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形式多样内容多元家校合力共助成长:寄宿制高中家长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5 15: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1]目前,家校沟通越来越引起学校及家长的重视,成为家庭与学校追求教育效果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寄宿制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背景及成长经历掌握不够充分;家长对学生在学校学习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家长会成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沟通学生教育情况的有效方式。调查显示,良好的家校沟通,无论是对学生个人成长而言的教育效果,还是对家庭而言的亲子关系均有积极价值。
  家长会作为一种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家校合作在我国教育界就开始受到重视。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2]研究家长会召开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误区,并探索新形势下家长会的模式,对促进学生成长及学校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家长会在寄宿制高中的现状
  寄宿制高中召开家长会虽然很早就已出现,但成为常态却是近几年家长和学校对家校沟通逐步重视的结果。学生长时间在学校学习生活,家长迫切想了解学生的在校状况,家长会常态化成为家长的需求;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制度的落实需要了解学生受教育背景,需要家长理解并支持,家长会常态化成为学校的需求;从班级建设而言,班主任同样需要借助家长的亲子影响来激励学生,凝聚班级力量,家长会常态化也成为班级建设的需求。
  调查显示,学校层面统一组织的家长会一般为每学期一到两次,毕业年级一般在两到三次。从家长会召开的形式来看,有学校统一组织的家长会、班级分别组织的家长会两种形式。学校层面一般在学校礼堂或报告厅召开大会,或通过广播、视频系统与家长进行单向汇报;班级层面,一般分为两个时段,前一时段班主任单向汇报班级管理、学生学习成绩等情况;后一时段一般是家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双向交流,以满足个别家长了解孩子特殊情况的需求。内容上,学校层面的家长会在第一学年更多地以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特色、管理制度为主;第二学年以关注学生成长为主,如进入高中以来可能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等;第三学年以高考为主要话题,如向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分析高三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等。班级层面的家长会多以成绩分析、班级建设等为主体,在成绩分析的基础上让家长了解班级的管理,以及学生在班级中的发展状况。
  从效果而言,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就家长在参加家长会后对各个环节的设置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一)。调查显示,现行的若干个环节,基本实现了家长了解学校及班级管理的需要。但在班级交流和了解学生状况方面,家长仍有更多需求。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一方面一些家长因为时间限制没有机会和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交流,另一方面家长在交流的时间和深度上有更多要求。
  表一:家长会活动满意度调查表
  二、家长会在寄宿制高中存在的误区
  现行的家长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家校沟通的作用,尤其在家长了解学校、班级管理方面,但是为了追求家长会的更大效益,家长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对十几所寄宿制高中进行研究,发现“形式单一、单向灌输多、对家长要求多”是当前的家长会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3]
  (一)校方一堂言,单向灌输多
  家长会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层面举行的大会,无论是学校领导介绍学校育人理念、工作思路,或汇报学校及年级工作,还是聘请专家开展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主题讲座,多为单向灌输式。虽然其内容面面俱到,但很多内容并不为家长所需。大会的形式无法实现双向交流。班级层面,班主任对家长会非常重视,准备内容相当丰富,很想把班级的方方面面借家长会的平台让家长了解得一清二楚,却忽视了家长的感受,有时很多内容并非是家长所亟需了解的。虽然留有交流时间,但受班级人数限制,能够真正交流者较少。不少家长在家长会结束后仍然围着班主任、任课教师久久不能散去。由此可见,单向灌输削弱了家长会的作用。
  (二)重视成绩分析,轻视全面发展
  目前,高考仍旧是高中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成绩高度重视无可厚非,这一点在家长会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学校层面的大会还是班级的会议,无不以成绩优劣为出发点,以成绩提升为落脚点。殊不知这种做法一方面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打击了一些家长参加家长会的积极性。召开家长会成为一些学生的担心,一些家长的包袱。学习固然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要内容,但绝不是全部内容。家长会是一个家校沟通、相互了解的好时机,过度的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既不符合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势必降低学校及班级教育在家长心目中的层次和水平,引起家长的反感,达不到召开家长会的目的。
  (三)注重问题暴露,忽视激励教育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家长会本该通过家长并和家长一起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成人、成才。可是,很多班主任借家长会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汇报给家长,希望从家长角度帮助解决,于是从普遍存在的问题到个别突出的问题,呈“告状”“展览”之势,汹涌澎湃地展现在家长面前。家长会变成了“批斗会”“审判会”。一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名字被提及,更担心在如此氛围中孩子会受到伤害而变得不积极、不主动、不愉悦。这与班主任希望通过家长会解决学生问题的初衷相背离。
  (四)缺乏收集整理意识,反馈和跟进不足
  目前,家长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虽然较刚起步时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利用家长会收集更多有关学生成长经历、学习习惯、行为特点等方面信息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在家长会上,教师获得有效信息后,对家长进行反馈和跟进相对较少。家长会上有很多教育契机,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班主任应提高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与家长做好后续交流,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寄宿制高中家长会的思考与探索
