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问题儿童”标签下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6 17: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高度关注的研究对象。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学者们对这些儿童的理解和态度有很大的不同,也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基于文献研究法和社会标签理论的视角,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上,并将其等同于问题儿童,即在教育、生活、心理和道德行为等诸方面有问题的不良儿童,这种标签化的做法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在总结和反思已往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后,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展望,企图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弱势群体。2016年11月9日民政部召开的农村留守儿童火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公布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确切数量,通过此次摸底排查,全国共查出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在2017年3月的“两会”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了代表们的热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但在给予这些儿童火注的同时,许多学者、专家和媒体却把匿心放在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上,将其等同于问题儿童,为其贴上“问题”的标签,声称这些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道德行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种做法强烈地伤害了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他们原本就脆弱的心灵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负担。在当今社会中,如何理性地对待留守儿童,在给予他们恰当关怀的同时,又不将其污名化,使其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观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留守儿童是否就是问题儿童是研究的焦点。但绝大多数的研究郁从问题角度出发,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然后基于一定的逻辑推理链条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强化。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那么留守儿童是否为问题儿童呢?两种互相矛盾的结果的背后究竟还潜藏着什么原因?社会应该如何恰当地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郁需要学界给予回应和解答。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力求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理性看待留守儿童的研究图式,突破原有的研究瓶颈,拓宽研究的领域。
  二、研究理论基础——社会标签理论
  “标签”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标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用来标明物品名称、价格、用途等属性的纸片。百科词条上将“标签”界定为用来标志目标的分类或内容,便于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这里的标签是一个中性词,并没有好坏之分,主要指区别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标识,即一种分类的方式,如常见的衣服标签,鞋子标签和电脑标签等。而标签的延伸意是指某些人给另一些人所施加的符号或固定性看法,在标签理论中标签主要指对被施加者不利的符号或污名。这种语境下的标签就带有很大的贬义词性,是给弱势群体施加的不好名声,譬如问题少年和问题少女等此类的称号。所以说,标签及其指代的特征或行为是被构建的,外界会根据自身的刻板印象给他人贴上不好的污名性的标签。本研究中的标签主要指它的外延意思,集中探讨问题标签下留守儿童的相关研究。
  标签理论又称烙印理论,形成丁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以美国社会学家贝克尔( Howard S.Becker)和莱默特(Edwin M.Lemert)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该理论主要用于分析越轨行为产生的复杂过程,为深入探究犯罪等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标签理论指出越轨者往往会因在社会互动中由父母或教师以及社会组织等为其不恰当地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等类的耻辱性社会标签和烙印,从而将越轨者与正常人进行区分。被贴上标签后的越轨者会在无意识中修正自我形象,渐渐地接受并认同这些不良的社会评价,确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走向堕落,最终迷失自我。强加在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标签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不仅使社会以一种问题的异样眼光看待留守儿童,而且还会影响留守儿童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构建。
  三、“问题儿童”标签下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了“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本研究中的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无临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儿童,而问题儿童主要指被贴上问题标签的不良儿童。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很多,但主要研究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通过知网检索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发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大约有11537条,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相关的研究则有11690条,由此可见学界关注的焦点和重点所在。
  (一)多种问题标签交织的留守儿童
  1.教育问题。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存在属于班级的“差生”、学习成绩差、完不成作业、考试成绩不及格、学习动力不足、逃课、厌学、违反班级纪律和校纪校规等教育问题。如张文诺通过调查甘肃省庆阳等地区小学和幼儿园的358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发现,这些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他们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蒋笃运则提出留守儿童学习兴趣降低是因为缺乏家庭监管和学校教育,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困难问题,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撒谎逃学。张俊良等认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一些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而产生强烈的思念情感,导致其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听课的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容乐观,学习动机不足。Rapoport指出父母外出会降低留守儿童的入学率,对他们的学业产生不良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如同龄的非留守儿童。
  2.生活问题。许多学者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主要包括生活质量水平下降;饮食单一、营养失衡;节衣缩食,不舍得花钱;家务活繁重等。如熊亚提出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有所加重,课余活动单调,生活习惯差,缺乏青春期教育。孩子的健康也因留守遭受不利影响,表现在伙食水平降低、家务负担增加、卫生状况变差。尤其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对生活的满意度也随之减少。叶敬忠认为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衣食变化不大,但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会因种种因素得不到很好的照顾,生活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也会增加,安全却没有保障。Rozelle指出父母外出务工会使农村劳动力短缺,增加其他家庭成员的负担,留守儿童也要承担更多的家务活和农活,他们需要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3.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任性、逆反心理严重;心理脆弱、敏感,易受伤害;消极情绪颇多,甚至会怨恨父母。熊磊、石庆新认为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人际交往障碍、性格与行为偏差等问题。李萍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往往因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受到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走向两个极端,或畏缩,或攻击,都属于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林宏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福建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55. 5%的留守孩表现为人性冷漠、内向、孤独。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使其缺失生理和心理上的关怀和满足,一直受消极情绪困扰着,变得自卑、悲观、沉默、孤僻,有的甚至形成任性、暴躁和极端的性格。Parrenas发现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亲密与友爱会有一种被人抛弃的感受。
