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语培训招生管理系统第三节招生管理主体的互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0 20:23: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节招生管理主体的互动
这里的管理主体是指参与管理活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主体的互动性,是指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双边活 动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互相影响的。
一、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
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为达到管理的预期目标会采取一定的手段, 会对被管理者施加一定的影响,由此每一个管理者都会相应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场。每一个管理者所形成的影响力场都是有一定和范围和强弱的。影 响力可以直接达到被管理者,也可以间接地影响被管理者,这要看被管理者 处在管理系统的哪一个层面。是处于组织系统的协调层,还是处于组织系统的工作层。
管理者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常常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设立顾问委员会。设立顾问委员会做自己的后台。古代的管理者已经 这样做了。古罗马就设立了元老院,统治者的决定经元老院通过,就有了绝对的权威。现代教育管理中,如果刚刚上任的管理者感到自己年轻,资历 浅、影响力不大、号召力不强、威信不高,可以请老同志做顾问,加强自己的 影响力。
让下属相互牵制。集中决策、分散管理,各负其责、相互牵制。使大权 独揽,小权分散,互相竞争、相互制约。这样既可以使管理者从日常事物中摆脱出来,又增强了管理者的影响力。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不是单一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积极的影响如#
动机诱导。让被管理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和要求,如通过制定相应 的政策,引导大家去工作:评职称,引导教师搞科研;设立岗位津贴,鼓励大家出成果等。
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以影响职工。
关键时刻的指点。如没有上级领导的意图,不清楚所处的客观环境,采 取了不正确的方法,管理者在关键的时刻给以指点,施加影响。
严格的规章制度。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教职工的行为,引导他们认
真工作。
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包办代替,越级处理。容易造成上下级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有时事情 处理了还会遭下级抱怨。下级会认为上级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
只有严格要求而没有尊重。用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要求下级如何去干, 要求下级一定完成,而没有对下级的尊重,不体谅下级的客观条件、心理状态和所处的环境。
只有一般号召,而无具体措施。只是提要求,只是提一些空的口号,没 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不能给职工以切实的帮助,这样的管理是决不会见效的。
工作作风的简单粗暴。不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下属谈话不换位体 会下属的心情,说话没有铺垫,直奔目标,不考虑下属能不能接受,甚至用强迫的方式要求下级达到自己提出的要求。
要取得管理的成效,管理者应当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对被管理者的积极影响,同时也要清楚自己对被管理者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自觉地控制、尽 量地缩小自己对被管理者的消极影响。
二、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影响
在教育管理的活动中,被管理者也千方百计地在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影 响着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影响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影响可以增强管理者的信心,如团结奋斗的群体,可以增强管理 者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完成较困难任务的信心;消极影响常会使管理者动 摇、妥协。下级发牢骚、拖后腿、不愿干,也会使管理者感到成功的机会不足,没有成功的条件。
总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作为管理者要注意自 身对被管理者的积极影响,要尽量降低和缩小对被管理者的消极影响。另外,也要注意被管理者对管理者自身的影响,必要时能透过被管理者的影响 正确分析环境、条件、目标和任务,能正确进行决策。


三、管理的心智性活动
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运筹还是决策,都需要管理者开动脑筋,依靠心智活动来进行管理。这就要求管理者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 能力。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一) 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
管理对象本身的知识。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者,都应当具有这个组织 的有关知识。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企业本身的知识,教育管理者需要教育行政组织或学校各部门的知识。正象从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直 接进入企业当经理或厂长一样,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也不可能直接到 教育局任行政领导或到学校任校长。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首先要到学校当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认识教学工作。然后才能谈得上进入管理层而担任基 层的管理工作。而且还应当在学校管理的其它基层部门工作实践,对人事、 财物、教学、后勤等部门都有所了解,掌握各部门工作的内幕、实质,这样才能担任全面管理工作。不然决策时就会想当然,自己认为有道理,可能实际 上并行不通,只能是一个空头理论家。
管理本身的知识。管理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职能,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需要掌握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者上岗应当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例如,管理 者需要了解有关工作的政策、规章制度,需要有预测的知识、决策的知识、规 划的知识、调查研究的知识和技术,需要有组织的知识、心理技术的知识,需要有评估的知识和技术、总结的知识和技术,需要有做人的思想工作的知识 的技巧等。
(二) 能力结构
管理者除了需要有管理的有关知识外,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概念能力。概念能力是指在处理问题时或在日常工作中,能对某种现 象进行概括、确定观念的能力。比如,学校的一位教师由于某种原因请求调走。作为领导,是同意放,还是不同意放,要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领导当 然要对这位教师申述的理由、教师本身的情况、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一番 分析。教师提出的困难一时不能解决,本身工作一般,走了也无防大局,可以让他走;如果这位教师的工作能力很强,是学校某一学科的带头人,是学 校的教学、科研骨干,将来这个专业的发展,他可以起不小的作用,就是现在 也离不开他。这位教师不能放,应当尽量帮他解决困难。能力强的没有放走,能力差的放走了,放的原因不能说,但领导心中有数。这就是管理者的 概念能力。管理者具有概念能力,才能在处理问题时提出指导思想。没有 概念能力的领导只是一个糊涂官。
分析判断能力。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要能分析出问题是怎样提出 来的,是怎样产生的,其历史发展状况如何,现有的情况怎样,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主要矛盾是什么,涉及到哪些方面、哪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分析判断能力是管理者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
沟通能力。能与所有的人进行思想沟通。作为学校的高层管理者,不 但能和中年教师谈得来,也能和青年教师谈得来;不但能和教师交往,还能和工人、职工交往、交谈。一般地说,作为领导起码人近中年,又是知识分 子,往往和同龄教师趣味相投,有话可说,与青年教师话不多,与职工、工人 只是点头之交。这样的领导就缺乏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对情况的掌握往往具有片面性。
组织协调能力。在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谁干什么最 合适,谁与谁在一起共事最合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各方面怎么配合,管理者要心中有数。总之,组织协调能力就是解决怎么干的能力。
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也就是自我批评的能力和自我肯定的能力。管 理者不仅要充分了解工作,充分了解下属,而且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充分了解自己,这就是要时时进行反省和自我评价。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位聪明 的管理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长和所短,扬长避短,来决定自己能做什 么,不能做什么,这样既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个人的前途。另外还要清楚地知道哪些问题处理的效果好,哪些问题处理的效果不好,如何去补 救。总之,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和坚强的控制能力。


以上的分析说明,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应当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本身是有层次的,对于不同层次 的管理者来说,应当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如图1一5— 3 — 1所 示。预测、决策及规划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要占他全部知 识和能力的52T,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应占21T,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则 只占1 〇T ;组织协调及调研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应占其知识和能力的33T,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应占49T,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则应 占21T ;专业知识、合作及实干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高层管理者则只要占其知识和能力的14T,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占到30T,对于基层管理者却要 占到R9T之多。这个图上的百分比告诉我们,高层管理者也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自己的专业,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做一定的专业工作,比如 说,一校之长首先要会上课,也应当兼任一定的教学工作。基层工作人员, 在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专业知识、合作及实干的成份则要大得多。但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也要掌握一定的决策、规划和预测的管理科学知识,也要 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教育管理活动的特点,分析了管理 的目标、功能、手段、主体关系和活动性质,以使我们对教育管理活动有更深刻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4-5-7 13:38 , Processed in 0.12372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