  家长会作为学校、家长共同寻找对学生实施正确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已经成为家校的共识。那么如何召开高效的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受益的平台,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一)高效家长会设计的原则
  1.立足家校沟通
  回到原点,思考家长会召开的初衷,我们会发现,家长会立足于家校沟通,满足学校、家长相互了解的需求,是每一次家长会应当思考的,背离这个原则,家长会将成为学生的担忧,家长的包袱,教师的负担。因此,学校及班主任应始终牢记家长会的初衷,通过家长会的召开来达到家长、家庭激励学生的目的,而非仅仅暴露学生的问题。
  2.做到尊重与平等
  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因此,在设计、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一定要秉承尊重与平等的原则,尊重每一位家长,尊重每一位同学,以此来获得家长的尊重。尊重带来的认可,将会成为班主任开展后续工作的推动力和有效支持。
  3.实现亲子、亲师关系的提升
  学生的家庭生活被更多的学校生活所取代,因此家长会还是提升亲子关系的一个平台。亲子关系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家庭和谐,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进而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因此,班主任应当把亲子关系的提升作为家长会关注的重点。同时,家长的到来有利于亲师关系的升华,一旦“亲其师”,必然“信其道”。班主任作为家长会的组织者,通过设计家长会环节来促进学生与教师,尤其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进而寻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途径。
  4.追求家校理念的一致
  高效家长会的原则之一是家、校在教育理念上达成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4]如果家长同学校、班级管理的理念、行动出现偏差或相悖,学生就会在后期的学习中无所适从。尤其在寄宿制高中,家长与学生见面机会较少,为数不多的交流机会更会对学生产生长时间的影响。因此,作为设计者的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得严谨周密,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和家长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
  (二)家长会的形式与内容
  1.形式力求多样化
  传统的家长会模式“形式单一、单向灌输多、对家长要求多”的弊病困扰着很多家长。因此,作为家长会的设计者、组织者、召开者,应在形式上追求有效性,做到与时俱进,能吸引更多家长的积极参与,以实现更好的家校沟通。如:a.研讨式家长会。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前以电子邮件或校讯通的方式告知家长,让家长提前思考、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家长会上以研讨的方式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并形成最终的研讨结果,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b.活动式家长会。以提升亲子、亲师关系为目的,让家长、学生、任课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游戏、拓展活动等项目,使大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解除可能存在的隔阂,实现更好的沟通;c.学生主持的家长会。班级是师生共建的集体,让学生参与、主持家长会,会让家长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来主持家长会也是展示班级教育管理的一种形式。在这样的家长会上,家长少了官方的感觉,给人以亲切感。在这种开放式的氛围中,家长提出的建议或要求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d.家长主持的家长会。班主任提前和家长做好沟通,对班级事务进行充分交流,把家长会交给家长,既有利于家长与教师的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家长在更大程度上配合学校、班级开展工作,并在后期落实家长会建议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舆论支持;e新媒体线上家长会。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班主任通过QQ、微信、映客等即时通讯软件和直播软件,随时随地与家长通过网络媒介进行直播交流互动,这样家长无论身处何地,只需一部联网手机,即可实时参与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新媒体线上家长会打破了时间、地点、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为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参与学生培养提供了条件。在直播过程中,家庭成员还可以提出问题,和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实时互动交流,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当然,家长会具体的形式要根据班级当时的情况而定,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变花样,其最终目的还是追求实效。
  2.内容力争多元化
  学校层面的家长会力求精练,内容统一安排,主题系列化。学期初即把家长会的主题及召开时间告知家长,让家长有选择地参加。如面向高三年级的系列主题:“给高三学生家长的几点建议”“高三学生一轮复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大学主要专业介绍”“高三学生后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高考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工作”。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内容更容易吸引家长的参与,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效果。
  班级层面的家长会,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成绩分析,过分关注成绩会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家长受挫,甚至家长会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作为班主任同样需要思考高中三年不同阶段学生面临的不同任务,成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三年家长会的主题。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良好人际关系形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等角度出发,设计不同主题的家长会,会让家长感受到教育的魅力,进而激励他们参与、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4-3-29 17:26 , Processed in 0.1036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