生家长,于是学生去通知家长,学生回来之后说:“家长有事走不开。”笔者当时就猜到可能是家长不愿意见我,和学生聊了一会儿之后,学生决定带我
去见家长,见到家长,我们开门见山的给他分析了教育的重要性,学到知识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我又讲了一个名人的故事:“ 杨澜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90 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上学时,杨澜每当考试的时候,基础分一分也没丢过。在中央电视台的招考中,她从一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一举夺得金话筒奖。之后,杨澜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杨澜常说:“是知识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故事讲完了,家长被感动了,孩子入学了。无独有偶,有一天笔者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一位陌生学生的咨询信息,后来笔者与她每天用短信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学生有不想上学了的念头,因为她的同学有一部分都出去打工了,她也想出去打工。问题找到了,笔者开始对症下药“教育
改变人生,打工吃的是青春饭,你将来怎么办?”信息发过去之后,不一会儿信息回来了“就是你这句话改变了我,我去上学”,没几天学生入学了。相信这不是空话,这不是忽悠,教育真的会改变他们的人生,有时候真的需要我们去激励学生,去劝导家长,如果不入学,这两位学生的将来我们还真无法想象是什么样,可能在饭店里刷碗,可能种地,可能杀羊,可能……记得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俞作敏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当年他连续高考三次,第一次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大都回老家务农了,可是他自己说,不知道一个什么原因,决定再考一次,也许仅仅就是那么一个想法,一个不服输的想法。结果第二次英语考的不够,因为差二点二分落榜。他的最高理想就是考取当地的一个师范院校,这个
愿望竟然也没有实现。后来听说县城有个英语补习班,他就继续报名学习,他是那个班里年龄最大,唯一落榜两次还继续高考的学生。这次考试他考了30 分钟就出来了,为此老师打了他一巴掌,以为他考的不好,这位老师对他期望最高。好多人都拿到了通知书,就在他焦急失落的时候,终于等到了自己的通知书,一个远远超乎他想象一个院校,北京大学!俞作敏说:“一个人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执着和坚持!教育会改变你的一生。”

据此,我们应该归劝学生读书,我们所做的工作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这个世界有两种书可以读,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即白纸黑字的书本;无字之书,便是万事万物的常理。在我们的人生中,不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都时时刻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人生。纵观历史长卷,您会惊奇的发现,但凡有着辉煌人生和伟大成就的人,都与读书有着不解之缘。“乞丐皇帝”朱元璋放牛不忘读书终成才;苏轼苏辙二兄弟,立志勤学流芳在;一代明君李世民,嗜书如命成英豪;伟大领袖毛泽东,博览群书赛天骄。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不都是因为酷爱读书才拓宽了人生的宽度,创造了历史的辉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伟人吗?所以说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人生。

当今社会众多传言中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无论是电视访谈节目还是新闻报纸杂志。记者或是主持人想尽一切办法让被采访者来论证讲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正确性,每位受访者都会有诸多自己的观点来充分论证这一观点。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人只有勤奋学习,再去实践,才能获取知识,才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杨澜就是因为勤奋读书,努力实践,从而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大街上流浪的乞丐,他的命运永远是贫困,只能靠别人的施舍度日,因为他们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人必须有文化,才能改变他的命运。要学好文化,就必须和时间赛跑。我们学过的课文《和时间赛跑》主人公林清玄就是这样的人。他常常和时间赛跑,他争分夺秒,学到了大量的知识,长大后终于成了一名作家。


难道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吗?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山路十八弯,满目皆荒山的情况;我们中更少有人经历过在昏暗的油灯下,狭小的石屋中,为一个求学的梦而苦苦挣扎;我们中几乎更没有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咀嚼着同样的粗粮,穿着补丁打补丁的衣服;我们中更没有人为着每年几百元的学费远离心爱的校园……可他们就是这样!在那些遥远陌生的大山里,在些被贫穷扼杀着希望的地方。有多少孩子就这样跟在父母的背后走向了土地,重复着他们祖祖辈辈同样的命运,同样的道路……在那扼杀希望的地方,孩子们最为奢侈的愿望就是读书。那又是一个充满渴望的地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深深地刺痛着我们。他们渴望摆脱无知,掌握命运,他们渴望在自己学业有成时能为国家献上自己的爱心。知识点亮了希望之火,指引着我们不断的前行,前行路上的障碍迫使我们停下了脚步。清除障碍,再一次验证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一个传奇,这就是真理!大家一定都知道原微软公司中国区CEO 吴士宏,一个自考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用自己在自学考试中所获得的知识将这艘美国电脑业的航空母舰平平稳稳驶入了中国这个巨大港湾。她也从一个平凡的乡下清洁工转变为一个笑傲商海的女强人。知识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有了本质的飞跃。当我们感叹她的成就与光荣时,请不要忘记,知识的力量,它对每个人命运的巨大推动作用。建议学生们,抓住现在这个扩充知识的大好机会全心全意投入到火热的学习中去,有谁敢否定,你不会又是一个吴士宏呢!

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是幸运者,但同时也是各种挑战的承担者。毋庸置疑,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谓人才,就是要德才兼备,更是一个有高素质,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在竞争的大潮中站稳脚跟,想要使自己普通的生活更有品质,知识——特别是这个社会所急需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是重中之重。

古今中外有关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很多啊,比如中国的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还有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华人首富李嘉诚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很多年前,笔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时看到这样一段话,至今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笔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笔者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首先意味着书籍,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

苏霍姆林斯基还具体阐述了阅读不同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也从另一方面阐释了“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哲理。

我们理解了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与此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如果接受教育,怎样学习知识,这是我们做为招生人员应该做的。

我觉得教学生“广、精、趣、勤”四个字足够,一来体现我们对学生的负责,二来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态度。

一是要“广”:“广”是对知识宽度的积累,做为一个渴求知识的人,阅读面一定要宽,不应当干啥工作读啥书,而应当博闻强记,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二是要“精”:“精”是对知识深度的需要,常言说:“一招先,吃遍天”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要“趣”:“趣”是对知识渴望的程度,有人说,和人打牌不烦,上网也不烦,可一拿起书就头昏,这就是读书的心态问题,所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主动。

四是要“勤”:“勤”是对知识学习的行动,是勤动手、勤思考、勤于读,才能掌握更多知识。

读书只要有广、精、趣、勤,就会成为改变人生的利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4-5-20 16:06 , Processed in 0.1093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