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高等学校办公室管理工作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0 14:3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高等学校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发挥自身职能的过程中,高等学校 办公室在学校的运行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办公室联系左右、承上启下、 协调各方,担负服务、参谋、协调等工作职责。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公室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办公室作为 学校的核心部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 高等学校办公室既为学校领导服务,更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 高等学校办公室在为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发挥重要的作用,办 公室负责协调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

_、高等学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        人员素质和能力方面

首先,一些高等学校办公室人员缺乏较高的政治素养,不 能在日常工作中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缺乏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工作中缺乏无私奉献的思想意识。 其次,工作态度不端正,服务意识淡漠。门难进,脸难看,话 难听,事难办,官僚主义严重,工作不能尽职尽责。再次,综 合素质低下。办公室人员不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业务水平低, 工作业绩差,办公室的服务、协调、参谋等工作受到不同程度 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运转。

2.        办公室工作方面

首先,服务意识淡漠。对学校领导关注多,对师生员工关 注少;对自身利益关注多,对本职工作关注少,工作被动,缺 乏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协调意识不强,老和尚赶山,走到 哪算哪,不求上进。再次,参谋意识淡漠,不调查研究,不了 解基层实际情况,不能够成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3.        体制方面

首先,缺乏激励机制。在职务、职称晋升方面,学校缺少 政策支持,没有科学有序的发展通道,不能很好地调动办公室 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其次, 缺少学习进修的机会。办公室人员整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暇 顾及自身学习。由于学校没有相关的学习进修,办公室人员的 业务水平和文化程度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高等学校办公室工作问题解决途径

1.加强学习

首先,坚持政治学习制度,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十八大以来的中央 文件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和平、 科技进步。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 力。其次,建立业务学习制度,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接受新生事物, 加强现代意识培养。办公室人员必须具有超强的现代意识,通 过学习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 效率意识。
2.        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办公室人员素质,可以建立相 关的学习进修制度,鼓励办公室人员走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 身的学历和业务水平。其次,建立完备的岗位责任制,实现责 任到人,做好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岗位责任制,严 格按章办事,加强规章制度的实施,按制度办事,增强法律意识, 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增强全 员的责任意识,使办公室人员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和楷模。

3.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首先,引入竞争机制,以岗聘人,实行优化的人员配备机制, 以岗聘人,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 选聘能力强、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充实到相应岗位上,用其所长。 其次,引八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主动性,在德、能、勤、绩、廉方面加强考核,激发办公室人 员的事业心、进取心。再次,引人淘汰机制,对于不适合在办 公室工作的人员实行分流。

4.        加强职能完善建设

首先,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办公室无小事,事 情多、事情杂,工作人员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尽职尽责,着眼全局, 分清主次,尽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 话难听、事难办”现象。其次,加强调查研究,当好领导参谋, 广泛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深人教学科研第一线调查研 究,掌握第一手情况,提供给领导参谋和决策。再次,提高协 调水平,维护学校高效有序运转。协调工作要立足全局,突出 重点,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 科学、有序开展。

总之,高等院校办公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 人为本,以师生为主体,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理念的实现, 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更高质量 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培训学校管理论坛  

GMT+8, 2025-5-1 07:40 , Processed in 0.1023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