  4.道德行为问题。许多留守儿童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容易沾染打架斗殴等不良社会习气,如若被引诱和教唆,极易出现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此外,由于儿童的可塑性较强,社会上的不良文化也会使他们的“三观”有所偏差,思想道德发生畸变。董土昙对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具有吸烟、喝酒、说谎、早恋等不良行为的儿童高达32. 06%,而非留守儿童中具有此类不良行为的仅占7.56% 。余海英等认为造成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其父母亲子教育和榜样作用的缺失。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没有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长此以往,其道德情感出现偏差,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认识,往往会爱憎颠倒,荣辱不分,重“江湖义气”,缺乏真正的正义感,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冲动性。
  (二)留守儿童成为问题儿童的历史追溯
  留守儿童并非开始就带有问题“标签”,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最早指出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学者是上官子木,他早在1994年就发表了《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并呼吁社会重视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2004年,教育部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座谈会,要求研究这一现象,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全国妇联和巾国家庭文化研究会2005年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究会,讨论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援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2006年我国召开了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旨在通过深入调查,切实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需求,更好地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执法检查时,专门把留守儿童问题作为重点问题。最近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从源头上改变“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现实问题。
  四、研究分析与讨论
  (一)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
  “问题”标签下的研究和报道,郁将留守儿童塑造成了负面的形象,认为留守儿童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媒体经常对留守儿童中发生的极端恶性事件的报道,如抢劫、打架斗殴、自杀、少女被性侵而怀孕等,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也给这些儿童脆弱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还有一些学者片面夸大“留守”的消极作用,并以经验性的认识推导出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的过程,由此来证明自己的研究假设。这往往基于一个趋同的假设,即父母外出势必会造成亲子教育的缺位和家庭支持的不足,从而给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发展、道德行为和社会交往等带来消极影响。具体的推理过程如图1所示:
  这样的逻辑推理链条表面上看来似乎很有说服力,然而却忽略了留守儿童自身的主体作用,片面夸大了亲子教育的功能。父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固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只是重要外部因素之一,留守儿童也可以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减少父母外出对自己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怀,但不能被肆意夸大和扭曲其客观状况,更不能被污名化,被人为地贴上“问题”标签或直接等同于问题儿童。这种标签化往往会起到“俄狄浦斯效应”的作用,给这些儿童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事实上,尽管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抑郁和反社会等心理问题,然而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会出现这些问题,有些儿童会因为这种特殊的“留守”环境成长得更好。此外,留守对这些儿童来说,只是暂时的一种生活状态,等到他们的父母回归家中,他们就不再算是留守儿童了。所以留守儿童不是也不该成为不良儿童的代名词,学界对留守儿童的负面描述片面夸大了“留守”的消极作用,倾向于将其污名化。如果是留守儿童独有的问题可以结合他们的“留守”经历集中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但如果是所有儿童共有的问题则需要考虑其他变量,探讨除“留守”之外的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首先,分学科研究逐渐走向僵化。目前研究留守儿童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和法学等领域,他们在保留各自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如教育学主要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课堂行为和教育政策保护等领域;心理学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大多采用问卷和心理量表来探究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法学主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相关权益的维护,认为留守女童更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主张从法律法规方面保护这个弱势群体。但是这些分科研究缺乏综合性的视角全面考察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并且随着时问的推移,这种研究逐渐走向僵化,缺乏特色与创新。
  其次,研究方法单一。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还主要停留在质性研究上。也有部分学者会使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但主要采用问卷、访谈和量表。这些量表和被试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往往难以评判,同时问卷所得数据也容易缺失信效度的检验,访谈深度和调研广度亦难令人信服。
  最后,研究层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未能深入开展。通过梳理留守儿童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到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的不利成长环境下出现的问题,没有重视其他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社会环境、学校、自身的能动性等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留守儿童是否就是问题儿童,这个问题很难精确地回答。但我们可以确信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在留守儿童中也有不存在问题的儿童。所以,任何人都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留守儿童,认为留守儿童都是品行不好、问题百出的不良儿童。同时,社会在火爱留守儿童时要采用恰当的方式,不能将他们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区别对待,更不能为其人为地贴上“问题”的标签,要注意保护这些儿童的脆弱心灵,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也要对学生加强引导,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此外,用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留守儿童是非常必要的。“留守”是客观的外部条件,个体主观能动性也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因素,不可将外部条件夸大,而忽视内在因素。今后的研究也要重视学科问的借鉴和融合,可以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突破分学科研究的瓶颈,拓宽留守儿童相关研究的新领域。在选取研究方法时,研究者们要做到科学严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定性研究更有说服力,定量研究具有高的信效度。另外,今后研究还可以增设追踪研究,对留守儿童研究对象建立档案,分阶段地进行观察和对比,而非采用某一时期的一次观察研究进行说明,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深入探究“留守”是否一定会给留守儿童带来问题。留守对儿童个体的影响效应是阶段性的,不应被夸大。学界应更加注重挖掘内在本质的质性研究和注重过程与发展的追踪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4-3-29 02:40 , Processed in 0.1167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